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互聯網人創業,一定需要研發嗎?

大家好,我是Kevin。這是2020年第112篇原創

加入“Kevin和他的產品朋友交流群”,開啟職場進階之旅!

前段時間,有個準備突入在互聯網方向創業的朋友找到了我,谘詢了我系列互聯網創業在產品設計、研發投入的問題。

比如涉及到門戶網站、微信小程序的研發難點、成本、時間周期長短等。

我給他的答案是:做互聯網創業,研發不是必須。

99%的產品經理出身創業者有個壞習慣,踏入創業後總是要離不開自家的“軟體產品”。於是招募開發人員投入到研發。

甚至前期明明知道研發的投入沒有盈利、收入,但還是要提前布局好產品研發的計劃,和互聯網式並行。

產品經理跳出圈子研發思維去思考一個問題,對於一個創業公司最重要的是什麽?

答案:是商業模式的正向可持續性。

正向意味著:賺錢、或有價值

可持續性:不是今天有,明天就沒,能夠在預計估算內持續。

投入研發,無底洞

我告訴這位打算投入互聯網創業朋友,如果他們連商業模式都沒有想清楚或得到數據認證情況下,該時期的研發等於深入無底洞,未來的需求可能會一改再改,研發時間一拖再拖,成本也越來越高。

團隊更應該聚焦在最低成本商業模式,減少成本和精力在其他分支投入。

研發投入後所上線的產品,自然需要對應運營人員、客服、市場、銷售上的支持。伴隨著產品的商業模式探索期,產品不賺錢,研發團隊隨時面臨”危機”。

因此無底洞的源頭,就來於此。

有的產品不是研發的產品

市面上有大量的第三方類工具,覆蓋到電商、社交、直播等形態,所以在早期即使沒有自研,仍然可以用第三方工具滿足自己系統使用需求,為客戶提供服務。

提供服務的入口即可,而不要聚焦業務的承載方是誰提供。

如今許多人說,這是流量為王的時代。

但我認為這裡的“流量”指的是聚焦了有用戶群體統一需求的能力。而不是有無價值的聚集。

許多互聯網產品的前身,其實在剛開始甚至是到達增長期,都沒有研發。但仍然憑借第三平台做商業化,過的還不錯。

比如小紅書在早期,創始人就是在公眾號原創海貨產品的經驗和挑選,隨著用戶快速積累和增長,才孵化出小紅書APP。

這也是互聯網式創業。不同的是聚焦點更集中,起步也不會那麽笨重,還隨時能變道。

有研發的互聯網式創業,當然在用戶的私域流量和信息價值上更高。太過於保守,始終不自研其實也是錯誤的。

比如市面上有的產品其實矩陣已經達到了上千萬級別,此時考慮孵化一款APP,也是應該的。

比在全網有接近1億用戶的陳翔六點半,再其次研發一款APP,叫做陳翔六點半。你是否願意下載呢?

因為內容的沉澱和矩陣,就是壁壘。

而使用類似生態構建方式,從先有內容再到自研的還有芒果TVAPP。從純粹的線上衛視孵化為一款內容產品。

有自家的產品或系統,當然會在互聯網生態裡有主動權。包含廣告投放、金主客戶,都可以因為更多的廣告服務,帶來更高的收益。

互聯網產品的好處是,提供的服務成本都會有邊際成本效應為。為100個用戶和100萬個用戶服務的成本,不再是擴大1萬倍。用產品反而可以提供更高的留存和轉化。

保護性、安全性也更好。

當然站在互聯網式創業,我們要聚焦團隊老大、創始人的核心擅長點做創業,才能減少彎路。

比如你可以看到幾乎99%的投入在互聯網產品開發的創始人和合夥人之間一定有技術能力,這樣才更好、低成本的聚焦投入在產品的研發設計上。

運營、設計出身的創業者則聚焦在運營能力、設計學習服務上。由此你可以看到整體互聯網上的創業方法,研發不是最簡單的路。

同樣先輕的啟動,是最重要的!

今天的分享就在這裡。

每天體驗1款APP圈子

我創建了一個知識星球。加入後365天,每天體驗一款APP。提升產品設計能力,同時有1300份體驗報告幫助你找到競品。

從優化&建議、商業模式、運營、功能描述、互動設計、產品定位至少6個維度,體驗一款應用。

醫療/金融/電商等行業APP體驗報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