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給孩子的天堂,也許是一片荒涼!

上周,我帶妙樂去體育館上乒乓球課。館裡大班的孩子們在打分組對抗,半個館20多張檯子小球紛飛,很是壯觀。家長們坐在牆邊的長椅上。

不多會兒,在嘈雜的環境中,我清晰地聽到了一個很刺耳的聲音:「X你媽!你打的什麼球?沒有一個好球!X你媽!他比你小那麼多,你還打不過他?!」

天吶!是有流氓混進體育館了嗎?我驚得下巴差點兒掉地上,趕緊轉頭看是怎麼回事。

原來一個爸爸正指著自己的女兒痛罵。那爸爸也算相貌堂堂,一副知識分子的模樣,誰能想到滿嘴的爐灰渣子,噴的還是自己的女兒。那女孩上小學四五年級的樣子,低著頭,面無表情,直直地盯著自己手裡的球拍。

在館裡,我經常會看見那個女孩,黑瘦,扎著馬尾,額頭的齊瀏海很長,幾乎把眼睛都遮住了,很少見她笑,打球的時候更是緊皺著眉。幾乎每次都是她爸爸來送她打球。水瓶、優酪乳、毛巾、球鞋樣樣準備齊全,來去都是爸爸背著書包。按照他的話說:「你隻管把學習弄好,把球給我打好,別的你都別管。」可就是這樣的爸爸,為什麼能將那麼髒的字眼對著女兒脫口而出?!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話的出處《增廣賢文》本是明代兒童啟蒙讀物,放在這裡啟發、教導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卻是最好不過。一句同情理解的話,就能給孩子很大安慰,即使處於寒冷的冬季也能感受到溫暖;而一句傷人心霏的話,猶如一把利劍,刺傷他們的幼小的心,即使在炎熱的夏季也感到陣陣的寒意,甚至伴隨一生。

很多爸媽覺得,我供孩子好吃好喝,給孩子好的教育,就是愛孩子,對孩子負責,給了孩子一個天堂。

殊不知,這無形的語言暴力的殺傷力並不弱於體罰、惡意虐待,甚至更甚。你給的天堂,在語言暴力的陰影下,其實是一片荒涼。

你也有爸媽覺得上面那個爐灰渣子爸爸是極少數異類,大部分的爸媽是不會那樣的。果真如此嗎?

就在我跟朋友吐槽完這件事之後,她跟我說她也遇到這麼一位。她帶上二年級的孩子去外面上數學課,課間,當著教室裡所有孩子和家長的面兒,一個媽媽對兒子大聲呵斥:「你是豬嗎?這樣的題都能做錯?豬都比你聰明!」

孩子寫滿囧字的臉漲得通紅,隻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上這個數學班不便宜,一年一萬多,媽媽肯定是望子成龍期望兒子一飛衝天,可殊不知,就是她自己的這些話,別說一飛衝天,不把兒子打進十八層地獄就算萬幸了。

很多人不以為然,不就是說兩句嗎,我們哪個打小沒被罵過,不也都好好長大了嗎?可沒有人能看得見,從小從這些最親近的人嘴裡拋出的這些最難聽的字眼,正在慢慢地鐫刻進他們的骨骼裡,流進他們的血液裡。

全球兒童安全組織safe kids的一組海報讓人觸目驚心——

你腦子讓豬吃了嗎?考成這樣還有臉回家?

天天毛手毛腳,你上輩子是闖禍精啊?家裡有你真倒大霉了!

沒見過這麼髒的孩子,你是從垃圾堆裡撿出來的?

對孩子的語言暴力,不僅僅是大聲的謾罵——

「你怎麼那麼笨!」

「快點兒,比烏龜還慢!」

「哭什麼哭?再哭不要你了!」

「跟你說多少遍記不住,你是豬嗎?」

「在幼稚園吃的什麼你都不知道?你傻啊!」

「別吃手,再吃細菌跑肚子裡,吃死你!」

「你看看別人家孩子,再看看你!真丟臉!」

「除了吃你還會乾什麼?」

「我怎麼生了你這麼個沒用的東西!」

……

上面這些話,是不是聽著很耳熟?試著重複一遍,是不是說的也挺順嘴?

這些蔑視、嘲笑,侮辱歧視性的語言,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少見。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自己只是順嘴一說,自己並未在意,孩子也不會在意。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一語中的:「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但我們的語言確實常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我們做個實驗,如果有人把上面的任何一句話,對著你說一遍,你會作何感受?你定會覺得自尊心大大受損,顏面無存,就算不大打出手,也會怒懟回去吧?

可是,孩子呢?孩子不會,也不敢!因為,他們是孩子,是弱小無助的孩子。如果最親近的爸媽如此對待他們,他們別無選擇,只能忍,只能受!久而久之,這對孩子的影響勢必是毀滅性的。

有些孩子,可能會將爸媽的嘲笑、謾罵轉化為一種心理暗示,認為自己就是笨的人,就是傻,就是懶,一無是處,沒人喜歡……這種自我否定、懷疑、消極的情緒,會讓孩子成長為自卑、低自尊、低價值感的人;而有些孩子,這些話語會長期積壓在他們心中,讓他們將來也成長為語言暴力的使用者,甚至觸發某個爆發點,會變得更加惡劣。

網上有一個《語言暴力造成多大的傷害》的教育短片,講述的是6名看守所少年犯的故事。

每個孩子都講述了自己的被父母辱罵的語句:「就知道吃」、「丟人」、「是人都比你強!」、「豬腦子」、「廢物」、「怎麼不去死?」

而就是這些話語最終變成了他們犯罪的武器。

有的人說了,難道孩子做不好事情,犯了錯,我還不能說他批評他了?

其實,更多時候,爸媽的批評和指責中往往暗含著對孩子的期待,也間接表達了自己未被滿足的需要。

我們說孩子笨,其實是希望他能多動動腦子,更聰明;

我們說孩子傻,其實是希望他能懂得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我們說孩子臟,其實是希望他能健康平安,討人喜歡。

但是,我們就不能好好說話嗎?不能正向地表達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嗎?非要諷刺挖苦?非要連損帶罵?

可能我們自己也是從小經受過不同程度的語言暴力。想想,哪個人小時候沒被爸媽罵過,挖苦過?人善於模仿和學習,但人更善於自省和改造。

每次妙樂穿反衣服、做錯題、寫錯字,那個「笨」字就在我嘴邊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我自己小時候爸爸給我講題時情急之下將「笨」脫口而出的情景。

於是,每每遇到這種情況——

第一步,不管怎樣,不論要說什麼,我都會先讓自己把說話的音調降下來。這是個百試不爽的妙招,每次聽到自己輕聲細語,原本滿腔的怒火就會熄掉一半。如果開始練獅吼功,反而會越吼越氣,越吼越凶。

第二步,讚揚、肯定孩子現有的成績:

「能自己穿衣服了,真棒!」

「可以做兩位數加減法了,好厲害!」

「字寫得比以前工整多了!」

在這個過程中,我通常都會發現,雖然孩子做的不夠好,但是比對她之前真的是有進步!

第三步,直接說出我的期望:

「如果你穿衣服之前不那麼著急,仔細看一下,喏,就不會穿反嘍!」

「太可惜了,就差這一道題,就全對了。不是不會做,就是粗心了一點,以後再細心一些好不好?」

「這個字你之前練的比較少,所以就記不住,以後生字多寫一寫,就不會忘記了,你想忘都忘不了呢!」

曾經,妙樂過5歲生日的時候,我以一本書名為她許願:「隻願你曾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現在,我也想請每一個爸媽為天下所有的孩子祈禱:「願我們的孩子都會被這世界溫柔相待!」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