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有苦難言!隨遷老人融入社區生活圈太難

隨遷老人渴望融入社區生活圈

房山區社工聯合會開展了“結伴同行不寂寞”項目,幫助隨遷老人融入到社區。

近日,望京網上的一則帖子引起了居民們的熱議。一位網友發帖稱,鄰居夫妻倆都上班,孩子是由奶奶姥姥兩位農村老太太來照看。兩個老人不但在樓道裡晾衣服,還撿廢品堆在樓道裡,鄰居們都很有意見。“這樣的老人也真是不適合在城市生活!”這位網友抱怨道。

因為生活習慣的差異,隨遷老人來到北京後,總會出現一些融入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由於小區原有居民對隨遷老人缺乏了解,雙方的誤解更是進一步加深。在望京、亦莊、長陽等新建社區,這種情況更為明顯。

鄙視隨遷老人成了“想當然”

在亦莊某新建小區,絕大多數居民都是“80後”、“90後”。因為都是年輕人,又都受過比較好的教育,業主群裡也是“一團和氣”。可沒過多久,不和諧的聲音便漸漸多了起來,甚至有業主在微信群裡出言不遜。

讓業主們發生爭吵的,主要是小區裡的垃圾問題。小區每棟樓前面都設定有垃圾桶,下樓倒垃圾也走不了幾步路,非常方便。可就是這樣,還是有人把垃圾丟在垃圾桶外面。“現在是夏天,容易招蟑螂,我們正對著垃圾桶的單元最遭殃!”

爭吵的最後,業主們把矛頭指向了小區裡的老人。有業主直言不諱地提出,年輕人應該多給家中的老人做做工作。直到有一次,一位業主將垃圾桶外堆放的垃圾拍了照片發到了群裡,人們才發現,這堆垃圾的主人其實是個年輕人。

不管老人願不願意,他們已經被放到了這條小區“鄙視鏈”的最底端。

隨遷老人有苦難言

小區管家“柏木”在一個“剛需”小區裡工作,她經常會接到關於隨遷老人的投訴。

比如,有的老人在樓道裡堆放雜物,鄰居屢次反映仍無動於衷。“柏木”上門後發現,這戶是個7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算上老人孩子一共住了五口人,比較擁擠。由於家裡實在放不下,老人只能把孩子用的三輪車、小黑板等放到樓梯間。因為兒媳嫌髒,老人來北京時用的行李箱、買菜用的小推車也被“請”到了樓道裡。“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感歎道。

在“柏木”工作的小區,有個老人因為往樓道裡撿廢品,也總是遭到投訴。原來,老人的兒媳每月隻給她二百元零花錢,老人沒辦法,才去撿廢品換錢。考慮到老人確有難處,物業專門為老人找了一個可以存放廢品的地方,避免打擾到其他鄰居。“還有一些老人撿拾廢品是為了減輕子女的負擔,有時他們還會和小區的垃圾清運員發生衝突。”

缺乏對新家的歸屬感,又得不到其他鄰居的理解,成為隨遷老人的普遍狀態。

歸根結底是融入的問題

去年7月,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發布了《北京社會治理發展報告(2016—2017)》,明確指出隨遷老人因為語言、生活習慣差異、親朋舊友遠離等原因,已經成為社區中的“隱形人”。據統計,流動老人已佔北京流動人口總量的7.2%,照顧晚輩、養老與就業是老人流動的三大原因。

加強隨遷老人的社會參與,提升隨遷老人對新環境的歸屬感,從而增進社會融合,將是未來的一項長期課題。從去年起,房山區社工聯合會便在長陽地區8個社區開展了“結伴同行不寂寞”隨遷老人社區融合項目,幫助隨遷老人融入新環境。

房山區社工聯合會秘書長劉新菊介紹,長陽地區發展迅速,新建小區眾多。許多隨遷老人都面臨著“兩難”的境地。一方面,老人在北京生活得不習慣,希望回到老家居住;但另一方面,老人年紀越來越大,子女又不可能回到老家去照顧他們。今年,“結伴同行不寂寞”將繼續進行,目前項目正在進行前期的調研工作,以了解隨遷老人的情況。項目負責人邰亮說,面對新的環境和規則,隨遷老人必須建立新的“朋友圈”,但是融入是有難度的。久而久之,因為無法融入新環境,結識不了新朋友,一些隨遷老人就只能過著小區、學校、菜市場“三點一線”的生活,成為了社區“隱形人”。今年,他們將組織一系列的“老友分享會”,讓隨遷老人就自己居住的小區提出一些建議,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從參加到參與”,真正成為社區的一分子。

邰亮說,對於“隨遷老人”,要善於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視角不一樣,感受就不一樣。”本報記者 王琪鵬 J21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