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不起,爺爺傳給你的古董,都是假的

新媒體編輯 | 尚洛克

作者 | 李豆角 金快樂

本文轉載已獲授權,其它账號轉載請聯繫原账號。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我國人民最不缺的就是文物。

隨著時代的進步,大家對古董文物的眼光,也逐漸不再局限在中華文化內。

前段時間,有一個大爺手持蒙娜麗莎畫像,到成都武侯祠大廟會鑒寶活動上求鑒定,震撼了網友:

雖然多年以來,經過各種天雷滾滾的假貨轟炸,人民群眾對一些假得太離譜的贗品已經有所免疫。

但是直接拿個蒙娜麗莎求鑒定,還是非常有畫面感和衝擊力的。直接“哈哈哈”已經無法表達內心的震撼,大家紛紛開啟嘲諷模式:

民間鑒寶是意外高發區

文化常識?不存在的

當然,“大爺手持蒙娜麗莎求鑒定”這種事件能夠發生,不是什麽意外。民間鑒寶和民間科學一樣,向來是意外高發區。

甚至在電視節目裡,也偶爾會出現一些看起來就很假的所謂文物:

在這些造假者眼中,基本的文化常識是不存在的,造假要追求就是吉利!喜慶!權威!

下沉到基層群眾中去!滿足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需求!

這一點倒是和如今的互聯網思維如出一轍,可以說是很領先的的產品思維了。

所以,造假是沒有底線的。只要看起來不錯的元素,都可以湊到一起,比如說像這樣,用玉石(真假難辨)做一個警徽:

當然這種混搭風有的時候肆意發展,會不小心出現一些翻車現場,比如手持下面這位神器的大哥,如果不是生長在新時代,恐怕早就涼了:

明朝永樂年間的熱水瓶

怎麽著得值個100萬吧

在文化上能敢於混搭的民間人士,一般都十分自信。每一個敢於鑒寶的人都相信自己手握傳世之寶,發財就在今天,比微商還快!

大型鑒寶節目《尋寶》就吸引了大量手持各種寶物的民間人士。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來自明代的熱水瓶。

來自明代的,永樂年間的,熱水瓶,只是裡面沒有膽。

這個熱水瓶最早出現在公眾視野裡,是在央視的《尋寶》節目上。

在一期叫“尋寶走進晉江”(為什麽要走進晉江?是覺得晉江造假的歷史悠久嗎?)的專題裡,一位男士帶上來這麽一個大寶貝,求專家鑒定:

專家們一看這玩意兒就懵了,這不就是個熱水瓶嗎?就算陶瓷的也不能說它是文物啊。見過假的,沒見過這麽假的。

對於種種質疑,青花瓷熱水瓶的主人淡定表示,這個熱水瓶只是看起來像熱水瓶,它沒有膽,所以它只是一個單純的瓷器:

熱水瓶主人還說,這是鄭和下西洋的時候用的熱水瓶,它是用來裝開水的:

聽到這麽...厲害的解釋,主持人當場捂住了臉:

對於這個熱水瓶的價值,熱水瓶的主人認為:

更好玩的是,一些明顯的假貨特徵,反而被這位大哥當成了能增加可信度的證據,胸有成竹地展示出來,比如這個瓶底:

底款上赫然印著:

閣 明

司 成

禮 祖

這個就太假了。首先,正常的底款是不會出現“明成祖”這種東西的。X宗、X祖這些稱呼,是皇帝死後才能定下來的廟號。

真正生活在明成祖年間的人,只知道“永樂”,不知道成祖,更不可能往底款上刻“明成祖”。

而且鄭和雖然是太監,但是並不是什麽司禮太監,而是內官監太監。

面對種種質疑,青花瓷熱水瓶的主人的笑容逐漸凝固:

他沒有當場反駁,拿著陶瓷熱水瓶悻悻離開了。

然而,熱水瓶的愛好者們,永不服輸。

於是出現了這麽一個節目,為明代的熱水瓶正名:

流量多的朋友可以親手戳影片,絕對不會讓你失望:

節目中,主持人先是說,“那些質疑都是真的嗎?”,並展示出一大堆古風熱水瓶,“隻用了兩個多月就收了七十一個”。

然後搞來了一個大爺專家,後面還有兩個專家,這位大爺專家對青花瓷熱水瓶這麽詭異的東西給出的解釋是:

這個形狀,在古代被稱之為桶,一統天下的tǒng,這個柄呢(熱水瓶的搖桿),在古代被稱為提攜,是一個龍柄,一起組成了這個形狀。

然後專家大爺開啟了漫天扯模式,從西周到薩滿教,從商朝瓷器到三彩五彩,從光合作用到碳元素衰減:

這位專家大爺講完之後,又上來另一個專家大哥,繼續為暖水瓶正名,提出了一個新理論,這個熱水瓶是個梅瓶:

然而梅瓶長這樣:

那這些熱水瓶作為梅瓶是不是長得太耿直了:

然而,對這一點,大哥也有著非常令人信服的解釋:

梅瓶:你說啥?你再說一遍?

玉石市場:假貨重災區

鑒定師被逼成了段子手

雖然專業的鑒定師可以毫不留情地戳穿假貨的面孔。但是身懷“寶貝”的求鑒定者們,隨時像野草一樣野蠻生長。

鑒定師也很不容易啊,每天都要看這麽多奇奇怪怪的假貨和次品,耐著性子鑒定,都快被逼瘋了。

某著名和田玉鑒定網站上,就有許多手持“寶玉”的人孜孜不倦地求鑒定,鑒定師說話則一點也不婉轉,直接給予毀滅性打擊。

但造假也是需要技術含量的,在閱寶無數的鑒定師面前,他們也得與時俱進。比如下面這件“寶貝”,就是染色技術的新突破。

光有技術還不行,製假者還需要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比如下面這個自稱是紅山文化(距今約5~6千年)的水晶小人。

這個下半身像個蠶蛹一樣的小人,好像很不高興呢。

所以,想象力這種東西,有一點就好,別太走極端,過猶不及,比如下面這一件“寶貝”就假得違反自然規律了。

許多愛好者不惜血本,比如下面這個第一次買玉的朋友,出手闊綽,等著手中寶貝升值。

不料,他的收藏之路才剛剛開始,就被鑒定師扼殺在了搖籃中……

但這些“寶貝”的真實價值往往低得難以置信,對於這類收藏愛好者,鑒定師另辟蹊徑,提出了另一種讓“寶貝”升值的可能:

有些收藏者因為買到了次品,不僅損失了錢財,品位也遭受了重創,美滋滋地戴著走在大街上,成了會移動的笑話。

還有許多收藏愛好者,喜歡從一些來路不明、看似淳樸的當地人手中購買假貨,被鑒定師嶽工調侃為“變相扶貧”。

在玉石文玩等收藏領域,不單陌生人會騙你,熟人也會騙你,更淒慘的是,親人送你的東西也未必是真的。

比如下面這位朋友,把結婚時爺爺送的“寶貝”拿來鑒定了,結果十分悲慘,爺孫之間的感情經受到了巨大考驗。

最讓鑒定師崩潰的大概還不是造假,而是拿一些根本不相乾的東西來鑒定。

比如下面這個玻璃蛋:

翡翠看起來晶瑩剔透,很像玻璃,不幸的是,有的時候,它真的就是玻璃。

還是玻璃,超大的玻璃,幾十斤呢,說不定裡面裹著價值連城的寶貝呢:

有些人尋寶故事看多了,總幻想自己有天能撿到寶貝,價值連城的那種。

所以,在路邊撿到的石頭,千萬別隨便丟了,必須拿去鑒定一下,萬一發財了呢?

有些石頭吧,雖然單體不太值錢,但只要你撿得足夠多,還是可以給家裡蓋個二層樓的:

一些民間愛好者非常實在,撿小的眼力不行,那就大力出奇跡,比如這位“玉友”整了一塊150公斤的石頭,看上去“玲瓏剔透”,必須鑒定了:

什麽?150公斤的石頭裡沒有寶貝?那250公斤的呢?

什麽?250公斤的石頭也不值錢?我這還有29噸的,麻煩大師給看一眼。

也有人雖然不懂,但堅信“禮輕情意重”,爺爺這種實在親戚,留給我的應該不讓人失望吧?

朋友,都是重感情的人,別太在乎錢。

最後,給大家一個福利。

轉發這個下面這個大明成化年青花官窯瓷器,

明天出門就會撿到錢:

| 好文精選 |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