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藝術上的“新幾何主義”到底是什麽?

彼得·哈萊作品

新幾何主義(Neo-Geometric/Neo-Geo)是上世紀80年代紐約東村藝術運動中出現的群體。他們的創作以對舊有表現主義、概念主義以及波普藝術的吸收與再創造,開啟了藝術與商業、藝術實踐與後現代理論的真正交匯。

東村藝術的新Icon

說起作為美國文化烏托邦的紐約東村,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麽?50年代垮掉一代的艾倫·金斯伯格(Irwin Allen Ginsberg),60年代愛與和平的嬉皮士,還是80年代作為朋克教母的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

艾倫·金斯伯格

帕蒂·史密斯

這些叛逆的、理想主義的文化偶像,曾作為反精英文化的鬥士而名垂青史。他們用文學、詩歌、音樂作為盾牌,連同塗鴉藝術家和街頭文化者,一起去抵抗精英與大眾之間的文化壁壘和商業浪潮席卷下的藝術資本化。

伍德斯托克的嬉皮士們

東村見證了80年代美國最為大膽、也最具顛覆性的藝術創造,但是除去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凱斯·哈林(Keith Haring)這樣以街頭繪畫直接對抗精致藝術的叛逆者,也不乏在吸收過去藝術的基礎之上進行再創造的藝術家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群體便是新幾何主義。

巴斯奎特《Beat Bop by Rammellzee vs. K-Rob》,1983年

凱斯·哈林《Untitled》,1985年

明日之星與炒作大師

新幾何藝術產生於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紐約東村,這個松散、多元的藝術團體以阿什利·比克頓(Ashley Bickerton)、彼得·哈萊(Peter Halley)、傑夫·昆斯(Jeff Koons)、邁耶·魏斯曼(Meyer Vaisman)四位藝術家為核心,其創作吸收了極簡主義、波普藝術、歐普藝術中的視覺語言和風格,隱喻現代社會的景觀及文化。

彼得·哈萊

1986年,位於紐約蘇豪區的索納本畫廊(Sonnabend Gallery)首次以“新幾何(Neo-Geo)”為名,為四位成員舉辦了群展,正式為這一群體及其藝術風格命名,並將新幾何主義作為紐約80年代最重要和熾手可熱的新藝術之一推送至國際藝術舞台上。

傑夫·昆斯

《紐約》雜誌撰稿人保羅·泰勒(Paul Taylor)為新幾何藝術撰寫頭條報導,對其藝術予以高度評價,稱他們為“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與此同時,質疑的聲音也不絕於耳,不少藝評家不僅不認同其藝術價值,更將之視作“炒作大師”而口誅筆伐。

邁耶·魏斯曼《Untitled》,2014年

儘管反對者的批評之聲一度讓新幾何群體陷入輿論的風暴中心,卻也使得他們的藝術成為當時收藏界一畫難求的新寵。如同今天的傑夫·昆斯一般,在爭議中“坐收漁翁之利”。

邁耶·魏斯曼《Untitled(5773A)》,2014年

不同於藝術史上其它特點統一的藝術流派,新幾何主義的創作風格大致分為兩類:以彼得·哈萊和邁耶·魏斯曼的抽象幾何繪畫;以阿什利·比克頓為代表,借用現成品、商業影像反映消費主義的創作。

邁耶·魏斯曼《Untitled(5773B)》,2014年

對現實之物的抽象

不少藝評人認為,彼得·哈萊的熒光漆幾何繪畫是新幾何風格最典型的體現。他的繪畫以高飽和度的熒光色彩和幾何圖形、線條作為基本的視覺元素,用圖形、色彩、線條的堆疊和排列來探索作品的視覺語言和可能性。

彼得·哈萊《A Perfect World》,1993年

彼得·哈萊《Suburgatory》,1993年

儘管單就畫面來看,哈萊與60年代巴尼特·紐曼(Barnett Newman)的硬邊風格類似,但其內涵卻相去甚遠。不同於抽表繪畫專注於對圖形、色彩這類視覺元素本身內涵的探索和對畫面敘事性的消解,哈萊的繪畫企圖以抽象圖形為元素去表現“幾何化的現代生活”。

彼得·哈萊《Everything, Everything》,2017年

例如,方形塊面作為“監獄”的房間,直線、折線代表城市的“管道”和“系統”,熒光色彩與夜晚的霓虹燈相關,以此隱喻現代城市的高速、冷漠與疏離。因此,點線面在他的作品中成為隱喻的媒介和講述故事的橋梁。

巴尼特·紐曼《Who's Afraid of Red, Yellow, and Blue IV》,1969-1970年

巴尼特·紐曼《Unfinished Painting》,1970年

關於幾何圖形表達的內涵,哈萊曾說:“如果羅伯特·史密森的大地藝術是以幾何圖形去表達工業社會對自然風光的破壞,那麽我則是以幾何世界去表現現代社會的景像與奇觀。”

羅伯特·史密森《Spiral Jetty》,1970年

作為消費主義的鏡子

阿什利·比克頓是新幾何中與波普藝術、流行文化聯繫更為緊密的藝術家代表。他的創作以將攝影、現成圖片融合的混合裝置為主。80年代,比克頓製作了一系列類似包裝盒和箱子的裝置作品,盒子表面貼滿廣告貼畫、商業品牌Logo和宗教相關的圖片,並配以諸如“壞的(Bad)”之類的簡短但傾向明確的單詞。

阿什利·比克頓《Susie at Arles》,1987-1988年

這些作品的影像、文字元號以一種看似無目的的胡亂拚貼,揭示與商業密切相關的消費狂熱。儘管比克頓本人從未公開表示他藝術中對消費主義的批判,但他90年代將工作室從紐約搬至巴厘島的決定,似乎也隱隱透露了藝術家本人對此的玩味態度。

阿什利·比克頓《Susie at Arles(25 Years)》,上世紀80年代

定居巴厘島後,其創作逐漸轉向具象風格,主題也由80年代對消費主義現實的描繪,轉變為人類學、地緣等更巨集大的話題。

阿什利·比克頓《Yellow Canoe》,2006年

阿什利·比克頓《Famili》,2007年

阿什利·比克頓《Hammock》,2008年

作為新幾何群體中最為成功的藝術家,傑夫·昆斯在1986年的展覽中展出了他的商業現成品裝置(按黃金比例位置放入浴缸的籃球裝置和不鏽鋼製的充氣兔子)。

傑夫·昆斯《Three Ball Total Equilibrium Tank》,1985年

傑夫·昆斯《Rabbit》

之後的昆斯更是全身心投入到消費主義的商業大潮中,除去作品本身對流行文化赤裸而直白的表達,他也采取商業手段對作品,甚至自身進行包裝、炒作,諸如與商業品牌、明星的跨界合作,乃至與情色演員結婚。

傑夫·昆斯《Play-Doh》,1994-2014年

傑夫·昆斯《Balloon Dog (Magenta)》,1994-2000年

爭議不斷的話題討論,讓昆斯的藝術和熱度不斷攀升,最終登頂“在世身價最高的藝術家”之列。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將藝術和自己這具肉身一同作為媒介,去淋漓盡致地表達消費主義和媚俗審美。

傑夫·昆斯《Gazing Ball (Ariadne) 》,2013年

策展人邁克爾·奧平(Michael Auping)曾說:“如果你想知道今天的藝術為什麽會發展成現在的模樣,一定要參閱20世紀80年代的藝術,那是它開始的地方。

巴塞爾藝博會上,一位參觀者經過彼得·哈萊作品。瑞士巴塞爾,2016年

從某種程度上講,新幾何主義正代表了上世紀80年代的藝術對舊有藝術形式的挑戰與創新,也成為藝術與後現代理論交匯的重要階段。在40年之後的今天,儘管當下的藝術紛繁龐雜,許多新幾何藝術家也不再活躍於藝術界,但我們仍不乏發現他們留給後來者的財富與啟示。

[編輯、文/張瀚予]

[本文由《時尚芭莎》藝術部原創,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