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腦癱康復訓練根據小兒運動發育順序,有步驟進行

訓練時要按照小兒的運動發育順序,如從頭部的控制到翻身、坐起、爬行、站立、行走等順序先後訓練,有步驟的進行康復訓練。

1、腦癱康復之頭部控制訓練

(1)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於患兒的左側或右側。一手由下向上拍患兒前額,另一手由頭向尾刷患兒背部(脊柱伸展可促進頭抬)。

(2)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於患兒的後面。用手扶住患兒雙肩,使患兒俯臥位到前臂支撐,再同時向下壓。

(3)患兒俯臥位。治療師位於患兒的前方。控制患兒的雙手,患兒的手應外旋,把患兒的軀乾舉起。

(4)患兒仰臥位。治療師位於患兒的左側或右側。一手抓住患兒的右手,將其拉起。

(5)患兒仰臥位。治療師位於患兒的前面。抓住患兒雙手放在他自己的膝蓋上,坐起。

2、腦癱康復之翻身訓練

(1)由下肢帶動翻身訓練。患兒仰臥,四肢自然放鬆。訓練人員位於患兒雙腳下方,雙手交叉,握住患兒的雙踝關節,輔助患兒用雙下肢帶動身體轉為側臥位,並同時說:「翻身」;患兒俯臥,雙上肢伸向頭的前方,訓練人員雙手握住患兒雙踝關節,輔助患兒用雙下肢帶動身體轉為仰臥位,並同時說:「翻身」。

(2)由上肢帶動翻身訓練。患兒仰臥位,四肢自然放鬆。訓練人員位於患兒頭頂上方,誘使頭轉向要翻轉的一側。雙手分別握住患兒腕關節和肩部,輔助患兒用上肢帶動其身體轉為側臥位或俯臥位,並同時說:「翻身」。

(3)用玩具吸引翻身訓練。患兒仰臥。訓練人員用顏色鮮艷、可發聲或發光的玩具吸引患兒轉頭、伸手抓玩具,誘導其翻身。同時說:「轉頭,伸手抓,翻身」。

3、腦癱康復之坐起訓練

在腦癱小兒生長髮育過程中,從俯臥位轉換為坐位在過程需要較好的上肢及肩胛帶負重的控制,為獲得良好坐位做備。

(1)患兒坐於大球上,治療師位於患兒前方或後方。控制患兒的雙肩(骨盆、膝、足),左右、前後移動,促通坐位的矯正反應及坐位軀乾的控制的發育。

(2)患兒用手抓足,半盤坐。治療師位於患兒身後,輕輕搖動患兒的兩側臂部,使之產生緊張。然後用一隻手向前推患兒軀乾,使之迴旋。

(3)患兒伸腿坐於球上,治療師跪在患兒的前方,雙方扶持患兒下肢,向患兒前方拉球,誘導患兒出現重心前移,軀乾後傾,患兒繼而出現軀乾的伸展,可促通軀乾的充分伸展,控制軀乾的過度前傾。

(4)令患兒俯臥在滾筒上,雙手交替支撐,做向前向後爬行的動作,增加肩胛帶的自主控制,提高上肢的穩定性及分享動作。

(5)治療師一側下肢伸展,另一側下肢膝關節屈曲,患兒坐於治療師伸展側的下肢上,兩下肢放於屈曲側的下肢上,患兒兩膝屈曲,這種臀低足高的體位可以抑製角弓反張。治療師兩手扶持患兒兩肩,將肩向下方按壓,出現頭部與肩的分離後,繼續從肩部開始向下方進行有節奏的按壓,增強軀乾的控制能力。

4、腦癱康復之爬行訓練

(1)兩手支撐的完成。兩肘支撐和抬頭是兩手支撐的前提。兩手支撐,胸離床,頸椎和腰椎進一步伸展,重心向後移至腹部是腹爬的前提。

(2)四爬位的實現。用兩手和兩膝將身體支起,重心進一步向後移至膝部,並可用一側上肢支撐上半身體重,用另一側下肢支持上半身體重,這是解放一側上肢或下肢實現前進運動的前提。

(3)立直和平衡反射的進一步完善。迷路立直、視性立直、軀乾立直是四爬位的前提,平衡反射是重心移動(前後左右)維持四爬位平衡的前提,如無這兩個前提,即使能用手膝位起立,也不能實現爬行運動。

(4)從腹爬位到四爬位再到腹爬位姿勢變化的能力。對於姿勢變化的調節對靈活爬行是很重要的,一個會爬的兒童可隨意進行四爬、腹爬或高爬。

(5)四肢互動運動模式的完成。規範的爬行運動必須是一側上肢和對側下肢同時伸屈,兩側互動進行,這是在系統發生過程中形成的固定模式,該模式發育不完善,爬行也就不能完善。

(6)側臥位單肘支撐的完成。側臥位是身體接地面積減少,而單肘支撐下半身體重時,接地面積進一步減少,這需要有完善的平衡功能才能完成。這種姿勢如能完成,說明平衡功能已發育成熟,是四爬運動即將開始的重要標誌。

5、腦癱康復之站立訓練

我們從臨床實踐中總結了小兒腦癱的九大站立訓練步驟如下:

(1)、單膝立位訓練;

(2)、雙膝立位訓練;

(3)、單、雙膝立位轉換訓練;

(4)、扶站訓練;

(5)、姿勢轉換訓練;

(6)、立位姿勢控制訓練;

(7)、骨盆控制訓練;

(8)、從坐位到立位轉換的訓練;

(9)、從立位到坐位的轉換訓練。

6、腦癱康復之行走訓練

(1)對於那些屬於偏癱型的腦癱患兒來說,如果他的患側肌張力較高,在行走時,家長可以用手牽住他的患手,那麼,一方面可被動地使他患側上肢得到充分伸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在行走中,患側上肢肌張力的增高。

反之,患側肌張力較低或接近正常時,我們牽拉患兒的健手行走時要比牽拉患手行走有益行多。因為,患兒的患側在行走中,可逐步學會一正常的行走姿態。如:在邁步時,體於的旋轉,向前擺動手臂等。

(2)患兒在步行時,家長需站在患兒前方,用雙手牽住他的雙手(注意保持患兒雙肘關節伸直)輔助他慢慢地把雙腳放平後再走。若患兒已有了一定的的行走能力,我們也可以讓他雙手藉助一手推車椅子等較穩固的物件行走。扶手的高度應以患兒體乾略微前傾,雙肘伸直為準。

(3)若患兒站立姿式呈膝關節過伸展位,家長輔助患兒行走的方法與上述方法類似,只是家長雙手藉助或其它物件扶手的高度應略微低一些,以便患兒在行走時,髖關節、膝關節能維持一較小的屈曲位。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