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二十四節氣詩畫:那麼美,卻匆匆走過

賞析古典詩文,聆聽先賢心聲,感受如畫意境!古詩文賞析,與你一起感受中文之美!

本文來源於:古詩文賞析gswsx.cn

播放GIF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人通過觀察太陽周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在國際天氣界,它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春秋待序,以生生不息。今日,我們便借著一套唯美的節氣插畫和詩詞,一起安靜下來,感知天地時節,重拾二十四節氣之美。


立春

立春是二十四節氣之首,從天文學上說,這是太陽到達黃經315度時的時空。「陽和起蟄,品物皆春。」太陽沿周天劃過,到此之際算是有了決定性的轉折。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唐 羅隱

一二三四五六七,

萬木生芽是今日。

遠天歸雁拂雲飛,

近水遊魚迸冰出。


雨水

春天的本質之一乃是木性或木行,木行要完成生髮的職能必須有水,故立春之後,水行以雨水的節氣方式呈現,為春天加持壯行。

《春雨》

唐 李商隱

悵臥新春白袷衣,白門寥落意多違。

紅樓隔雨相望冷,珠箔飄燈獨自歸。

遠路應悲春畹晚,殘宵猶得夢依稀。

玉璫緘劄何由達,萬裡雲羅一雁飛。

驚蟄

驚蟄就像運動場上啟動某項比賽的打令槍一樣。一槍打響,那些還在冬眠狀態蟄伏得太久以至昏昏沉沉的昆蟲走獸們都驚醒過來,它們聽令而努力生長壯大。

《田家》

宋 梅堯臣

昨夜春雷作,荷鋤理南陂。

杏花將及候,農事不可遲。

蠶女應自念,牧童仍我隨。

田中逢老父,荷杖獨熙熙。


春分

春分日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南北半球晝夜相等。春分,中國人又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對北半球的很多人來說,春分意味著真正的春天。

《春分與諸公同宴呈陸三十四郎中》

唐 武元衡

南國宴佳賓,交情老倍親。

月慚紅燭淚,花笑白頭人。

寶瑟常余怨,瓊枝不讓春。

更聞歌子夜,逃李艷妝新。


清明

清明是大地回春、生機盎然的時候,人的心情也會舒展起來。此時掃墓祭祖,「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祭掃活動既能體現對家庭的尊崇,又能表達對祖先的感恩。

《臨安春雨初霽》

宋 陸遊

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閑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穀雨

古代有「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之說,民間的解釋是倉頡造字不要上天的獎勵,只求老天讓人民五穀豐登,故天雨穀粒,給人間下了一場穀子雨。

《題伍彬屋壁》

唐 廖融

圓塘綠水準,魚躍紫蒓生。

要路貧無力,深村老退耕。

犢隨原草遠,蛙傍塹籬鳴。

撥棹茶川去,初逢穀雨晴。


立夏

中國先民對夏的理解是一個空間意義,夏字的本義是「面向南方」。古人觀念以南為生,以北為死;以南為陽,以北為陰;以南為前,以北為後。即正南方是中國人的基準方向。

《客中初夏》

宋 司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

南山當戶轉分明。

更無柳絮因風起,

惟有葵花向日傾。

小滿

對先民來說,在小滿節氣裡迎來「麥秋至」有重大的意義。品嚐到新麥意味著身體獲得了新一年的能量,得到了新生之加持。

《歸田園四時樂春夏二首·其二》

宋 歐陽修

南風原頭吹百草,草木叢深茅舍小。

麥穗初齊稚子嬌,桑葉正肥殘食飽。

老翁但喜歲年熟,餉婦安知時節好。

野堂梨密啼晚鶯,海石榴紅囀山鳥。

田家此樂知者誰,我獨知之歸不早。

乞身當及強健時,顧我蹉跎已衰老。

芒種

芒種節氣催生了一種農民身份,麥客,即流動的替別人割麥子的人。他們像候鳥一樣遷徙遊走,一路收一路走,等麥客走到自家門前,自家的麥子也熟了。

《時雨》

宋 陸遊

時雨及芒種,四野皆插秧。

家家麥飯美,處處菱歌長。

夏至

在東西方文明的歷史上,夏至都是最早確定的時間或節氣之一。對熱的感受方面,東西方人是一致的,人們觀察到,夏天熱得狗都吐出了舌頭,三伏天的英文即是「dog days」。

《和夢得夏至憶蘇州呈盧賓客》

唐 白居易

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筳。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水國多台榭,關風尚管弦。

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

交印君相次,褰帷我在前。

此鄉俱老矣,東望共依然。

洛下麥秋月,江南梅雨天。

齊雲樓上事,已上十三年。

小暑

夏至之後的幾十天,就被先民形象地稱為「暑」。暑字,從日者聲。日者,此時大地上的萬事萬物,包括人在內,都是日者,都是為太陽照耀的人。

《喜夏》

龐鑄

小暑不足畏,深居如退藏。

青奴被薦枕,黃奶亦升堂。

鳥語竹陰密,雨聲荷葉香。

晚涼無一事,步屧到西廂。

大暑

大暑一般是處在三伏裡的中伏階段,就是現代人常說的「桑拿」天。在古代,「伏日」也是伏避盛暑、祈祭清爽的祭日,伏日祭祀極為盛大。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裡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立秋

「秋」字由禾與火組成,表示禾穀成熟的意思,立秋也就意味著禾穀開始成熟,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

《立秋前一日覽鏡》

唐 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

唯將滿鬢雪,明日對秋風。

處暑

處暑之後,秋意漸濃,是人們暢遊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雲彩疏散自如,不像夏天的濃雲成塊,民間因此有「七月八月看巧雲」之說,即「出遊迎秋」。

《早秋曲江感懷》

唐 白居易

離離暑雲散,裊裊涼風起。

池上秋又來,荷花關成子。

白露

因為白露節氣,有人以為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我們今天已經很難理解秋白是來源於白露,還是白露得名於秋之色白。

《月夜憶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秋分

古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為四季的開始,秋分日居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意味著隱居、避讓,意味著獨立不懼,遁世無悶。

《秋詞二首·其一》

唐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宵。

寒露

寒露時節中,有一個節日,就是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九」在易經中是陽數,九月初九正好是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所以又稱「重陽」或者「重九」。

《與胡興安夜別》

南朝梁 何遜

居人行轉軾,客子暫維舟。

念此一筳笑,分為兩地愁。

露濕寒塘草,月映清淮流。

方抱新離恨,獨守故國秋。

霜降

霜降日有一種鮮為人知的風俗。在這一天,各地的教場演武廳例有隆重的收兵儀式。按古俗,每年立春為開兵之日,霜降是收兵之期。

《村夜》

唐 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

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前門望野田,

月明蕎麥花如雪。

立冬

冬的本義是終結,是先民繫繩記事的繩結。會針線活兒的人在線兩端都打上結,即是冬的形象。但它後來借用,指一年的最後一個季節。

《古詩十九首之孟冬寒氣至》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懍?

愁多知夜長,仰觀眾星列。

三五明月滿,四五蟾兔缺。

客從遠方來,遺我一書劄。

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

置書懷袖中,三歲字不滅。

一心抱區區,懼君不識察。

小雪

小雪意味著氣溫持續走低,不僅地面上的露珠變成了霜,而且天空中的降雨也變成了雪花。

《小雪》

唐 戴叔倫

花雪隨風不厭看,

更多還肯失林巒。

愁人正在書窗下,

一片飛來一片寒。

大雪

人類在大雪面前變成了風雅之士,無數人的手和心靈感受過大雪。只見天地之間白茫茫的一片,雪花紛紛揚揚地從天上飄落下來,四周像拉起了白色的帳篷,大地立刻變得銀裝素裹。

《問劉十九》

唐 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冬至

調時定時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類的本領。立人身為尺度,立竿見影,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最長的日子即是冬至。

《冬至夜思家》

唐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小寒

小寒是春天前的嚴寒,是黎明前的黑暗。它是艱難的,也是躁動不已的。慾望、力量、才華、正義在這裡屯聚,終有噴薄而出的時候。

《山園小梅》

宋 林逋

眾芳搖落獨暄妍,佔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樽。

大寒

在大寒的日子,天地間經歷了漫長的封凍,有心人已經聽見了震動的消息。無論天上的雷震、地震、社會動蕩,都在釋放大量能量的同時,給予時空新生的機會。

《苦寒吟》

唐 孟郊

天色寒春蒼,北風叫枯桑。

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敲石不得火,壯陰正寺陽。

調苦竟何言,凍吟成此章。

投稿、合作,請聯繫QQ 917293188(微信同號)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