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5G演義之中國前進:為何從2G的追趕者,變成5G的領跑人?

劃重點

文|甲方研究社

(本文獨家首發騰訊科技,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編者按

德勤一份5G報告中指出,5G將是未來10年的最大機遇:5G不僅是4G的擴展,而是讓幾乎任何類型的數十億設備以及數據的連接和互動成為可能,從而引領消費者、行業和政府,走向生產力和創新的新領域。

5G的巨大潛力讓參與者務必欣喜的同時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處在5G大規模商用的前夜,所有玩家都在積蓄力量爭奪主動權。 甲方研究社將對美國、歐洲、日韓、中國等第一梯隊的5G布局者進行梳理,在這場通向未來的科技競賽中,誰才能笑到最後?

1G、2G我們發展較慢;3G我們開始追趕;4G我們達到世界前列;5G我們終於成為了主局者。

而這一切,就是在短短的30年間中國所做出的巨大變革。

在鄰居日韓已經上馬3G的時候,我們還在艱辛實現2G的全面覆蓋。但也就是這短短十年間,中國一躍而起,如今成為了5G的市場掌控者。中國企業5G專利數量佔比超過34%,位居全球第一,並且遙遙領先其他國家。

這一成績,還是建立在中國地廣人多的局面下,中國的4G基地台覆蓋率是其他國家無可比擬的。快捷方便低價的4G改變了所有人的生活乃至命運。

值此中國即將跨入5G時代之際,讓我們來剖析中國是如何一步步趕超並跨入世界通信行業先進之列的。

艱辛的3G/4G之路

中國1978年才開始改革開放,經濟局面發展勢頭較弱導致通信行業布局在入局伊始一直沒有跟上國際主流速度。

1987年,在先進國家部署1G網絡接近10年後,廣州才出現了第一個1G網絡。1995年,中國移動開始使用歐洲電信標準委員會提出的GSM技術建立2G網絡,由愛立信提供設備。1999年,中國聯通開始與高通談判關於引進基於CDMA技術的2G網絡,直到2001年才塵埃落定。這2G,一用就是10年。

隔壁的日本韓國從2000年就開始頒發3G牌照,可以說,中國在通信技術上,與國際主流差距整整一個時代。而且最為致命的是,2G網絡全程建設都大幅依賴國外設備進口,從基地台到手機無不如此。

正因如此,在3G標準制定之時,中國力排眾議一定要提出看似十分雞肋的TD-SCDMA標準。TDD標準甚至已經被初創公司西門子放棄,中國依然向3GPP提出了自己的TD-SCDMA標準,意圖的,就是在3G標準中佔據一席之地。

在工信部和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幾大重量級話語權拋下之後,ITU(國際電信聯盟)通過了TD-SCDMA標準,與歐洲的WCDMA和美國的CDMA2000並列3G的三大標準。TD-SCDMA標準由於是中國自主提出的,技術尚不成熟,甚至由於國際通信設備供應商的不合作,設備供應都成了巨大問題。因此推廣TD-SCDMA這一重任,則由工信部交給了中國移動。中國移動在3G推廣中作出了巨大犧牲。中國聯通則擁有WCDMA,中國電信拿到了CDMA2000。

但是劃撥的時候,時間已經來到了2009年。距離日韓鋪開3G網絡,已經過去了整整9年。由於TD-SCDMA技術不成熟,下遊設備供應商積極性不足,中國移動不得不自掏腰包6.5億元以刺激設備生產開發。但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正是由於TD-SCDMA的砸錢推廣,在4G標準制定時,在TDD技術方面的成熟性使得中國擁有了更大話語權。砸錢推廣帶來的積極效果就是,全產業鏈的整合度和研發實力大幅超過以往,中國前期巨額投資在後來實現了回報。而與此同時,3G時代領先的日韓、美國則逐漸在技術上默默無聞,大有被超越之勢。

2012年1月,ITU正式公布4G技術標準,中國提交的基於TD-SCDMA演化而來的TD-LTE以及升級版LTE-Advanced成為了最大贏家。由於可以繞開高通CDMA巨大的技術壁壘而不用再交納高額的專利費,TD-LTE成了眾多國家和運營商的首選,與WCDMA演化而來的FDD-LTE並駕齊驅。中國的通信標準不再是孤芳自賞,而是群舞眾賞。

2013年,工信部正式向三大運營商發布了4G牌照,皆屬TD-LTE。並且由於3G時代的運營、宣傳以及基建的完備,4G時代自推出伊始就被廣大用戶所接受。最直觀的網速提升,引領4G在中國大面積鋪開,並且迎來了移動互聯網應用和市場的爆發。中國由此走在了世界移動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前列。

截止2017年,中國4G基地台數量達到341萬個,用戶數達到8.85億,滲透率突破65%。這一成績是在短短4年間取得的。

縱觀中國15年的3G/4G發展歷程,艱辛難度遠超他國。國土面積龐大,基地台建設總數和投入大幅多於其他任何國家。但是帶來的優勢也是顯然可見。用戶基數大,並且隨著發展和開放,用戶的經濟條件和對於新技術的擁抱程度顯然好過當初。前期基地台和通信基建的巨大投入使得中國的4G信號強度和網速已經位於世界先列,再也不是雞肋般的存在。

中國5G之優劣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中國通過在通信技術領域十數年的投入,砸入巨資,實現了超車。而如今即將迎來5G的前夕,中國在5G上究竟具有哪些優劣之處。

首當其衝,即是國家的支持。從1G時代開始,中國就備受技術受製於人的劣勢,所有設備依賴進口,導致無法得到適合中國國情的價格和應用,發展較為緩慢也歸因於此。因此才集結國家力量推動TD-SCDMA的研發和提交,並且屬於砸錢也要培養。這種政策和力度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所不能及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使得國家和政府可以從高端層面上制定發展戰略,集結全國之力;反觀其他國家和企業,則只是充當引導作用,資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及,更多的還是需要依靠企業自身的研發實力。

並且,國企性質的中國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在這一過程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電信入局3G購買聯通的CDMA業務是移動支持了500億資金;推廣TD-SCDMA這個國際廠商不支持的技術靠的是資金刺激。如果脫離了運營商這一國企性質的角色,那麽其他國家私營運營商擇優而行、利潤至上的原則也會在中國盛行,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國產技術無人問津,更無從談起後期的技術積累。

因此,5G時代中國能取得目前的進展,與國家支持和運營商的國企性質角色密不可分。

其次,中國如今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在經歷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與韓國類似,中國也試圖抓住5G堪稱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爆發點。加之多年來移動互聯網行業的蓬勃發展,各方都在期待5G的技術提升能夠大幅改變目前我們的技術生活樣貌。國民對於5G擁抱度更勝以往,因此5G在中國的鋪設程度和接受度是其他國家都無法比擬的先期優勢。

不僅在國家和民眾支持度上中國已然佔得先機,在技術儲備上中國的提升才是中國5G可以得到長期發展的最大突破點。華為的5G標準僅以一票之差惜敗高通,5G技術專利數量中國企業佔比超過34%。3G時代的霸主美國企業則僅佔15%,而且是在高通贏得5G標準之爭的前提下。華為中興等中國通信供應商已經在全球取得了超過60份5G設備供應和採購合約,甚至華為一體的分量就已經超過了行業二三位諾基亞和愛立信的總和。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5G未來在中國發展的最大優勢,在於中國廣大的移動用戶數量。2017年底,中國移動用戶數量就已經接近14億,幾乎相當於日韓歐美大部分國家的總和。加之4G覆蓋率已經超過90%,由此可見這一廣闊市場帶來的正面效應,即若5G資費得當,中國在短時間內就可以成為世界上5G用戶數量最多的國家,帶來的附加收益是不可計量的。

還有一個巨大影響因素,那就是歐美各國都在爭相意圖用5G牌照和頻譜作為財政收入來源。歐美各國的運營商皆苦不堪言,牌照拍賣上的巨額投入使得其5G設備的投入必然減少。美國的24GHz頻譜拍賣價格高達19億美元。德國的5G牌照和頻譜目前拍賣所得已經超過70億歐元。而相對的,中國的5G牌照價格幾乎等於免費拿到。

但我們也能觀察到中國通信發展的劣勢所在。國土面積龐大,人口眾多,加之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這些都是製約5G發展的重要因素。4G時代,三大運營商投入巨額資金建設4G基地台以滿足偏遠地區的信號需求和國家指標。而5G到來之時,設備和基地台的資金要求將不得不使運營商們優先發展和布局經濟較為發達城市和地區。與日本提出的2022年全面覆蓋目標相比,中國想要在短短數年內達到這一目標顯然難如登天。

但綜合各方優劣,中國已經為5G創造出了最為合適的發展空間和條件。現在一切安好,隻待5G的到來。

5G在中國

相比較於韓國、美國,中國的5G起步並不算早。韓國的5G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十萬之數,美國Verzion威瑞信則早在2019年4月3號在明尼蘇達就開啟了5G商用服務,而中國目前還在處於準備階段。

但細細分析之後,中國5G進程會在明年迎來最大的爆發。

2017年8月5日,國務院宣布將在2020年全面啟動5G商用。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四大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以及新入局的中國廣電發布5G牌照。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5G產業經濟貢獻》報告指出,未來5年內,5G商用直接帶動的經濟總產出高達10.6兆元,將直接創造超過300萬個相關就業崗位。如此巨大的蛋糕,中國不急於一口吞下。

雖然暫且步伐稍緩,但是中國移動和聯通的首批5G覆蓋城市已經超過40個,預計最快八月底就上線。5G基地台的建設量已經突破35萬個,是美國的10倍。5G基地台中國企業的建造低成本使得相較於美國韓國等建設5G必須依托國外企業而言,單個基地台的造價更低,平均僅一半左右。所以布局5G的基建速度更快,並且中國的土工建設開支也相對較低。

中國移動在今年內將把基地台數量再提高5萬座。聯通計劃依照“7+33+N”城市布局來實現兩年內大規模覆蓋5G。電信則在先期計劃開通的6個城市外今年新加了6個城市。

中國的5G建設步伐的穩妥性可見一斑:2017年完成現網測試,2018年開始實際實驗,2019年小規模商用,2020年全面鋪開。相反與美韓的急於上馬導致先期用戶體驗不佳,這正是由於基地台昂貴、覆蓋暫時較小所導致的。而中國卻擁有的得天獨厚的優勢。

根據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消息,北京目前已經建立啟用超過6000個基地台,預計今年底可以達到一萬之數。中國移動首個5G開通城市上海則表示將在年內建成超過一萬座5G基地台,到2021年將超五萬。而廣東和湖北分列基地台建設總數二三位,都超過了5000個。其中廣東計劃在2019年內實現廣州深圳的試商用,2020年則實現全省商用。在各個省份的5G基地台建設計劃中,各第一批開通5G的城市都將要實現85%的覆蓋率目標,從而在兩年內真正地用5G替代如今4G的應用。

三大運營商在5G的規劃中,計劃在5G周期內投入1.2兆元巨資,構建全方位5G網絡。

而三大運營商充當的角色遠遠不止這些。早在當初5G標準制定時,三大運營商就以其龐大的體量和技術優勢主導了5G的各類技術標準制定。中國電信主導了5G基地台基帶性能的標準制定。中國移動領導完成了5G架構國際標準的撰寫。中國聯通則在3GPP中提供了5G終端一致性測試提供了官方解決方案。這些標準的制定,標誌中國運營商也主導了5G的基準,其余任何國家和運營商都無法繞過的標準。

5G如今對於中國更重大的意義是技術上的全面把控。根據德國專利公司IPlytics公布的數據顯示,華為和中興排名5G SEP專利數量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五。而華為、中興、中國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OPPO四家公司一共佔據了超過36%的5G SEP專利。這一數字超越任何一個國家。

華為已在全球簽訂了超過50個5G合約,大幅超過競爭對手諾基亞和愛立信。中興也已拿下25個商用合約,並與60個運營商展開合作部署5G網絡。此外,在設備技術性上華為中興也領先其他公司,韓國LG U+採用華為設備部署的網絡就比三星設備速度更快印證了這一點。華為的Polar碼成為5G eMBB場景方案,以及中興的Pre5G Massive MIMO技術成為了世界5G部署中不得不碰到的專利門檻。除了華為中興,中國紫光展銳也推出了自研的“春藤510”5G芯片,可以實現SA/NSA雙模組網。

在技術、基地台、運營商成熟度上,中國的5G顯然已經超越了目前任何一個部署5G的國家。

8月6日,中國第一部5G手機中興天機Axon 10 Pro正式發售,上海誕生了中國首位5G手機用戶。而搭載全球首款單芯片多模5G基帶芯片“巴龍5000”的華為Mate 20 X也即將發售,巴龍5000也是目前唯一一款通過IMT-2020 (5G)全部測試的5G芯片。

中國的5G大幕,正在徐徐拉開。

結語:

經歷了1G/2G的受製於人,中國在3G上投入巨資扶持國產技術的發展,在4G上終於擁有了一定話語權。艱難的十年5G開發,終於讓中國在這次5G時代成為了掌局者。

中國目前坐擁全世界最大的移動用戶市場,4G基地台覆蓋率超過99%,全球500萬+個4G基地台中中國獨佔340萬個。高山險阻、國土龐大沒有阻攔住基建的腳步。一切的投入和付出在5G時代終於迎來了光彩的煥發。

5G的技術突破和布局,對我國完成“中國製造2025”計劃至關重要。5G研發中體現的中國智慧如今令全世界都刮目相看,對於國家未來轉型起到了承上啟下作用。而待布局完備之日,就是中國5G騰飛的時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