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趨近完美:Hoka One One快羚羊 3 的進化

關注跑步的故事、跑步的裝備、跑得快長得帥的小姐姐。

我是薑濤,我在

新浪微博@薑濤Ginojiang

等你~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從來沒有用「完美」這個詞來形容一個產品,在我眼裡沒有最好的產品,只有最合適的,而且永遠會有更好的產品會出現。

但確實有一些產品近乎「趨近完美」,比如我天天在說的4%。但4%的缺點我也會說,在我看來也顯而易見,耐久性問題、穩定性問題、腳型適應程度的問題等等;又比如我之前強推的小眾跑鞋Reebok Floatride Run Fast,它獲得了2018年度Runner"s World最佳跑鞋編輯推薦大獎,但也存在著問題,對腿部力量要求較大,會有壓力,回彈不迅猛等等。但這些缺點在我看來,並不影響這些產品在我這兒,從我這類用戶的角度來說「趨近完美」。

Hoka one one SpeedGoat 3,快羚羊3(以下簡稱「羊3」)就是在我眼裡「趨近完美」的一款越野跑鞋,強調一下,是我這類用戶!

怎麼來一句話形容這款羊3呢?如果有一天突然爆發了末日災難或者殭屍出現,要逃命我是不會穿4%那樣的跑鞋的,我肯定會選擇穿著羚羊逃命。

開箱羚羊3,hoka今年的鞋盒都升級變樣了

我去年曾經買過一雙羊2,跑了一次比賽,進過兩次山,都是在北京香山和三峰。我算是初級菜鳥越野跑者,真正的越野跑經驗也就在100km左右,但我平時穿羊2日常通勤了幾個月。羊2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抓地力出色、285g左右的重量OK、厚底兒緩震、包裹性很好、還有一定的回彈、穿著舒適和我的腳型吻合度很高(我腳是中等寬度、中等足弓、中等腳背高度、羅馬腳趾型,內旋前掌落地)。

羊2的第一次路試

羊2和我的首野香山50

雖然是一雙很友善、適應範圍很廣的越野跑鞋,但羊2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比如鞋面容易刮蹭受傷、鞋面防沙防塵稍差、後跟穩定性需要提升,對於足踝的保護和穩定性需要加強,在此基礎上羊2距離「完美」還有差距。

但再強調一下,羊2在我眼裡仍然是一雙優秀的越野跑鞋,兼顧日常輕度惡劣氣象的通勤。

日穿通勤也沒有問題,很舒服和諧

所以很好奇,Hoka one one推出羊3會做什麼升級呢?因為在我看來,羊2這雙鞋已經很成熟,缺點也都不是致命傷,而且適應範圍和市場佔有率也很好,既有頂尖精英選手比賽使用,也在大眾市場上吃得開。

羚羊產品也被精英隊員選擇

羚羊產品在各類型越野賽中積累了不少經驗

羊3開箱感受

大概一個月前正好有機會入手了羊3,仔細地盤了盤這雙鞋。仍然是42.5碼270mm的尺寸,選擇的是橙紅色與藍色的搭配,因為我之前的鞋大部分都是暗色系的,很少有這種比較亮眼的顏色,嘗試一下也不錯。而且以後跑比賽識別度比較高,也好找照片,哈哈。整體鞋楦、中底兒、大底兒從視覺上來說基本沒什麼差異,甚至看不太出區別。我在想:難道就是換了個配色?鞋楦依然是寬大的設計,感覺像一團麵包與羊2類似;中底兒依然是很厚前掌28mm,後掌32mm,前後高度差4mm,依然是Hoka管用的輕質中底兒CMEVA;大底兒仍然是Vibram,鞋盒上標明產地為越南????。我了解到這兩年陸續有一些國外品牌將運動鞋生產代工廠從中國遷往越南…...Hoka就是其中之一。

開箱Hoka羊3,顏色很跳但很正

乍一眼看不出來跟樣2比有啥區別

越南製造

羊3依然是V底兒

羊3與羊2的對比

接下來我把羊3與羊2放在一起做了一下比對。

羊3與羊2

大底兒紋路也是完全一樣

兩者42.5碼的重量基本相似,都是285g~290g之間。

重量基本一樣

仔細直觀的感受,有這麼幾點差異:

首先,鞋面紋路不一樣了。羊3在前掌鞋面進行了編織物的材質及花紋調整,尤其是鞋頭,變化較大,這也是考慮了羊2用戶反饋的鞋面容易被刮傷,甚至是編織物透氣網面被劃破而進行的調整。羊3的鞋帶似乎比羊2要更粗壯與厚實,更堅固耐用的感覺。

鞋面差異較大,防撞防塵設計多了一些

其次,鞋跟鞋提處弧度發生了變化。我仔細觀察和捏了一下,原來在後跟處增加了一個硬質固定板,隨之帶來了整體結構的變化,這是為了在提供厚底兒緩震的同時,增加鞋跟對於腳踝的支撐性和穩定性,降低不平路面而造成的崴腳幾率。但這樣的後跟提拉處增高會不會帶來長時間長距離使用中磨腳後跟的情況發生,我暫時還沒體驗到,待定。

鞋幫處有明顯弧度、高度變化

羊3後跟增加了固定穩定片

高度略微增加,是否會磨腳脖子?

再次,羊3的鞋頭部分比羊2上揚角度要大一些,更翹一些,以及前掌的防踢撞橡膠面積更大一些。這一方面是考慮到保護鞋頭,另一方面是否對於陡坡下山的支撐性也許能更強一些,實際腳感差異並不大。

前掌角度更大,防磨防踢面積更大

羊2與羊3頭對頭

最後,羊3的鞋舌部分更加固定,感覺更硬一些,不會在奔跑過程中產生鞋舌偏移的情況發生。

鞋舌穩定得非常好

羊3上腳的感受

羊3上腳的第一感受還是與羊2類似,那種熟悉的厚實、緩震充滿了安全感,而且整體重量感不強,感覺很輕。我周末在三峰跑了大概15k左右,走了5k左右,無論是爬升還是下降,包括硬化路、碎石路、土路、半泥濘路面、瀝青路,除了一如既往的抓地力、舒適性感受以外,也有4點新的感受:

第一,羊3似乎比羊2稍微硬一點點。但舒適度沒有什麼變化,20km搞完對於膝蓋、腳踝、肌肉仍然沒有過分的酸疼和硬傷,這也是我當時選擇羊2的原因。雖然可能有更輕、更靈活的Salomon S-Lab,但以我現在的實力和經驗來說,暫時還用不上,而且可能會造成意外傷害和因為力量不足而產生的壓力。

第二,羊3的包裹性比羊2更強。明顯感覺腳面的壓力更大一些,包裹性及緊貼性更強,也許是因為新的鞋面設計的原因,也許是因為設計理念本身就是要趨向更有壓縮感,但這種壓縮感並不會導致血液流通不暢或者不舒服?在炎熱的夏天,羊3這樣的設計會不會造成鞋內溫度偏高?這可能需要些時間才能驗證,待定。

第三,羊3的穩定性確實有了較大提升。這是很清晰的感受,尤其是碎石路面,下山連續彎道陡坡,後跟的固定性、穩定性優化設計得到了驗證,腳踝晃動明顯減少,那種感覺要崴腳或者擔心會摔倒的次數明顯減少。這不光是鞋跟穩定片的作用,我認為和鞋面的支撐力、包裹性優化都有連帶關係。

第四,羊3的防塵防土做得更好了。因為羊2鞋身的透氣孔更集中在鞋頭部分和鞋前部;而羊3的透氣孔調整為在鞋身中部偏後位置,這樣的設計調整讓鞋頭容易踢土、迎面遭遇灰塵砂石的部分保持密閉,減少塵土進到鞋裡的情況發生。此外,我兒子Harrison喜歡玩沙子,把沙子倒在我的鞋面上,明顯感覺相比較羊2,羊3的防沙性能更好一些。

上腳第一感受

厚底兒羊3

鞋跟穩定性有提升

抓地力依舊出色

我站在一個50度角的坡上沒有壓力

潮濕地面排泥性亦可

Harrison幫我驗證防塵性能

寫在最後

為什麼說羚羊3趨近完美呢?因為我實在想不出來,這款產品接下來優化的方向是什麼了?這款產品既能滿足精英選手的需要,也對菜鳥選手友好,適應範圍很廣,鞋型很友善,還能提供不錯的緩震、抓地、舒適度、包裹性,穿著會讓人放心,也還能作為日常通勤之用,一般的雨雪濕滑氣象都能應付…...我相信羊4如果出來,應該是一次大改款,可能會重新細分或者重構整個產品架構,但我現在似乎看不到這樣做的理由。

也許對於有些用戶來說,羊3不夠輕,希望能到230g以內;也許有些用戶覺得它不夠靈活,路感不清晰;也許有些用戶依然覺得它的厚底兒不夠穩定;也許有些用戶覺得它應對濕滑及泥濘路面不夠有信心…...但在我眼裡,能把這些問題都解決掉、所有需求都滿足的產品似乎還沒有出現,更細分的需求永遠會有更細分的產品去滿足,更個性化的用戶需求也會有更多產品可以選擇。

我認為羊3是現階段適合我的產品,我找到了,這,就足夠了。

—— 歡迎投稿! ——

—— 歡迎吐槽! ——

—— 歡迎冒泡! ——

點「閱讀原文」更多裝備黨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