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守街亭如果讓他去,張郃和他的五萬大軍未必能取勝

幼常失街亭千古恨,威公守街亭未可知。公元228年,馬謖立下軍令狀守街亭,結果丟失街亭,自己也被梟首示眾。那麽面對曹魏張郃的五萬大軍,蜀漢還有大將能守得主街亭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個人就是長史楊儀。下面根據《三國演義》和《三國志》中相關內容,結合自己的見解,簡要分析如下。

薑維和魏延防守街亭搓搓有余,因薑維新歸附蜀漢,魏延腦後長有反骨,因此諸葛亮並沒有考慮這兩位防守乾系重大的街亭,而是“熟讀兵書”的馬謖。馬謖為諸葛亮入伍,常常和諸葛亮的妙計不謀而合,甚得其器重。諸葛亮忽略了參謀和軍中主帥是有很大區別的,參謀隻管出謀劃策就行了,而主帥的要求比參謀高多了,必須有豐富的作戰經驗,快速的應變能力,統籌考慮戰場形勢的能力。

馬謖“紙上談兵”,街亭是其第一次獨自領兵作戰,缺乏實踐經驗,還沒有聽從副將王平的合理建議,於高山上安營扎寨。王平將馬謖的安營扎寨圖本送到大營,諸葛亮拆而視之,大呼:“幼常無知,坑陷吾軍矣!如果張郃截斷水源,包圍山寨,街亭必丟。”

此時長史楊儀自告奮勇,願意替換馬謖,擔當守衛街亭的重任。諸葛亮並未懷疑楊儀的能力,而是將“安營之法”細細和楊儀核對。楊儀正要前去街亭,就有探馬來報,街亭、列柳城都丟了。《三國演義》中有雲:

長史楊儀進曰:“某雖不才,願替馬幼常回。”孔明將安營之法,一一吩咐與楊儀。正待要行,忽報馬到來,說街亭、列柳城盡皆失了。

有人對楊儀持有懷疑態度,說長史楊儀和入伍馬謖都是諸葛亮的參謀,實際作戰經驗很少,即使楊儀替換馬謖去守街亭,也是“紙上談兵”的角色,還是擋不住身經百戰的張郃五萬大軍。其實,楊儀和馬謖並不一樣,有下列三個原因。

首先,楊儀具體落實諸葛亮的各項軍事部署,辦事乾淨利落,證明其才乾非凡。楊儀,字威公,曾為荊州刺史傅群的主簿,後投奔關羽,並經其介紹入川輔佐劉備。劉備死後,諸葛亮提拔楊儀為長史,加綏軍將軍。

諸葛亮的各項重大軍事行動,都有楊儀的影子,楊儀輔助他制定規劃,籌措糧草,做事乾淨利索。諸葛亮的好多軍事行動,都是楊儀落實執行的。反觀馬謖,偶爾提出奇謀,博人眼球,如討伐南蠻時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其次,楊儀能除掉久經戰陣的蜀漢大將魏延,證明其殺伐果斷。楊儀和魏延素有矛盾,諸葛亮在世時,尚可壓製。諸葛亮病逝後,兩人互相攻擊,都稱對方謀反,令後主劉禪不知誰才是真正的反賊。這裡不論誰是忠臣,誰是反賊。

魏延於荊州跟隨劉備,戰功頗多,不次於五虎上將,是一員名副其實的老將。最終楊儀除掉了魏延,並滅其三族,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足以證明楊儀殺伐果斷。《三國志》中記載:

儀遣馬岱追斬之,致首於儀,儀起自踏之,曰:“庸奴!複能作惡不?”遂夷延三族。

最後,楊儀在諸葛亮病逝後,接掌大軍,安全護送諸葛亮的靈柩回到成都,證明其能力不凡。諸葛亮五丈原病逝前,將蜀漢大軍軍權交給了長史楊儀,看出了諸葛亮對楊儀能力的充分肯定。楊儀不負眾望,按照諸葛亮的遺計,徐徐撤退,安全將大軍和諸葛亮的靈柩帶回成都,交到劉禪的手裡。

當時的難度是很大的,前有魏延燒斷棧道攔截,後有“塚虎”司馬懿騎兵追殺。雖說有諸葛亮的遺計,也得看執行者的能力。如果執行者能力有限,一手好牌也有可能輸的,何況這時的情況不容樂觀。《三國演義》中有雲:

楊儀等扶孔明靈柩到成都,後主引文武官僚盡皆掛孝,出城二十裡迎接。

歷史終究沒有給以楊儀守街亭的機會,也無法假設。不過楊儀能夠在諸葛亮去世的情況下,臨危不亂,井然有序地將蜀漢大軍和諸葛亮靈柩帶回成都,證明其有大將之才。那麽,他守衛易守難攻的街亭,即使面對張郃五萬大軍,還是有很大幾率守住的。

再說,守街亭只是為大軍爭取時間而已,又不是長久固守街亭。楊儀只要堅守到諸葛亮大軍到來,就是成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