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齒莧的繁殖方法有哪些?它對生長環境有何要求?

馬齒莧是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分布廣泛,生活適應能力強,經常生長在路邊,田間、是一種人們常食用的野菜,全草都可以做葯,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它的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種和扡插,由於枝葉是飽滿的肉質莖,扡插容易成活。野生蔬菜的生長能力都很強,一般就是不在它適合的環境下生長,也能生存。但是如果是人工栽培追求產量和質量,那就要儘可能的創造提供最適合馬齒莧生長的環境。那麼馬齒莧的繁殖方法有哪些?它對生長環境有何要求?

馬齒莧繁殖方法

一、播種繁殖

1.選地整地

選擇肥、濕潤的土地、最好避風向陽,地勢高的地方播種,然後土壤要改良成疏鬆、肥沃、排水一定要好的土壤,不能積水。整地主要是先翻地25厘米左右就可以了。根系分布不深,翻地過深,底土沒有營養。然後要施大概一畝地1300斤的草類堆製肥,增加土壤肥力。土肥混合後覆蓋表土,表土耕細就可以。

2、播種育苗

種子細小,種皮不厚。可以直接播種育苗,時間不會太久,還有就是在熱水浸種,容易燙傷種子。育苗床在大田旁邊選取一部分做床,寬在1.3米,長不要超過5到6米,影響排水。小種子一般直接均勻撒播床面,然後覆土1厘米以內的深度。噴水,不要拿水管澆水,種子很容易沖掉。小拱棚育苗可以保溫保濕,出苗快,但是要注意通風,容易燒苗,大棚育苗相對緩和很多。

3、出苗管理

每天保持濕潤,每天噴水,可以少量多次,不漚種就可以,然後在一周左右就會出苗,小拱棚中間要在白天中午通風一次,短暫通風,大棚可以不通風。出苗後用減少水分,防止病害。苗長出3到4片真葉就可以移栽,移栽起壟種植,壟行20厘米寬,行距過人15厘米就可以。緩苗要施淡肥水,儘快生根恢復。

二、扡插繁殖

取枝條在當年種或是野生苗上採取,選擇萌發力強的植株采枝,不傷植株,也容易成活,取枝要留3到5節,矮壯枝較好。大棚內做苗床,跟播種苗床差不多。然後土壤要蓬鬆施好農家肥覆蓋表土後平整,先澆透水後,然後用小棍打孔後扡插枝條,大概扡插留出3厘米,株距3厘米行距5厘米。之後保濕,遮陽,大約一周後成活。

馬齒莧對生長環境的要求

1、光照

馬齒莧生長需要的短日照,陽光不太強的環境,不需要強光,在強光下,有可能落葉,所以要在比較蔭蔽的地方種植,然後長時間接受光照,長日照環境下就會出現葉子變薄,變大,顏色不正常,無光澤,暗沉難看,影響口感。但是不要蔭蔽,蔭蔽易生病蟲害,抗性弱。

2、溫度

馬齒莧喜溫,不耐寒,生長期間最適宜的溫度就是25到35度的溫度。低於10度,生長停止,所以,亞熱帶地區種植可能冬季要設施栽培。夏季高溫超過35度就會影響開花,生長緩慢。

3、濕度

馬齒莧主要生長在近水處,所以馬齒莧喜濕,需要足夠的水分才能生長良好,但是為了適應環境,馬齒莧有著強大的根系,吸水能力很強,根系也有著強大的再生力。所以生長中灌溉次數要多,水分要充足,保證土壤在65%的水分含量,但是生長高峰期5月到6月不要太濕,保持土表兩厘米是乾燥的,避免病害。在剛種植時要注意不要澆水,要煉苗,保證人工栽培時根系依然強大。

4、營養

生長主要需要最多氮肥,主要生長葉片,使葉片濃綠肉嫩,提升品質,保證生長需求,要多次追施氮肥,但是基肥可以使用農家肥,營養成分較多,也包括一些微量元素成分補充。後期多次追肥,鉀肥少施,只要根莖強壯前期使用。後期就可以少施。後期可以多施複合肥,多次採收。

5、土壤

馬齒莧生長喜歡肥沃的土壤,根系強大,喜歡水又耐旱怕澇,所以要選擇,保肥性好,排水透氣的沙壤土,種植在沒種過水生植物的土壤中,地勢可以比水稻種植田高一些,最好種植在山腳下,水源上方不遠的地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