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媽,你為什麽一碗水端不平?

來源:壹讀

父母偏心,在大多數非獨家庭裡,是一個心照不宣的秘密。

熱播劇《都挺好》中,有這樣一個片段:

明玉回憶自己上中學的時候,跟父母和兩個哥哥同桌吃飯。媽媽心疼兩個兒子,給他們一人夾了一個雞腿,明玉瞪大眼睛盯著媽媽的筷子,然而並沒有她的一份。

劇名叫都挺好,但編劇卻一把撕開了原生家庭的偽善面具,抖落出那些其樂融融背後的隱痛和委屈:在非獨生子女家庭裡,父母分給每個孩子的愛並不是均等的,甚至相差懸殊,這明明並不好。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人類和社會發展學教授凱瑟琳?孔戈爾(Catherine Conger)曾做過一項研究,發現65%的母親和70%的父親都承認自己更偏愛某一個孩子。而研究人員認為父母偏心的實際比率應該更高,因為在硏究過程中,父母們總是盡量掩飾自己的偏心。

明知道區別對待對孩子並不公平,甚至對每個孩子都存在負面影響,但父母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偏心,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偏愛優秀基因攜帶者

父母往往偏愛那些優秀基因攜帶者,這些基因表現為健康、聰明或者美貌等。這種寵愛,可能是源自一種原始的動物本能。

在凱瑟琳?孔戈爾那項調查研究中,他們同時發現,父母更加偏愛的那個孩子,往往是老大。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學家弗蘭克? 蘇洛威(Frank Sulloway)在《天生反叛》一書中,用達爾文主義來解釋這一問題:父母偏愛那些最大最健康的後代,因為這些孩子有更多的機會生存下來,把家族的基因代代相傳下去。

從生物學的意義上來說,這是父母希望通過繁衍後代來複製自己的生物學自戀情結,他們希望通過後代將自己的基因和個性遺傳下去,相比而言,老大顯然比年幼的弟妹更容易存活,因此父母可能更願意把資源給予更可能存活下來並繼續養育子女的後代(Shrira & Foster, 2009)。

來自挪威的研究者進一步發現,老大也具有一種智商上的優勢。Peter kristensen 和Tor Bjerkedal於2007年在《科學》上發表了一篇論文,通過對挪威年齡介於18歲至19歲之間的人進行了研究,發現老大的智商平均比老二高出2.3個百分點。而且這種差異不僅出現於兄弟姐妹之間,在跨家庭的比較中同時可以觀察出來。

美貌也是一種優秀基因。從根本上說,父母會更偏好更有機會取得成功的孩子,喜歡長得好看的孩子——他們才是代表父母優秀基因的後代,顯然有更高的概率將優秀基因遺傳下去。

母不嫌兒醜,那可能是你沒更好看的兄弟姐妹。

偏愛弱勢的一方

老大在其生命早期可完全獨享來自父母的注意力,接受所有時間及物質資源投入,從而形成“老大優勢”,這種優勢反過來又幫助他們博得更多父母的愛。面對如此不利的局面,最弱小的孩子豈不難以生存?

他們有自己獨特的生存戰略。心理學家將之稱為“弱勢策略,即展示自己的柔弱和需要被照顧感,用弱小無助來贏得父母的關注。對於缺乏基因優勢的孩子而言,這是在遊戲中生存的必要技能。

這是一個有悖於“優勝劣汰”規則的選擇,但父母的偏愛自有他們的考慮。

根據倫敦學者Hamilton 在1964年提出的內含適應性理論(Inclusive fitnesstheory):父母對自己子女所表現出來的愛,實際上一種對內含自己基因拷貝的“載體”所表現出來的偏愛。這個理論公式為:c<rb,即當受益者所獲得的收益(b)×受益者攜帶幫助者基因的概率(r)>幫助者自身付出的代價(c)時,基因會支持這個幫助者付出一定代價。

對於親子關係來說,當孩子較為弱小時,由於他是父母基因的高概率攜帶者(遺傳相關度0.5),由此基因支持父母給予這個孩子更多照料和關注,因為這樣可以提高基因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弱小的孩子有夭折的可能性,由此父母會投入特殊照顧,從而保證自己基因得到延續。

這種弱勢不一定是生理層面的,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只要你媽覺得你弱就可。

教育學家和心理學界早已發現,父母通常會少關注性格好的孩子,而更偏愛那些難以撫養的孩子。有些孩子會利用害怕和生病來獲得和父母的緊密聯繫,他們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恐懼,會向父母展示出自己虛弱需要照顧來獲得父母的偏心。

對於孩子的這種小“心機”,父母往往很買账,而且往往是對哪個孩子投入得更多,內心就偏愛哪個孩子。

在心理學中,這個現象被稱為富蘭克林效應(Ben Franklin Effect),即在人類的社會關係中,向對方付出的越多,就可能變得越願意繼續付出,內心就越傾向於喜歡對方。這可能是因為我們都喜歡被需求的感覺,這能讓我們有強烈的存在感和自我實現感。

偏愛更像自己的一方

對於父親而言,他們可能更偏愛長得像自己的孩子。

美國學者Lieberman、Tooby 和 Cosmides研究提出,人類辨認親緣關係主要依賴三種線索:(1)共同居住的時間;(2) 母系產前圍產期關係; (3)基因相關性線索。通常來講,前兩種線索是辨認直系親緣關係的主要依據, 因此也被稱為“親緣指數模型 (KIi)”。而第三種線索主要體現為基因的“顯型”特徵, 個體通過對顯型特徵的配度對親緣關係做出判斷。

孩子有一張與父母相似的面孔,這就是基因“顯型”特徵的匹配信息。

與母親相比較而言, 父親在判定子女關係方面比母親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這是因為,由母親子宮分娩而出的孩子,幾乎能確定是她的孩子(除非代孕等),但對父親而言,這種辨認卻存在一定風險。

沒人能保證自己妻子的孩子,一定就是自己的孩子,由此男性需要更多依賴“顯型”特徵的匹配進行確認。依據這一邏輯,父親更偏愛那些與自己長得像的子女, 或者說對這些子女有更多的投資行為(提供資源、保護等)。你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童年,是不是也經常被講長得很像自己父親?是不是真的像也無所謂,但對於男性而言,他們是真的很吃這一套。

即使羅列以上鑿鑿鐵證,但我相信,幾乎沒有父母會坦白這件事情。他們會狡辯道:“我絕對沒有偏心,你們手心手背都是我的肉。”

其實科學家在研究中還發現,父母的偏愛是瞞不過孩子的眼睛。相信你的直覺,你感受到的偏心很大可能就是真的。

參考文獻:

《手足效應》傑弗裡·克魯格

Explaining therelation between birth order and intelligence. Science. 2007 Jun 22;316(5832):1717.

Lieberman D1, Tooby J, Cosmides L. The architecture of human kin detection. Nature. 2007 Feb 15;445(7129):727-31.

莊錦英, 張金美, 應娟娟, et al. 基於自我相似面孔的親緣選擇與配偶選擇行為[J]. 心理科學進展, 2011, 19(9):1371-1377.

黃豔蘋, 李玲. 出生順序對大學生人格及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J]. 醫學與社會, 2011(8):89-91.

鄭麗丹.監護人養育行為與嬰幼兒認知發展的關係研究.[D].陝西師范大學.2017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