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國產第三代肺癌靶向葯誕生記:上海艾力斯如何實現質量超越

中國企業在肺癌靶向葯上大幅落後跨國公司的歷史將被改寫。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艾力斯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醫藥」)獲悉,該公司自主研發的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甲磺酸艾氟替尼有望在明年正式獲批上市。去年,該藥物已經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有條件批準上市許可。

過去十年間,肺癌的靶向葯從無到有,發展出了完整的治療體系,不過長期以來,肺癌靶向葯市場一直由進口產品主導。

以第一代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葯為例,2002年,歐洲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研發的易瑞沙(通用名:吉非替尼)在日本上市,2005年進入中國,但直到2011年左右與易瑞沙效果接近的國產替代品——凱美納(通用名:埃克替尼)問世,才結束了我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這意味著在第一代肺癌靶向葯上,中國企業落後了跨國公司近十年的時間。

如今,國際上首款第三代肺癌靶向藥物「泰瑞沙」(甲磺酸奧希替尼片)在中國上市剛剛過去兩年,甲磺酸艾氟替尼的即將上市,將大大縮短國產創新葯市場的空白期。

並且,臨床試驗數據顯示,甲磺酸艾氟替尼在客觀緩解率(ORR)、腦轉移有效率、顯著提高無進展生存期(PFS)等指標上甚至優於已經上市的進口產品,實現了國產抗癌藥物對進口產品的質量上的超越。

艾力斯醫藥董事長杜錦豪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除了三代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製劑之外,艾力斯醫藥同時還在研發四代EGFR抑製劑及其它抗腫瘤靶向藥品種。「我們還將接續奮鬥,再搶出來一些新藥品種,將來甚至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杜錦豪如是說。

打破跨國葯企壟斷:從me-too到me-better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癌細胞乃至癌症都是基因突變的產物。

對我國患者而言,大約30%-40%的肺腺癌患者的致病原因來自於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的突變。2002年,全球第一個針對EGFR突變的靶向藥物——歐洲製藥公司阿斯利康研發的易瑞沙(通用名:吉非替尼),在日本上市,它可以精準地阻止癌細胞生長,實現病情的穩定控制。

不過,所有的靶向葯都會面臨耐葯的難題。研究顯示,大部分患者服用第一代EGFR抑製劑平均一年後,基因就會有新的變化出現。這些新的變化不盡相同,但約50%的患者是因為又產生了一個叫做T790M的突變,這一突變導致了第一代或第二代EGFR抑製劑的失效。

因此針對新突變的抑製劑應運而生,也就是第三代非小細胞肺癌靶向藥物。第三代藥物的代表是阿斯利康生產的泰瑞沙,該藥物2017年獲批進入中國,目前仍是該領域唯一正式上市的產品。

不過,艾力斯醫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甲磺酸艾氟替尼,即將打破泰瑞沙對市場的壟斷。

甲磺酸艾氟替尼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連續獲得了國家重大新葯創製專項立項支持,它主要用於治療EGFR T790M耐葯突變或EGFR敏感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2018年,該藥物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有條件批準上市許可。

艾力斯醫藥董事長杜錦豪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過去在一代EGFR抑製劑研發方面,中國企業不僅在速度上落後於跨國公司,在質量上也差強人意。「過去十餘年我們在研發上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財力,就是為了能與國際葯企同台競爭。我們目標不僅僅是時間上的追趕,更要實現質量上的超越。」

對於這一點,杜錦豪頗為自豪,他告訴記者從艾氟替尼已經完成的臨床試驗結果來看,多項指標已經超越了已上市的同類品種。

說到這兒,他信手拿起桌上的紙筆,默寫出一大串數據。「從ORR(客觀緩解率)上看,我們I期、II期、IIB期(350例患者)的結果已超過70%;在腦轉移有效率方面也超過70%以上,在安全性方面AE事件的發生率遠低於同類已上市品種,而且反應級別低恢復快......是目前同管線品種中最好的 。」

此外,杜錦豪還告訴記者,在耐葯時間上,艾氟替尼也表現優異。「別小看這多出來的PFS時間,對晚期癌症病人來說多一天就多一分希望。」

「這些數據幫我們建立起了信心,證明中國企業也能研製出優異的產品。」杜錦豪說道,「過去國產葯相對進口葯要實現me-too(效果類似),而現在不光成為me-too藥物,我們做到了me-better(更有效),甚至未來我們要努力實現best in class(同類最優)。」

據介紹,目前甲磺酸艾氟替尼專利已經在中國、美國、日本、韓國、加拿大等國家獲得授權。未來,艾力斯醫藥將聚焦於抗腫瘤領域,目標發展成為集創新藥物研發、產業化和商業化為一體的現代醫藥企業。

艾力斯醫藥董事長杜錦豪向澎湃新聞記者表示,除了三代EGFR(表皮生長因子受體)抑製劑之外,艾力斯醫藥同時還在研發四代EGFR抑製劑及其它抗腫瘤靶向藥品種。「我們還將接續奮鬥,再搶出來一些新藥品種,將來甚至實現對進口產品的替代」。杜錦豪如是說。

艾力斯完成11.8億元融資,還將聚焦更多抗腫瘤靶向藥物的研發

杜錦豪預計,第三代EGFR抑製劑的國內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100億元人民幣以上,並且由於研發難度大,目前競爭者寥寥,是一片巨大的藍海。這也是他多年來堅持將創新抗癌藥研發作為公司發展主航道的重要原因之一。

艾力斯醫藥成立於2004年,總部設在上海張江高科技園區,致力推出療效、市場兼優的創新藥物。在抗高血壓、抗糖尿病、抗腫瘤等重大疾病領域布局了相應的研發管線,已完成50多項海內外專利申請和多項新葯申報。早在2012年,艾力斯醫藥就曾經創造了引起業內振動的新聞,經過6年的奮鬥,由公司自主研發的國內第一個1.1類抗高血壓新葯阿利沙坦脂成功獲批新葯證書。

在杜錦豪看來,本土的製藥企業未來想要生存發展必須向創新型研發企業轉型,不僅要開發創新葯,還要擁有自己的高端創新葯。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現在抗腫瘤靶向藥物的研發被放在公司發展的第一位。

「仿製葯躺著賺錢的年代過去了,中國葯企必須要有強大的創新葯產品才能在新的市場競爭中存活下去。」杜錦豪稱,隨著仿製葯一致性評價大考的來臨,在加上政府推動的集中採購不斷壓縮著仿製葯的利潤空間,一批仿製葯企業就將面臨淘汰。「未來三分之二的仿製葯企業要倒閉。」杜錦豪判斷。

今年5月,艾力斯醫藥完成首輪融資,融資金額11.8億元。據悉,本輪融資由拾玉資本領投,正心谷創新資本、肆坊合、共青城漢仁、元生創投、高科新浚、高科新創、國投創合、德屹資本、華新世紀投資、潛龍資本共同參與投資。

杜錦豪介紹,這筆融資將繼續投入到新葯的研發當中,全力豐富公司產品研發管線,聚焦小分子抗腫瘤靶向創新葯領域,尤其更加專註於肺癌領域,努力打造肺癌治療領域的艾力斯新葯創新品牌。

他還表示,融資之後,公司將15%的股權用於團隊骨乾的激勵,良好的企業激勵機制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才。

中國創新葯曙光

「中國創新葯的曙光要來了。」談到中國生物製藥行業近年來的變化,杜錦豪不禁這樣感嘆道。他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這得益於國家在政策層面對創新的支持與鼓勵。

杜錦豪指出,如果不是作為重大創新藥物,被納入綠色通道,艾氟替尼也無法取得這麼快的上市進展。

事實上,中國創新葯的中國速度背後是一系列的創新政策的推動。

2016年2月,原食葯監總局發布《關於解決藥品註冊申請積壓實行優先審評審批的意見》,鼓勵符合要求的新葯和仿製葯提出申請,一旦通過將被納入「綠色通道」。

2017年5月,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加入了國際人用藥品註冊技術協調(ICH),開始有條件的接收境外臨床試驗數據。這意味中國的藥品監管開始被納入與國際通行準則相協調的監管和知識產權保護環境,繼而融入全球藥品開發生態鏈。

2018年,國家葯審中心進行臨床試驗管理改革,實現了藥物臨床試驗審評審批制度由審批製到60日默示許可製的轉變。從「點頭製」到「搖頭製」的變化,大大縮短了在研藥物臨床試驗前排隊等候的時間,簡化了企業的報批流程。

同年,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被納入藥品管理法草案。此前該制度已經在部分地區試點。實施了該政策以後,擁有藥品技術的藥品研發機構也可以申請藥品批準文件,可以選擇生產外包,不再一定要自建工廠。這對研髮型的生物製藥公司來說,大大降低了資金門檻,可以將更多的資金投入研發。

從2015年國家葯審改革啟動至今,無論是藥品審評審批速度,還是創新葯生態體系的建立,成績有目共睹。

2018年,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一共批準了12種抗癌新葯上市,是2017年的2倍。此外,2018年CDE共受理藥品註冊申請任務7336件,完成任務9796件,待審評審批任務減至3440件,同比降低14%。

這些在杜錦豪看來,都是中國創新葯產業崛起的必要條件和難得機遇。

杜錦豪向澎湃新聞記者透露,目前艾力斯醫藥正在與多個渠道洽談艾氟替尼的海外開發合作權的轉讓,這意味著中國的創新葯企業已經具備了逆向輸出的能力。

在採訪的最後,杜錦豪說,一個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國家社會共同營造的產業發展環境,在這樣一個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中國的創新葯企業也將在國際上獲得一席之地,幾代科學家、企業家孜孜以求的夢想正在被實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