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些不起眼的發明,每個都改寫了中國史

古代中華文明一大輝煌之處,就是領先世界的科技水準。

諸如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等“硬核”成果,各個深遠影響世界,撐起國人滿滿的自豪。

不過,比起這些高光的成果來,同樣撐起古代中國領先地位,甚至支撐中國闖過難關的,卻還有一些看似不起眼,名聲無比低調的發明。

比如下面這幾個物件,每一個的知名度,在煌煌史冊裡都十分寂寂,但其歷史地位,卻是各個重量級。

在多少次中國歷史的大事件背後,它們都是沉默的推手,助推王朝命運的走向,更見證核心技術強國的道理。

01、鐵鍤(戰國)

戰國時代,是古代中國進入“鐵器時代”的年月,中國傳統的鐵農具,也如井噴一般出現。

鐵鍤在其中,卻是比較“面生”的一樣。

但別看面生,這農具也是絕對老資格。

古代農業勞作時,鍤主要用來鋤草挖坑,應用範圍比較窄,但作用非常重要,技術含量也要求高。

所以周朝時,就出現了青銅鍤,但製造鐵鍤的技術門檻,卻是一直高:必須要有靠譜的生鐵冶煉技術,才能煉出硬度靠譜的鐵鍤。隨著戰國高爐冶煉技術的進步,靠譜的鐵鍤,也終於應運而生。

而在爭霸戰爭白熱化的戰國年間,鐵鍤的用途,也不止是鋤草挖坑這麽簡單,相反更有一重要用場:修水利。

戰國吞疆並土,大國間表面拚的是軍力,其實拚的是耕戰錢糧,誰擁有強大的水利工程,那就好比人生開掛。

為了能“開掛”,各大國都瞪圓了眼睛狠修。

堅硬的鐵鍤,就成了新型的用具。

有了鐵鍤在手,工程進度大幅度提升,春秋年間想都不敢想的工程,當然就能開人上馬。

這其中最嘗到甜頭的,就是秦國。

比起關東列國來,秦國有著更高效的管理體系,標準化生產雄踞列國。

今天出土的戰國鐵鍤,就屬秦國境內的鐵鍤,製式最為標準。

不同地區出土的秦國鐵鍤,幾乎每一件大小規格都差別不大。

擁有如此高質量“神器”的強秦,也就陸續完成了都江堰鄭國渠等空前工程,換來了豐厚的糧食大豐收。

秦國大軍一統天下的雄風,就靠這強大工程撐起,但都江堰魚嘴附近的“持鍤石人像”上,那持鐵鍤的造型,證明了這款“神器”的大功。

02、水磨(唐宋)

古代城市發展,糧食供應從來是大考驗,種出供應城市人口的足夠糧食,這是個難題。

加工糧食?拜古代科技條件所賜,這更是難題。

所以唐代以前,縱是長安洛陽這類級別的城市,常駐人口依然有限——糧食不夠吃。

但唐朝年間起,一個普遍應用的新發明,終於給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帶來了更多的糧食:水磨。

水墨,中國傳統的水力農具,從東漢杜詩的水排演變而來。

它以輪軸連接臥式水輪,以水流帶動磨轉動。

昔日要靠人力的糧食加工,因此變得輕鬆起來。

這種新穎的器械,最初誕生於南北朝年間。

到唐代起終於普及起來。

特別是在唐朝都城長安,更是廣為應用。

發展到宋代時,甚至連定州這樣的城市,都有了大量的水磨。

而這種新裝備的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以《長安圖志》記載,唐朝官營作坊的水磨,就可以做到“日給千人之食”。

宋代的水磨加工,規模更是數倍於唐朝。

發達的加工業,也終於帶來了唐宋城市人口的暴增。

唐朝都城長安和北宋都城汴京,都成為人口突破百萬的大城市。

繁榮的工商業和發達的城市文化,也從此越發火熱。

《清明上河圖》裡北宋城市空前的繁華,就是隆隆轉動的水磨,日複一日“磨”出來的。

03、“鐵龍爪揚泥車”與“浚川把”

中國歷代王朝一大頭疼問題,正是治黃河。

作為地上河的黃河,一旦泛濫,都是空前大動靜。

而在宋代以前,治理黃河更是空前高危的大事。

在那個缺少挖掘技術的年代裡,要對付洶湧的黃河水,經常就是血肉之軀硬填。

漢唐時代幾次數十萬人力規模的黃河治理運動,都是在巨大的代價之後,才艱難平息水患。

而且,也正因挖掘技術的欠缺,在黃河治理工程方面,宋朝以前,歷朝歷代往往只能著眼於被動的修補。

每次大水泛濫,只能是拚命鑄壩,不能對黃河進行綜合治理改造。

而到了北宋中期,兩種新型的“神器”也誕生了:“鐵龍爪揚泥車”與“浚川把”。

“鐵龍爪揚泥車”,即用船載著巨大的鐵龍爪,在內河裡進行挖掘施工。

而“浚川把”,則是安置在岸邊的挖掘河泥的機械裝置,以半機械杠杆的構造,由人工抬拉進行挖掘。

這兩種古代版的“挖掘機”,最早誕生於王安石變法時代,雖然被司馬光等人吐槽為廢品,但工作業績卻是實錘:單是在熙寧變法的十幾年間,北宋王朝以這兩款“神器”,改造淤田就多達十多萬頃,堪稱歷史空前。

而到了元朝年間,這兩款神器,更被大規模應用。

元朝科學家郭守敬改造了這兩款神器的構造,使之比例更為合理。

也正憑著這兩款神器,元王朝開始了對黃河的全面治理,以首創的挖掘運河的方式,對黃河水進行分流改造。

這種新型的工程思路,不但成功使黃河數十年無大患,更為後來的明清兩朝沿用。

黃河,不再是叫祖先們束手無策的魔獸,新型的裝備,就好似一隻鐵手,將其牢牢降住。

甚至,也同樣憑著這種新型挖掘神器,明清時代的中國,又再度打通了貫通南北的大運河,形成了中國北方沿用六百年的漕運線路。

一款古代的“挖掘機技術”,就這樣經過代代更革,令幾個王朝,成就輝煌。

每一個王朝的“盛世”背後,雄才大略的風光裡,不可忽視的,永遠都是科技的力量。

參考資料:《宋史》、《舊唐書》、《明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