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新冠肺炎患者口述:我治愈了,你也可以!

每經記者:張虹蕾 陳晴 鄢銀嬋 每經編輯:湯輝

這是一組沉重的數字。

武漢封城23天,截至2月14日24時,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確診病例56873例,重症11053例,治愈8096例,死亡1523例,累計確診病例66492例。

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一個鮮活生命與疾病戰鬥的故事,他們是父母、是兒女、是兄弟姐妹,也是工人、學生、醫生護士。憑著對生的嚮往,有人用強大的意志硬逼著自己兩天兩夜不睡,只因為擔心睡過去就不再醒來,最後成功抵擋病毒的侵蝕;有人幾經拚搏卻不幸倒下,給這個世界留下無盡的遺憾和思念;而更多的人還在堅持,等待疫情散去,摘下口罩,沐浴在陽光裡暢快呼吸。

治愈,是希望,是動力,更是不遠處伸手可及的未來。

對於那些仍被病毒裹挾,被病痛壓住喘不上氣的人,沒有人比他們更渴望“生的希望”。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找到幾位治愈者,聽他們講述從發病到恢復,從不自知到心生恐懼再到坦然面對的心路歷程。希望通過他們的講述,能給予堅持者們更多信心,他們都說,面對病毒,意志和信心很要緊;我們也希望透過他們的故事,讓大家看到處於疫情中心的武漢,醫療秩序從初期的混亂到目前的井然有序。

一切都在變好,疫情終會過去。

從患病到治愈我用了20天 疫情過去了想去看演唱會

1月17日,我開始低燒,並且渾身酸痛。

1月21日,同濟醫院,人山人海,第一次看到醫生穿防護服。

1月29日,我被確診,床位緊張,未住院。

2月7日,終於松了一口氣。

口述者:肖梁,21歲

一切都很突然。

我是一名武漢本地的大學生,1月17日,我感覺渾身酸痛,當時可能已經發燒了,但我沒有量體溫。我很喜歡動漫,所以一直在語言學校學日語,那天也在語言學校上課,後來也問了班上其他同學,有不少同學在那天也有發燒,但他們後來都自行恢復了。

我家和語言學校都在華南海鮮市場附近,但我沒有去過華南海鮮市場,那時候新聞上關於新冠肺炎的報導特別少,我壓根沒往這方面想,隻覺得是普通的感冒,服用了感冒藥。

回憶起來,當時我錯過了最佳治療期,如果一早就有新冠肺炎的判斷,通過吃抗病毒藥很可能將病情扼殺在萌芽狀態。另外,感冒藥會在一定程度上讓身體感覺舒服點,反而掩蓋了真實病情。

直到1月21日,身體酸痛一直在持續,那天中午感覺特別不舒服,我給爸爸說了,他意識到出問題了,叫我趕緊回家,傍晚體溫測出來還是低燒,到晚上11點溫度也沒降下來,我們當機立斷馬上去了同濟醫院。

2020年2月3日,武漢市,同濟醫院外路過的市民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醫院裡人山人海,到處都是等待的病人,醫護人員都穿著厚厚的隔離服,氣氛比較壓抑。

在同濟排隊至少得好幾個小時,我決定去不遠處的武漢肺科醫院碰碰運氣,前一天它剛被納入定點發熱門診,所以人少很多,我順利掛上急診,做了CT檢查等,當時我的雙下肺感染、出現斑片狀影,肝功能和血常規都正常,但超敏C反應蛋白(CRP)略高,為6.3。因為病情不嚴重,我拿藥後就回家了。

後面兩天我開始咳嗽,感覺有痰卻咳不出,25號去醫院複查,發現感染已擴散至全肺,CRP飆升至39.76,醫生讓我先點滴4天,繼續吃口服藥物;第二天體溫就飆升到39℃,父母輾轉問了很多醫生朋友,都覺得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我也開始在家中隔離,待在房間基本不出來。

不過幸運的是,當晚我慢慢退燒了。27號我的情況被上報到社區,28號複查全肺感染好轉,專家組會診後給了我核酸試劑檢測資格,第二天結果為雙陽,正式確診。

那時醫院床位非常緊張,病人在不斷湧入,我的症狀已經有所好轉,醫生建議回家隔離治療。那段時間很煎熬,感覺日子過得很慢,咳嗽的時候肚子還一陣陣撕拉著疼。

2月1號複查,病灶僅在雙下肺殘留,咳嗽少了,CRP降至2,希望的陽光在一點點透進來。

4號複查,肺部繼續好轉,咳嗽沒有了。

5號和6號連續兩次的核酸檢測都為陰,我治愈了。

由於擔心病情反覆,7號我被送入賓館隔離觀察,每人一個單間,一日三餐有專人配送,種類比較豐富;工作人員每天會測量體溫,檢查身體狀況,一直持續到12號結束觀察期,我才回到家。

“送”走新冠肺炎,我也徹底松了一口氣,生活逐漸回歸正軌,每天都上語言直播課。

現在,我身體狀況比較好,體溫一直正常,食欲也不斷增強;不過在家裡只要出自己房間,我一定會戴上口罩,畢竟病毒有潛伏期,也沒明確我身上是否有了抗體。

等到疫情真正過去了,我希望能夠去市場裡吃一碗香噴噴的牛肉面,感受下久違的煙火氣,再去看一場演唱會吧。

和新冠肺炎戰鬥的20天,我希望向還未治愈的患者提供個人建議:

1.手不要碰眼睛、鼻子、嘴巴,勤洗手。

2.沒食欲也要逼著自己吃飯,只有吃飽了免疫系統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3.心平氣和,別對醫生護士發脾氣,他們在一線拿命去拚,我們需要對他們多一些理解。我在前線看到一個細節:醫生的隔離服品牌每隔幾天就會變,杜邦,穩健,3M,金佰利。一問才知道,都是社會捐贈的,醫院採購的早用完了,他們都是守護我們生命的英雄。

4.保持良好心態,我最難受的那幾天,一直抱著“我要活下來!再苦再難也要挺過來”的心情,看了一些比較勵志的動漫和影視作品,這是為了提醒自己別忘了我喜歡的人是誰,以及我選好的人生道路再難也要走下去。這些故事在我病情最重,最難受的時候陪伴我,鼓舞我,一定程度上幫助我戰勝了恐懼和死亡。

曾靠安眠藥才能入睡 希望社會能夠真正接納曾經的感染者

1月16日,我在黃陂醫院,肺部吸入性感染。

1月22日,開始發燒,肺部感染擴大。

1月25日,確診,轉至金銀潭醫院。

1月26日,呼吸困難,需要安眠藥入睡。

2月3日,治愈出院。

口述者:劉大成,63歲

我今年63歲了,農歷臘月二十二(1月16日)晚上因為一氧化碳中毒住進了黃陂醫院。當天我的CT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有感染,本身煤氣中毒一般不會引起肺部感染,但會導致免疫力低下容易受到細菌和病毒的攻擊。當時病房是兩人間,我住進去前已有一名病人,他是華南海鮮市場的搬運工,現在想來,可能是這個時候被感染了。

臘月二十八(1月22日)再次做CT檢查,發現感染面積進一步擴大,我被轉入感染科,這時候開始發燒,直到大年三十(1月24日)晚上才退。正月初一(1月25日)就確診了,然後轉至金銀潭醫院治療。

剛轉院的幾天非常難熬。我是重症患者,呼吸困難,整整三天沒有下床,再加上當時報紙、電視、手機信息都在說這個病,我內心有些緊張和害怕,最開始那幾天每晚我都找護士要一顆安眠藥才能入睡,每天睡3~4個小時就醒了,不知道那段時間是怎麽熬過來的。

我住的病房是三人間,床間距很遠,每個人都必須隨時佩戴口罩。在醫院治療期間,每天上午8點,主治醫生開始查房,詢問個人情況,上午點滴到下午兩三點,下午查房時再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晚上還有一次點滴,到11點左右入睡。

在醫院,每天的三餐供應都是很豐富的,早晨有包子、玉米、蔬菜等,每餐都有4~5個種類,一日三餐都是護士送到床邊。醫護人員真的是很細心在照顧我們,除了治療和飲食,他們也很關注我們的心情,總是給我們做思想工作,給我們加油打氣,提醒我們多吃飯才有力氣戰勝病毒。

不過每個患者的情況不一樣,年輕人和身體底子好的免疫力自然強,我年紀大一點,有高血壓和糖尿病,在治療過程中醫生也會考慮這個情況,在他們的悉心照料下,我的身體狀況一天天好轉。

住院期間我最大的感觸就是,醫護人員真的很不簡單。患者很多,他們非常忙,要保障我們的醫療和生活需求,他們經常6個小時不上廁所,不喝水、不吃飯,為了堅守崗位有時候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走路都是小跑。

一位照顧我的護士是安徽醫療隊的,她年紀很小,只有21歲,每天在完成高強度工作的同時還不忘開導我們,其實她的心理壓力更大,太不容易了。正是有他們,我覺得我一定可以被治愈,疫情總會過去。

2月3日,我的各項指標都符合出院標準,和我同病房的兩個病友後來也順利出院,我們都很開心。

回家後,我在家自我隔離,繼續按照醫囑服藥,飯量也增加了,上午在家走路鍛煉,中午小睡一會,下午看看電視,晚上盡量早一點休息,沒有不舒服的情況。

這兩天也想給醫院打電話,和主治醫生聊自己的情況,但我也知道接一個電話就浪費一個防護服,想想還是算了,很感激他和所有醫護人員。我也要感謝黨和政府,這麽大的一個病,所有治療費用和飲食都是免費的。

和那麽多還在與病毒戰鬥的人相比,我是幸運的,我也想和他們說三句話:一是要建立信心,相信醫生和護士都是專業的;二是不要考慮太多,有病就好好治病,想太多不利於身體恢復;三是一定要加強營養,在非常時間要堅持吃飯,才有和病毒對抗的底子。

現在疫情還沒有過去,希望疫情過去了能夠像以前一樣繼續上班。還有一點是,畢竟這個病是傳染病,痊愈之後害怕傳染給別人,有時候內心有點茫然。希望社會對於得過病的這些人,未來能夠多一些接納和理解。

每天照顧的患者去了ICU,醫療隊小丫頭們都哭了

1月22日,嗓子不舒服,有些發燒。

1月24日,CT顯示雙肺感染,醫院一床難求。

1月27日,呼吸困難,在武漢市第七醫院住院治療。

1月28日,退燒、身體逐步恢復。已三次核酸檢測陰性,若下一步CT檢查和其他情況良好,即可出院。

口述者:童明俊,53歲

我今年53歲,平時身體挺好,沒有什麽基礎病。這次感染新冠肺炎,回想起來,應該是因為我出門坐地鐵但沒有戴口罩。

1月22號,我感覺嗓子不舒服,還有些發燒。但因為我平常就有慢性咽炎,剛開始也沒太當回事。但是我一直高燒不退,最高燒到近40℃。

我的妻子是醫務工作者,雖然專業是婦產科方向,但對當時武漢的新冠肺炎疫情,她已經開始警覺。眼見我燒得這麽厲害,她覺得不對勁,勸我去醫院檢查。

1月24日我去醫院做了CT,結果顯示雙肺呈玻璃狀病變,但是核酸檢測結果顯示陰性。當時確診標準以核酸檢測結果為準,各大醫院更是一床難求,我跑了好幾家醫院,因為沒達到確診標準沒有一家醫院願意收治。

妻子很擔心我的病情,雖然核酸檢查結果是陰性,她認為我感染可能性非常大。那幾天她陪著我一起繼續求醫,期間我又做了兩次CT,總共三次CT結果顯示病變一次比一次嚴重。我自己也感覺身體狀況在變差,經常感覺缺氧、呼吸困難、說話吃力、走路也沒勁。

1月27日,武漢第七醫院的醫生看了我的片子後,認為我的病情發展太迅猛,再繼續下去很危險,決定收治我住院治療。住院後,我再次進行了核酸檢測,結果是陽性,我終於確診了。有可能是醫院治療有了效果,加上住院後醫生的鼓勵讓我心態轉好,我住院僅一天就開始退燒和恢復。

醫護人員悉心照料患者 圖片來源:童明俊提供

住院期間,醫務人員給我吸氧,還有打針消炎,以及各種藥物治療。還記得我服用的藥物中,有一種抗艾滋病藥物,我連續服用了一個星期。雖然那時候每天拉肚子,但缺氧等症狀慢慢緩解。

相比我的逐步恢復,我同病房的病友老王沒有那麽幸運。他剛住院時神志還算清醒,我們偶爾會聊聊天。當時他說,他才63歲,想活下去,他每天都和妻子、孩子通電話。但老王的狀況不太好,很快上了呼吸機和監護儀。

武漢第七醫院的部分醫護人員是來自河北的醫療支援隊,她們非常年輕,我看著像是一群90後甚至00後的小丫頭。小丫頭們年齡小,有的個子也很小,為了保障重症病人氧氣供應,她們經常用瘦小的身體搬運和人齊高的氧氣罐,非常重,他們辛苦極了。

老王病情危重後,整個人躺在床上動不了。醫護人員對他24小時監護、時刻留意狀況變化。讓我很感動的是,這些小丫頭對老王一直細心照顧,喂水餵食、端屎端尿都沒有怨言。

前幾天,老王病情加重轉去了ICU(重症加強護理病房)。換班回來後的小丫頭們發現老王不在病房,問王叔叔人呢?我告訴他們老王轉到了ICU,她們都哭了。好在我聽說老王在ICU的狀況也在慢慢變好。

因為我身體恢復得不錯,小丫頭們有時候喊我幫她們拍照,我也非常樂意。有小丫頭說,來武漢支援,自己是瞞著家人來的。她說自己有兩個願望:一是希望武漢的病人早點好;二是想早點回家,真的想家了。

童明俊給醫療隊“小丫頭”們拍的照片 圖片來源:童明俊提供

算起來我住院也半個多月了,除了說話久了容易咳嗽,目前感覺自己還不錯。而且,我最近三次核酸檢測結果都顯示陰性。醫生說,我還要再檢查一次CT,如果肺部情況比較好,就可以回家了。

我想回家了,也希望醫療支援隊的小丫頭們可以早點回家。

病毒讓我和妻子分隔兩地 希望一家三口能盡早重聚

1月15日,我發燒了,妻子在前一天發燒。

1月18日,高燒持續不退,輾轉兩個醫院排隊未等到床位。

1月24日,確診,轉至金銀潭醫院。

2月3日,治愈出院,妻子尚在治愈觀察期。

口述者:李曉亮,41歲

沒想到病毒離我這麽近。

我和妻子都被確診了,1月14日開始妻子發燒,當天我帶她去醫院檢查,第二天我也發燒了。

那時候我們都以為只是普通的感冒,每天去社區醫院打針,關於疫情的新聞還不多。打了4天的針,雖然每天都在加大用藥劑量,但燒一直沒退。

持續發燒讓我們不得不重視。18日晚上,我們去武漢第一醫院拍片檢查,醫生當時就建議住院,但是想住院的患者排起了長龍,我們排了幾個小時也沒排到。19日凌晨4點左右,我們又到了武漢中心醫院後湖院區,還是人山人海,沒有床位。

折騰一整晚床位沒排到,身心倍感煎熬。回家後我和妻子決定去稍偏遠一點的黃陂醫院碰碰運氣,那時黃陂醫院還不是定點發熱門診,床位沒那麽緊張。醫生檢查我的症狀比較嚴重,在一床難求的情況下安排我在感染科住院,當時真的長舒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很幸運。

住院後幾天裡一直持續高燒,體溫飆到39.5℃,只能用退燒藥降溫,藥性維持時間短,降下來了又會升上去,一天要用三四次,人也虛弱到沒法下床。

1月24日我被確診為陽性重症,當天被轉入金銀潭醫院治療,妻子症狀輕一些,仍留在黃陂醫院治療。

轉到金銀潭醫院後,我整整4天沒有下床,不能動,呼吸困難只能靠不停吸氧緩解。每天心情很焦慮、很擔心,胃口也差,基本只能吃得下早上的稀飯,幾天時間就瘦了十幾斤,大腿只有皮包骨,自己摸著都不敢相信。

回想最難熬的那幾天,真的是太感謝醫護人員了,她們一直在用心照顧我們,遺憾的是我現在都還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從第5天起,情況在慢慢好轉,胃口也在變好,護士也開始要求我每餐吃兩份飯增強抵抗力。退燒以後,醫護人員說我病情在慢慢控制,我安心了許多,不再焦慮了。

心情放鬆後身體恢復也加快了。2月2日,主治醫生說可以出院,但肝髒有一定損傷建議再觀察一段時間,第二天經專家評估建議我出院後居家隔離,因為醫院不斷有新病人入住,擔心有交叉感染風險。

2020年2月4日夜,武漢街頭樓宇的燈光打出了“武漢加油”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出院那天我在醫院門口都有些恍惚,感覺闖了一趟鬼門關。那天還有很多患者康復出院,讓我也更堅信戰勝病毒只是早晚的事。我妻子也痊愈了,還在黃陂醫院觀察隔離,她那天發了個朋友圈,跟親朋好友報平安。

目前,我在家自我隔離,每天正常一日三餐,體重也在逐漸恢復,和妻子通過電話溝通。

我知道還有很多人在醫院治療,我想跟他們說心情要放鬆,盡量多吃一點,要相信自己能夠戰勝病魔,不要把一切看得那麽可怕。我可以治愈,你們一樣也可以。

我上一次外出是1月12日,當時我和妻子去漢正街逛街,一切都很美好,但現在想起來似乎已經很遙遠了。1月19日,我的孩子被送去了外婆家,妻子還在醫院隔離,我們一家人很久沒見面了,現在我最大的願望是我們一家三口能早日團聚。

(以上肖梁、劉大成、李曉亮為化名)

----------------------------------------------------------------------

記者採訪過的患者,無一例外都對醫護人員心存感激。他們也許不曾見到醫護人員摘下口罩的面容,也不知道對方的姓名,甚至沒有來得及鄭重說一聲謝謝。

醫務人員給了患者生的希望,也作出了巨大的犧牲。據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曾益新介紹,截至2月11日24時,全國共報告醫務人員確診病例1716例,其中6人不幸去世。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科醫護人員定期抽血鑒別診斷,避免醫務人員出現無症狀感染後交叉傳播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科門口為患者測量體溫的醫護人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一位醫護人員手捧CT片快步走向急診科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科外救護車送來一位患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科忙碌的醫護人員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大北京校友會捐贈的醫院物資已經到達中南醫院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醫護人員推著從發熱門診轉過來的患者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2020年2月3日,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科醫生防護罩上的水蒸氣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每日經濟新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