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浙大博士自殺:孩子若不懂這一點,一切教育都是徒勞

上個月,有一條新聞刷爆了朋友圈:浙大博士侯京京跳錢塘江自殺!


「浙大」、「博士」,這兩個金光閃閃的頭銜,和「自殺」聯繫在一起,總是讓人免不了唏噓。


在外人的眼裡,侯京京可以稱得上是「天之驕子」、「人生贏家」。可即便是這麼優秀的人,卻仍無法戰勝情緒的漩渦。


(侯京京的遺書)


並不是想指責他的選擇,我們誰也沒有資格這麼做,畢竟誰都有過人生路上的某一刻崩潰。


但是他的選擇,給作為媽媽的我,上了深刻的一堂課:比起追求優異的成績,讓孩子學會情緒管理更為重要。



學會情緒管理,真的有那麼重要嗎?

是的!非常重要!


恬恬,是我鄰居家的女兒。今年大學畢業,剛踏入社會開始她的第一份工作。


名校畢業的她,從小到大都是她媽媽的驕傲。每次家長會,老師都把她當作學習的典範。但她身上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不知道怎麼和室友相處;情緒波動過大,考試考不好就會變得偏執。


可這些問題,在她媽媽看來都是小問題。與學習成績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播放GIF


直到畢業之後,那些被優異的成績所掩蓋的情緒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成為恬恬生活和職場中難以掙脫的困境。


面對老闆的指責,她只會沉浸在悲傷的情緒裡,而不懂得去尋找解決的辦法;面對客戶的為難,她隻感覺到自己委屈的情緒,一味地逃避、拖延,最終失去了這個客戶。


播放GIF


曾經她媽媽認為「成績好就是一切」,但現在她終於明白:學會情緒管理,能夠幫助孩子提高對抗困境的能力;學會情緒管理,才是讓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情緒:高興、憤怒、悲傷、害怕、痛苦,這些在日常生活中都是很正常的表現。

但如果孩子不懂得管理這些情緒,就有可能陷入情緒的漩渦,影響他們的身心健康。甚至,還容易產生極端的想法。


在最新的《中國兒童自殺調查報告》中,能看到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結論:「中國是世界上兒童自殺率最高的大國」。


而這些選擇自殺的少年兒童中,有許多都是因為處理不了自己的情緒問題。比如:


1997年,貴陽一名初二男生在家中自殺,留下遺書稱「我的成績從來沒有好過,我是一個廢物,樣樣不如別人。」


2000年,廣東一名初三男生上吊自殺,只因家長不讓他玩遊戲機;


2001年,新疆四名初中女生吃老鼠藥自殺,原因是期中考試名次不好,害怕家長責罵;


…….


播放GIF


著名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曾用水庫來比喻人類情緒的處理過程:


「每個人的身體裡面都有一座情緒水庫。當負面情緒出現時就會存放在情緒水柯瑞,當情緒水位累積到所謂的警戒線,人就會開始出現脾氣暴躁、無法適當控制情緒的情形。如果一直惡化下去,情緒水庫崩潰就會導致心理失衡,出現心理問題。


因此,要想維持心理健康,就不要讓自己的情緒水庫累積太多的水量,要學會把負面情緒疏解掉。



那麼,父母究竟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學會管理情緒呢?

1

用一個擁抱代替說教


當孩子情緒失控時,很多父母都會先用「講道理」的方式來安撫孩子。當然,也不排除,有些脾氣急的父母,會直接用「呵斥」的方式。

可是這兩種方式,對於情緒失控的孩子而言,並不是最佳的方式。最佳的方式,應該是接納孩子的情緒,放下父母的權威,蹲下來,給孩子一個擁抱。


這個擁抱,是在用具體的行動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現在很難過,我能感知到你的情緒。這個擁抱,可以幫助孩子慢慢恢復平靜,製止孩子「持續加劇」的衝突行為。


播放GIF


2

引導孩子感知情緒和表達情緒


其實,孩子能夠表達自己的情緒是一件好事。若是孩子迫於父母的壓力,一味地壓抑自己的情緒,反而更不利於他們的心理健康。


但是表達情緒,並不是允許孩子隨心所欲地發泄。而是要引導孩子通過語言正確地表述情緒。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過具體的情境,讓孩子感受到「媽媽現在很高興/傷心/有點難過/非常生氣等」;也可以在觀察到孩子有情緒時,引導孩子「我看到你很生氣,發生什麼事情了?」、「我知道你現在很傷心,那有沒有什麼辦法能讓你不傷心呢?」…….


播放GIF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提高孩子的情緒敏感度,還能讓孩子明白情緒並不恐怖,它是可以控制和解決的。


只有當孩子能夠正確地認知情緒,充分地表達自己的情緒,找到情緒背後隱藏著的具體問題,才能減弱對情緒失控的恐懼,從而慢慢地對情緒進行管理。


教會孩子管理情緒,是我作為父母送給孩子的一份禮物。


人際關係大師約翰·戈特曼曾說過:「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和掌控能力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這些能力決定著一個人在社會各個領域取得的成就和幸福感,也包括家庭的幸福。」


我認為,對孩子最好的愛,不是父母幫他們擋住成長路上的風雨,讓他們永遠活在安全、幸福的環境裡。


而是提前讓他們學會與真實的世界相處,用一顆積極的心態,去收穫自己的幸福人生。


【關於我們】

關注「小小包麻麻」,給你更多科學權威育兒知識/母嬰用品評測。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