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數字經濟成為拉動經濟增長重要引擎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2020年再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的“數字經濟”,如今對普通人來說是熟悉而親切的。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按照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首席科學家王恩東的說法,“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從線下搬到了線上”,從早上醒來第一眼去查看疫情數據、查看同乘同航是否有確診,到網課輔導、在線問診、生鮮快遞。從遠程打卡、線上招聘、線上會議到文檔協同、工作提交。從線下到線上,社會的數字進化全面加速。

影響更深遠的是社會服務、社會治理的數字化和智能製造的提速升級。健康碼、通信大數據行程卡等有效服務於疫情防控和複產復工;而如果沒有工業生產的智能化改造,疫情期間的投產交付幾無可能。

看得見的是數字化服務,看不見的是數字化基礎設施,在保障民生的同時,數字經濟正在成為拉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產業升級的“智能加速器”

“本次疫情凸顯了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帶動作用,例如釘釘上發起在線會議的數量單日突破2000萬場、超1億人次。未來一段時期,數字經濟將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一個重要引擎,各行業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步伐將大大加快。”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院長徐曉蘭表示,因此,她建議“我國亟需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經濟是“坐在”5G、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上壯大起來的,這一點毋庸置疑。但它並不是平地起高樓的新模式,也是不脫離與之相對的傳統經濟而單獨存在。實際上,給新技術找應用場景,給傳統產業找技術升級,是貫穿數字經濟成長的一體兩面。清華大學教授朱恆源教授指出:傳統產業體系在創新技術的賦能之下,將躍升到更加先進的軌道上運行。

數字經濟是產業升級的賦能者,王恩東以浪潮智能工廠為例:整個生產製造過程彈性、透明、可追溯,智能技術貫穿生產製造的全周期,實現同樣的產能,用工數量下降50%,生產效率提高3倍,訂單交付周期從18天縮短到5至7天。

另一方面,“創新技術發明以後,往往需要大規模市場需求的培養和孵化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實現社會普及。中國擁有全球規模最龐大、層次最豐富的消費市場,將為智能科技的產業化提供最豐厚的培育土壤。”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說。

網絡安全需要更強保護

“隨著更多會議,網絡課程甚至國際交往都在線上展開,網絡安全的問題越來越多,出現漏洞的後果也越來越嚴重。”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坦言。在全社會、全行業數字化提速的背景下,安不安全是必須回答的問題,全國政協委員、360董事長周鴻禕表示:網絡空間與物理空間進一步連通和融合,網絡安全不再隻影響虛擬空間,而是擴展到了現實世界,對國家安全、社會安全、人身安全都有著重大影響。

楊元慶以5G發展為例:5G引入的網絡功能虛擬化、網絡切片、邊緣計算、網絡能力開放等關鍵技術,對數據保護、安全防護和運營部署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一定程度上帶來了新的安全風險。而隨著5G商用化的逐步落地,大量垂直行業服務將包含大量的數據,一旦洩露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為此,他建議,積極探索各類數字技術的典型應用場景面臨的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問題,並利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加強安全保護。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標準來保障行業的快速發展、威懾不法分子。倡導行業、企業自律,采取更多有效手段保障數字時代的網絡安全。

“新基建”將進一步築牢數字經濟底座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新基建”一詞,也給這個近期最熱詞再添一把火。“傳統製造業挑戰大,企業要採用新的生產模式;經濟下行壓力大,消費要尋求新的空間;城市治理挑戰多,治理需要精細化,微粒化……這些現實問題需要數字化來‘破題’。”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劉松表示,而新基建的發展機遇在於未來十年整個數字基礎設施的集中安裝,它不是簡單構建一張網,而是數字化、智能化對於經濟社會的整體提升。

“新基建已成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基石、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全球各主要經濟體斥巨資於此。”徐曉蘭說,5G賦能交通,使智能網聯汽車、自動駕駛汽車成為可能,車聯網也將成為5G技術最主要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賦能機器,誕生了工業機器人、無人系統等產品;工業互聯網賦能產業,通過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的全面連接,實現工業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數據中心賦能雲計算、邊緣計算,使萬物互聯成為了可能。

“國民經濟的數字化轉型已成為大勢所趨,而‘新基建’的到來更是加速了這一進程,同時也迫使企業開始轉型。”全國人大代表、蘇寧集團董事長張近東表示,“新基建”是數字經濟的內核,將為數字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