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火星上的大氣去哪兒了?

文圖/鄭永春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之前的火星探測任務已經證明,火星曾經有過大規模的液態水, 這要求當時的火星有濃厚的二氧化碳大氣層,以實現保存液態水所需要的溫室效應。

但現在的火星只有十分稀薄的大氣層,歷史上曾經濃密的二氧化碳大氣層到哪裡去了呢?

馬文號火星探測器

科學家們在火星表面或一定深度都沒有發現充足的含碳礦物,這些證據否認了人們曾經的猜想——火星上曾經濃厚的二氧化碳被埋藏到地下。

那麼,會不會有一種可能:火星大氣逃逸、消散到太空中,可能是火星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馬文號(MAVEN)是火星大氣與揮發物演化探測器的英文縮寫,是世界上第一顆專門用於研究火星高層大氣的探測器。)就通過測量火星高層大氣與太陽和太陽風的相互作用,研究出了火星大氣的逃逸過程。

馬文號火星探測器概念圖

火星大氣的逃逸過程

原來,由於火星沒有全球性的磁場,太陽風可以直接抵達火星,將火星高層大氣中的帶電離子驅趕走。而我們所身處的地球,由於有磁場的保護,帶電的太陽風離子就無法直接抵達地球大氣層。這也致使太陽風離子對地球和火星上的大氣產生了不同的影響。馬文號測量了火星大氣中離子的總逃逸速率及其速率變化,探測結果發現,過去40億年中,火星大氣粒子逃逸對氣候變遷有巨大影響。

據探測,火星大氣的逃逸主要發生在三個區域:一是火星面向太陽風一側,該側火星大氣被太陽風電離後「吹」到火星陰面並逃逸出大氣層,佔大氣逃逸總量的75%;二是極區上空,佔火星大氣逃逸總量約25%;三是繞火星的延展雲層,僅佔火星大氣逃逸總量的很小一部分。

不僅僅是太陽風,不時出現的太陽風暴對火星大氣的影響更為顯著。尤其是在太陽系形成早期,太陽風暴出現的幾率更為頻繁。當太陽風暴擊中火星大氣層時,大氣逃逸速率將提高約10~20%。平均每秒約有100克的火星大氣被「吹走」,相當於兩個雞蛋的品質。

目前, 火星上仍殘存著稀薄的大氣層。而在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火星的自然環境與地球最為相似,是唯一經改造後適合人類長期居住的天體。科學界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火星是人類面臨重大災難時最有可能去的避險地。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