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無需對共享單車等漲價過度敏感,用戶接受即合理

每經記者:李少婷 每經編輯:陳俊傑

每經評論員 李少婷

近日,摩拜宣布在北京地區調整計費規則,雖未挑明“漲價”,但相較於此前的水準,用戶使用中確實價格變高了。

單車品牌調整價格背後的因素或不消多說。共享單車誕生4年,其商業模式的獨立發展性尚未被證實,而今主要共享單車品牌皆依附於互聯網巨頭,這一行業仍在證明自身的合理性。

相較原來的拚補貼、打低價戰,漲價是眾多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品牌近來的策略之一。而幾乎每一次價格調整都要引來一番論戰:比如“共享單車比公交還貴,還騎不騎”、“共享充電寶租金漲8倍,電費也不敢收這麽高”等。

誠然,今年以來共享單車及共享充電寶價格漲幅明顯,但也不要忽視了這是在此前遠低於市場價的小基數基礎上漲起來的,共享經濟發展至今,價格合理回歸正是其健康化發展的表現。

以共享單車為例,此前近乎免費模式的不可持續性是社會共識。如今,行業“玩家”相對穩定,共享單車進入精細化運營階段,優化成本結構、提升效益是共同的追求。

但漲價能否讓共享單車扭虧為盈,給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更多益處,尚需時間驗證。

可作為參考的是,同屬共享經濟,曾不被看好的共享充電寶行業在悄悄“漲價”後,“三電一獸”(街電科技、小電科技、怪獸充電、來電科技)已宣布盈虧平衡,甚至開始賺錢。

目前,共享充電寶租金普遍漲至2~3元/小時,一些特殊場景漲至4~6元/小時。就此,市場有聲音質疑其漲價幅度的合理性。其實,這一點無需過度擔心。

就共享充電寶而言,雖然市場主要競爭者僅有四家,但共享充電寶的替代性強,廠家尚且擔心用戶黏性不足,漲價幅度必然在用戶可接受空間內,如若超出,其生存的危險也將大大增加。

對於共享單車而言,隨著“價格戰”時代多個品牌相繼倒下,用戶也應明白:免費或低價時代一去不複返,這一行業需要規範化發展,長期虧損必然難以持續,精細化運營需要回歸到商業的本質。

但有人可能會指出,同為共享經濟的網約車漲價時,用戶只能是被動接收的一方。這看法,實際低估了市場的力量。因為當漲價幅度超出用戶接受範圍,來自用戶的聲討就會對漲價方形成壓力,而潛在的競爭對手也會伺機而動,去搶奪市場蛋糕。去年滴滴出行就遭遇了美團計程車的狙擊。目前,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的集中度還不及網約車行業,用戶需求會催生出市場,擠壓用戶的選擇權就意味著主動放棄市場。

其實,共享單車的漲價也是小心翼翼的:一線城市先行試水、幅度逐步加大、盡量不影響騎行卡用戶……這也表明,共享單車企業在試探用戶的接受範圍,盡力維持著微妙的平衡。

因此,目前外界無需對共享經濟漲價過度敏感,更無需動輒以“壟斷”概言之。共享經濟的發展尚處在初期,仍在尋求生存與市場的平衡、試探的過程中,其商業模式證偽與證實的命脈,掌握在用戶手中,用戶“用腳投票”也足以牽製市場競爭者。

相較之下,難題擺在共享經濟經營者面前——目前留存的競爭主體不僅需要爭奪市場,努力盈利,還要修補此前不守規則的“玩家”給用戶帶來的信任減損,而如果一招不慎,用戶行為習慣和黏性尚未穩固,共享經濟的群眾基礎則將進一步動搖。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