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較真丨雨後出現的大蝸牛不能吃也不能摸,簡單一招就能殺死

較真要點

雨後出現的大蝸牛為非洲大蝸牛,是外來入侵物種,已在華南地區泛濫成災。非洲大蝸牛不能吃也不能摸,否則,有感染寄生蟲病的風險,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病。網上流傳的撒鹽方法確實可以殺死非洲大蝸牛,也可通過撒施生石灰等方式進行毒殺。

查證者:郭靖丨生態學博士

一、雨後出現的大蝸牛是什麽物種?為什麽會在我國泛濫?

最近南方下雨多,雨後出現了一種大蝸牛,個頭有小孩的巴掌長,看著“萌萌噠”,這種蝸牛實際是非洲大蝸牛(Achatina fulica),又名褐雲瑪瑙螺、非洲巨螺、菜螺、花螺等,原產於非洲東部,現已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在我國主要分布在廣東、福建和海南的大部分地區,以及雲南和廣西的西部、南部,在港澳台地區也均有分布。非洲大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cm,有6.5~8個螺層,整個螺殼呈圓錐狀,體螺層膨大,高度約佔其殼高的3/4,殼呈現黃色或深黃底色,有焦褐色霧狀花紋。

非洲大蝸牛主要以蔬菜、花卉等農作物為食,是世界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之一,也被列入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外來物種的“黑名單”,是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非洲大蝸牛的爬行速度緩慢,只能附著運輸工具或隨植物、植物產品的調運而傳播,缺乏檢疫意識和科學管理的引種、養殖也會加劇其傳播擴散,再加上非洲大蝸牛食量大、食性廣而雜、繁殖力強,導致其在我國泛濫。

二、為什麽非洲大蝸牛不能吃也不能摸?

非洲大蝸牛生活在陰暗潮濕、蟲鼠出沒的複雜環境中,因此它的黏液或糞便裡,可能攜帶很多寄生蟲和病原菌,尤其是廣州管圓線蟲(也叫廣東住血線蟲)。廣州管圓線蟲是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人和動物都可以被感染,可引起人體患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性腦膜炎。有報導稱,非洲大蝸牛在我國超過一半的分布地區發現其有感染廣州管圓線蟲,因此,其傳染寄生蟲病的風險和嚴重性不可忽視。

1968—2017年全國廣州管圓線蟲病確診病例521例。根據有明確病史行為的文獻記錄顯示,因生食或半生食螺肉等軟體動物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的病人最多,佔92.36%。廣州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有非洲大蝸牛、福壽螺、蛞蝓等軟體動物,其中以非洲大蝸牛感染率最高(25.88%)。以我國台灣地區為例,1985年,曾出現一家人生食非洲大蝸牛導致4口喪命的慘痛案例;1999年,台中一家6口生吃被非洲大蝸牛爬過的有機蔬菜後,全部感染廣州管圓線蟲。而2006年,北京曾發生數十人因食用“涼拌螺肉(福壽螺)”而導致患上腦膜炎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2017年亦有人前往大理度蜜月誤食福壽螺而感染,導致最終流產的慘劇,治療過程更是痛苦不堪。

實際上,傷口、黏膜與被感染的大蝸牛密切接觸,邊抓蝸牛邊吃東西等都可能導致感染,故非洲大蝸牛不能吃也不能摸,甚至其爬行過的蔬菜或水果均可能殘留病原體。小孩免疫力低、好奇心重,容易出現誤觸誤食現象。

除了非洲大蝸牛,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其他蝸牛或淡水螺也會有各種病原菌,甚至可能有寄生蟲,很多小朋友喜歡抓的蝌蚪、螞蚱等也是如此,但也不用過於擔心,人體免疫系統會阻隔絕大部分病菌。需要切記的是,常言道“病從口入”,野外環境複雜,觸摸這些生物後一定要洗手,不要邊吃東西邊接觸,更不能出於某種目的食用甚至生食。2010年,媒體就曾報導過男子為治病聽信民間偏方,活吞蝌蚪導致感染曼氏裂頭蚴症的新聞。另外,不要抓野外的非洲大蝸牛當寵物養,除可能感染寄生蟲外,亦可能加劇其入侵擴散。

三、有人說撒鹽能讓大蝸牛直接死亡是真的嗎?個人是否可以這樣做?

蝸牛表面有一層黏液,體表長期處於濕潤狀態,有利於運動和皮膚輔助呼吸。當將鹽撒在蝸牛體表,可迅速形成高滲透壓溶液,導致蝸牛不斷失水,嚴重可導致蝸牛脫水直接死亡。因此個人確實可通過撒鹽來滅殺非洲大蝸牛。除了撒鹽,也可人工捕捉(不要用手直接觸碰),捕捉到的蝸牛可集中經石灰處理後挖坑填埋;或清理雜草、垃圾堆等適宜非洲大蝸牛藏匿與繁衍的環境;或在蝸牛活動區域撒施生石灰進行毒殺;或撒施四聚乙醛等藥物誘殺,但需避免藥物遭誤碰誤食。

本文編輯:zoey

點擊騰訊新聞APP搜索框,查看【較真榜】,每日最新辟謠科普一網打盡。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版權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家族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