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產大豆為什麽拚不過美國?專家這回算是講清楚了

新京報訊(記者 周懷宗)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發布後,“大豆振興”話題熱度居高不下。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是大豆純出口國,如今大豆卻九成需要進口,去年進口下滑的背景下也從國外買了8803萬噸。二十年裡究竟發生了什麽?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國家科技部“十三五”農業農村科技規劃組組長王濤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詳談中國大豆乃至中國農業的短板與痛點,“農業是我們現代化的最後一塊短板,沒有農業的現代化,絕沒有國家的現代化。”

去年中國買了8803萬噸大豆

在國際農產品的競爭中,大豆一直都是關注度最高的領域,同時也是競爭最小的領域——在國際市場上,美國及巴西、烏拉圭、阿根廷等國家佔據了90%以上的出口份額。中國則是主要的進口國之一。據海關總署日前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大豆進口總量為8803.1萬噸,同比下降7.9%,這也是7年來首次下降。儘管如此,大豆進口量也佔進口糧食總量的80%以上。

大豆關係著居民油脂需求的供給,隨著生活水準的提升,我國居民油脂消費量快速上升,統計數據顯示,到2016年,我國居民年人均食用油消費量上升到24.80公斤,每人每年消費將近50斤油脂。國內的產量,遠不足供應,權威數據顯示,2016-2017年,我國植物油消費達3568萬噸,其中國產油脂約1100萬噸,自給率僅30.8%。

在原料層面,這一比例懸殊更大,在國新辦上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官員表示,“中國大豆的需求量每年大概在1.1億噸左右,而我國大豆產量在1600萬噸左右,85%的大豆需要進口。”

數據顯示,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以前,我國一直是大豆純出口國,此後才開始逐漸轉變。“一方面和生活水準提升,油脂消費量提高有關,一方面也和國內大豆競爭力低下,種植面積減少有關。”王濤說。

為什麽東北農民不願意種大豆?

東北是大豆最重要的產地之一,但在東北,種植面積一直在下降,“在東北,農民最喜歡種的是水稻和玉米,因為這兩種作物,基本上實現了全程機械化的生產,農民把地交給公司去種,從播種到收獲,全都是機械化,農民什麽都不用做,甚至可以出去打工賺錢。大豆的機械化程度則很低,很大程度上還要靠人力去種,誰願意?”王濤說。

即便靠人力種植,大豆的效益也遠遠比不上其他作物,“我們的大豆,單產低,出油率低,機械化的程度低,生產成本高,價格也比進口的高,榨油企業不願意選擇國內的大豆。這一點,只要看大量的榨油企業分布在廣東到大連沿海一帶就明白了——大部分原料是進口的,沿海顯然離原料更近,運輸成本更低。”王濤說。

依存度太高 糧食安全的痛點

85%的大豆依靠進口意味著什麽?“對國際市場的依存度太高了,很容易被卡脖子。大豆進口一直都是貿易摩擦產生的重點領域,也是中國很長時間以來的痛點。一個大國,不允許有這麽高的依存度。”

其實,對國際市場依存度過高的,不僅是大豆,高粱、白糖等,進口量的排行,均在世界前列。而另外一些主要糧食,如玉米,儘管種植面積更大,產量及儲量龐大,但國際競爭力卻同樣不足。“這些年來,玉米的種植面積一直都很大,最高的年份,達到5億畝,這給儲存、財政支付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但另一方面,一些糧食企業,卻寧願選擇進口玉米。因為價格差別太大,進口玉米的到港價是5毛多,國產的玉米,沒有運輸費用、關稅等,價格卻達到1塊以上。就是因為我們的機械化程度不高,生產效率太低,成本太高”。

201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豆振興計劃,農業部隨後發布的文件,把提升大豆產量作為“調整糧食結構的重要舉措”。

“大豆至關重要,不僅關係著居民油脂消費的供給,也關係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王濤說。

按現在效率 中國要種8億畝大豆

如何增加國產大豆的供給?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大豆種植面積約為1.27億畝。農業農村部表示,要在2019年增加500萬畝大豆種植面積,但同時,農業農村部官員在解讀中央一號文件的新聞發布會上也表示,未來“以進口大豆為主的格局不會改變”。

真正的突破口不在於種植面積的增加。2月21日,我國農業農村部發布《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提出“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推進現代種業提擋升級”“加快推進農業機械化”等多項農業現代化目標。而在此前兩天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同樣提出了“加快突破農業關鍵核心技術”等目標。

“在大豆生產效率沒有出現質的變化前,確實很難改變進口格局。”王濤說,“以現代的生產力衡量,要滿足國內的油脂供給,大豆種植面積至少要達到7、8億畝,這是不現實的。正如農業農村部相關文件所顯示的,恢復種植面積的同時,更要加強科技突破、加快生產模式調整。美國幾十年前就能做到的事情,我們也能做到”。

美式“科幻”裝備 中國不缺

那麽,美國究竟做到了什麽事情?

“一片廣袤的農田中,地上布置著傳感器,天上盤旋著無人飛機,它們把土壤中的水分、肥力、農作物的長勢、病蟲害等數據傳輸到太空中的衛星上,衛星又傳輸給地面上的農場工人,工人通過無線遙控,控制無人駕駛的拖拉機播種、施肥、收獲,控制自動灌溉系統澆水”……

這是歐盟一位農業部長對歐洲農業發展方向的憧憬,且並非科幻式的想象——在大洋另一端的美國,這樣的農業生產方式已經成為現實。

大豆的難題,是中國農業現代化所面臨的困難中典型的案例。在現代化的歷程中,有著數千年歷史的中國農業,已經落在現代化的後面,“農業是我們現代化的最後一塊短板,沒有農業的現代化,就沒有國家的現代化。現在,到了補短板的時候了。”王濤說。

美國的無人機、衛星、無人駕駛拖拉機、自動灌溉,這些東西中國缺嗎?並非如此。王濤說,“在玉米、小麥等大宗作物生產中,已經達到了60%的機種機收。我們的專家也研究出了無人駕駛拖拉機,通過衛星傳輸數據,進行全自動化的農業生產。”

真正的科學種田不在於種子化肥

既然具體的科技水準不是短板,那短板究竟在哪裡?在王濤看來,農業的現代化不僅是農業科技的進步和應用,更是觀念、生產模式乃至鄉村治理模式的現代化。

所謂真正的農業現代化,王濤認為,“首先是觀念的現代化,我們國家現在提倡的生態農業、綠色農業,正是觀念轉變的表現。其次是生產方式的現代化,現代化一定是適度規模的生產,傳統的家庭生產模式很難實現現代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地方,一家人的地都分成好多小塊,分布在不同的地方,這是歷史原因造成的,但確實是今天我們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王濤說。

真正的科學種田,不僅是種子、化肥和農藥的問題,王濤說,“現代化的農業,應該有工業思維、工程思維,在整體的生產中應用更多的科技成果,這就需要適度的規模化經營。幾分地的小塊種植,不可能真正機械化、自動化甚至智能化”。

要讓農民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

適度規模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模式,和傳統的家庭生產模式之間如何協調?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及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的農業轉型升級意見,都將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生產銜接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工作之一。在王濤看來,這恰恰也是農業現代化過程中的難點。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是農村基本的經營模式,其核心是為了保護農民的根本利益”,王濤覺得,農民進城以後,多是從事勞動強度大、收入不高的工作,等到他們年老乾不動了,至少還有土地能保證他們基本的收益。“即便未來我們的城市化率達到70%,仍有幾億人口住在鄉村,這就是保護小農戶的價值所在。”

不過王濤認為,保護小農戶的措施,只是階段性產物,“在解決小農戶競爭力的問題之後,農業生產最終要適度規模化,那就是農業生產的‘二次革命’完成的時候。”

“要讓農民成為一個體面的職業,”王濤說,“怎麽才能體面,除了更好的收入狀況、社會保障、公共服務等之外,還要把農民從艱苦的勞動中解放出來。面朝黃土背朝天、依靠人力來生產的方式,不能使農民變得體面。”

“標準化是現代工業的基礎,也是現代農業的基礎,不論過去的農業機械化,還是未來信息化主導的智能化生產,都是建立在標準化的基礎上的。甚至生態、宜居的問題,也要靠建立在標準化基礎上的現代技術來解決。可能有人覺得,農藥、化肥、大機器不進農村,才能保留自然生態,其實不是,如秸稈、禽畜糞便、生活垃圾等,本身就會造成汙染,要合理地處理和利用這些東西,還是要靠科技。”王濤說。

王濤認為,“農業現代化的路徑其實已經很清晰,從發展理念的現代化,到科技現代化、裝備現代化,進而實現生產方式的現代化。此外,最重要的,則是人的現代化,這就需要從公共服務、基層治理等多方面入手,最終改變農民的思想觀念。”

受訪者介紹

王濤: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植物分子生物學與基因工程,參與國家農業農村科技規劃和政策研究。現擔任國家科技部“十三五”農業農村科技規劃組組長,承擔科技部戰略研究課題《科技支撐鄉村振興戰略研究》。2017年獲得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影 王巍

編輯 張牽 校對 吳興發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