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五專家熱議進球潮:恆大上港引領中超攻擊波

配圖配圖

  稿件來源:中超聯賽APP

  中超聯賽APP 新賽季中超聯賽兩輪戰罷,首輪比賽各隊共打入33粒進球,次輪再轟23粒,兩輪共進球56個,場均3.5個。上海上港新賽季表現強勢,兩輪比賽打入10粒進球成為進球最多的球隊,廣州恆大淘寶則以9粒進球位列其次,富力打入7粒進球暫列第三;球員方面,阿蘭兩輪比賽打入5粒進球排在射手榜第一位,扎哈維4粒進球緊隨其後,而奧斯卡、武磊、高拉特和塔爾德利都打入3粒進球。這麽多進球,到底是各隊的攻擊力提高了還是防守變薄弱了,讓我們看看專家的看法吧![恆大打響進攻風暴!競猜亞冠贏大獎]

  進球多?我還嫌少呢

11

  中超第一輪,33個進球,第二輪,23個,場均超過3球,這樣的進球數讓球迷有些驚奇,當然在欣喜之餘也會感到奇怪,這個賽季為什麽前兩輪就能火力全開?

  原因可能跟賽季初各隊的開放心態有關,而且我認為這是主要原因----在賽季初,球隊沒有什麽心理負擔,剛起步階段,不像打到聯賽收官階段那麽謹慎,那時候爭冠的、爭亞冠的、保級的,都容不得半點疏忽,但是現在,陽春三月,草長鶯飛,剛經過冬訓儲備的球員身體都處於最佳狀態,所以這時候,進球會相對容易一些,等各隊找到了穩定的陣容,找到了穩定的戰術,聯賽中期,戰局可能會趨向平緩。

  不過球迷喜歡看進球還是毋庸置疑的,雖然我個人偏愛觀察防守,但普遍而言,進攻球員的進攻能力,還是要超出防守球員的防守能力一個等級——防守總是被動的,能夠打出主動的、壓迫式防守的球隊,都是真正的強隊,都有強大而均衡的三條線(尤其是中場)作為支撐。

  其實進球從來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打出大比分的比賽通常可遇不可求,看到了就偷著樂,看不到也沒法惋惜。比如西甲聯賽,攻擊力最強的兩支球隊,一是巴薩,一是皇馬,但火力最猛的這兩支球隊的進球指標,是場均超過2球,而西甲裡面場均1球或者還不到1球的球隊,也有5、6支,這說明至少在西甲聯賽,大比分的比賽並不多見,場均1球還是大概率事件----英超也是,最猛的曼城場均也不到3球,大概1/3的球隊場均不到1球,德甲我看得少,但領頭羊基本上場均2球以上不到3球應該不會錯。所以中超前兩輪進球數這麽多,是球迷的福氣,每個人都有貪心,我對中超的貪心就是希望高進球率可以延續時間更久一些。

  不需要適應,開放性場面決定進球的增多

11

  新賽季中超,兩輪攻進了56個球,場均3.5球,這樣的進攻火力看的各地球迷大呼過癮。不過在討論是各隊進攻火力變強還是防守變弱之前,我覺得首先我們應該看一組數據。

  從廣州恆大重返中超建立王朝的2011年開始算,2011到2016這6個賽季,每年中超至少有1支球隊的丟球數不超過30個,大多數時候能有兩到三支球隊達到這樣的水準。按照30輪中超進行換算,就是每年至少有一支球隊、大多數時候會有兩三支球隊場均丟球不到1個。但是去年中超丟球數最少的權健和魯能,他們的丟球數已經到了33個;如果放在2016賽季,這個丟球數只能並列中超前五。

  丟球多了,進球自然也就多了。雖然上港去年打進的72個球,還是沒有13、14這兩年恆大的進球多;但是去年中超一共有5支球隊進球超過50個,這也是史上頭一遭。攻進50個球是什麽概念?那就是從2011-2016,至少是打進亞冠的球隊才能有這樣的表現。但是去年,打進55個球的華夏、59個球的富力都堅持到最後功虧一簣;至於去年聯賽中攻進52個球的申花,雖然通過足協杯打進了亞冠,但是他們去年在的聯賽表現只能用糟糕來形容。

  所以通過這樣的數據對比,進球多的現象其實在去年就已經可以預見了。不過話說回來,跟去年前兩輪合起來只打進33個球相比,今年的進攻火力至少看起來更加恐怖。為什麽會這樣?因為去年是中超執行3(外援)+1(首發U23)的第一年,由於足協頒布政策的時間稍晚,各隊多多少少都有些謹慎,一上來難免有些保守;比如說富力,這支攻強守弱的球隊,去年前3輪一球未失。

  經過一年的適應,即便聯賽的政策變成了外援和U23出場人數相同的3+3,但是因為各隊已經熟悉了在場上3(外援)+1(首發U23)的踢法,所以憋了一個冬天以後,也不需要什麽試探,上來就直接跟對方乾。何況目前中超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一些過去的中下遊球隊,也隨著投入增大,多多少少想打個翻身仗。當大家都選擇攻出來,我們的聯賽場面變的更加開放時,進球自然也就多了。

  當然既然大家已經適應了首發上1個U23的政策,就不得不提U23球員們的表現。經歷了一個賽季的磨練,大多數U23球員在場上變的自信,進攻端更敢做動作,防守時下腳也更為果斷。即便是黃紫昌這樣的“一年級生”,當他處於一個寬鬆的環境中,他們同樣可以為球隊貢獻自己的力量。

  進球數和新政關係並不密切,兩強隊引領進球潮

11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進行一個縱向對比:

  2016賽季,中超第一輪,總進球數為16個,第二輪,總進球數為18個,兩輪總進球數34球。

  2017賽季,中超第一輪,總進球數為19個,第二輪,總進球數為14個,兩輪總進球數33球。

  2018賽季,中超第一輪,總進球數為33個,第二輪,總進球數為23個,兩輪總進球數56球。

  2016賽季,U23新政和外援新政尚未實施,2017賽季,U23新政和外援新政正式實施,從進球數看,2016賽季兩輪總進球34個,而2017賽季兩輪總進球33個,2017賽季還低於2016賽季,從這個對比看,U23新政和外援新政對進球數的影響不算太大,說起來,U23球員的加入固然弱化了各隊防線,外援減少一個上場名額同樣弱化了防線,但不少球隊同樣弱化了進攻,同時,防線弱化讓各隊不得不采取更加保守的戰術予以應對,因而進球數並未增加。

  2018賽季,各隊在U23球員使用上,普遍傾向於前場使用一名U23球員,各隊攻擊力其實呈現下滑狀態,所以從U23新政的角度講,新政和進球數沒有必然的聯繫。

  2018賽季的進球數攀升,很重要的原因是源於上港和恆大的表現,在2018賽季前兩輪,上港和恆大總計4場比賽貢獻了24個進球,而在2016賽季和2017賽季,恆大和上港4場比賽的進球分別是7個和14個,所以,恆大和上港在2018賽季興奮的表現是非常關鍵的原因。

  賽程影響也相對較大,本賽季,中超力求各輪都有兩場焦點戰,富力和恆大的比賽一貫是高進球的比賽,此外,上港對陣升班馬大連一方,因為大連一方剛剛調整了外援,自然也給了上港打進8球的機會。

  另一個原因是各隊技戰術趨於開放,比如魯能增加了前場的傳控,力帆不再擺大巴,原本防守穩固的建業也不再穩固,尤其是貴州恆豐更是大開大合,2017賽季前兩輪在黎兵的帶領下穩守反擊,打出了兩場1比1的比分,而本賽季前兩輪,曼薩諾更積極主動,結果打出了1比3和2比3的比分,直接增加進球數5個,更多大開大合的比賽,自然增加了比賽的進球數。

  進球數並不意味著聯賽品質的提升,但卻和聯賽精彩程度是密切相關的,毫無疑問,這是讓人非常欣慰的。

  陣容磨合期更利於高水準攻擊手的發揮

11

  其實聯賽前兩輪這種攻擊火力大爆發並不奇怪,過去幾個賽季,也曾經出現過類似的情況,造成這種局面,個人認為有多方面原因。首先經過了較長時間的冬訓,隊員的體能、比賽狀態,傷病恢復情況,都處於一個比較高的水準。隊員的鬥志和比賽欲望高昂,容易在比賽中全力投入進攻,打出高比分。

  其次就是聯賽前兩輪,互相對於對手的戰術特點,戰術秘密都還不是特別了解,整體陣型也需要進一步的磨合,在這種情況下,更利於攻擊手的發揮,目前的中超聯賽,鋒線基本上是靠外援去擔綱,利用個人能力創造得分機會,戰術磨合的不定型,無疑有利於高水準攻擊手的發揮。

  再次,因為漫長的賽季剛剛開始,留給各支球隊調整和提升的太空也比較大,心理上各個隊伍也願意以更多的精力去投入進攻,丈量一下球隊在聯盟中的位置。比如大連一方聯賽首輪8球慘敗於上海上港,與其投入兵力與上港打對攻有很大的關係。如果大連一方打定主意死守,上港想大比分獲勝也絕非易事。河南建業也是因為放棄多年來最擅長的防反戰術,與天津權健打對攻,結果導致首輪4球大敗。而隨著聯賽的深入,各個球隊互相之間更加了解,對於成績上也有明確的目標,很多比賽就會踢得更穩健更務實。

  前兩輪進球多或只是短暫現象

11

  攻與防,就像是一個哲學命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看似相對獨立,而在相對的矛盾中又有著平衡和統一。

  兩輪比賽,總進球達到56球,場均3.5球,中超進攻火力之猛前所未有。不過場均3.5球這個數據,究竟能持續多久,也是值得關注的現象。和首輪相比,中超第二輪共打進23球,比起第一輪33球,實際上已呈下降趨勢。

  由於賽季剛剛開始,所以兩輪共計16場比賽,其中的個別場次數據會對整體的數據形成更大的影響。比如首輪大連一方客場0-8不敵上港,恆大4-5不敵富力,權健客場4-0大勝建業,僅僅這三場比賽就打進21球,以這6支球隊的局部場次來看,三場比賽場均進球達到7球。到了第二輪,恆大5-0大勝亞泰,貴州2-3不敵華夏,兩場比賽幾乎打進了本輪近一半的進球。

  值得一提的是,從首輪0-8到次輪0-2,儘管兩連敗,但升班馬大連一方面對富力一戰,主帥馬林選擇從防守做起,馮特領銜五後衛,加上雙後腰的保護,尤其是上半場一方沒有給富力太多得分機會。儘管最終輸掉比賽,但立足防守的思路無疑讓一方更加迅速地找準自身定位,以適應中超節奏。

  隨著比賽的深入,相信場均3.5球的數據會漸漸走低。首輪比賽如國安、一方兩支球隊,不論是排兵布陣,還是整體作戰思路,還處於試錯階段。隨著賽事的深入,相信各支球隊也都會逐漸進入穩定。

  從這個趨勢來看,中超隨後的比賽不可能沒有大比分場次,但比起開賽之初,或許不會如此頻繁。隨著“打花”的比賽漸漸變少,中超聯賽的總體場次數增多,那麽所謂的“場均進球數”很可能呈現遞減趨勢。

  回看整個2017賽季,共打進732球,場均3.1球,一舉超越2015賽季的672個總進球數,創造歷屆中超進球數最多紀錄。本賽季能否繼續打破賽季總進球,同樣值得關注。個人認為,目前中超表現出的進攻火力猛,準確點說,更像一個“假性數據”,或者說只是開局階段的一個突出現象。隨著賽季深入,各支球隊的攻防之間相信能進一步形成製約與相對平衡的狀態。

  綜上,中超究竟是進攻強了,還是防守減弱了,兩個命題放在中超的大盤子裡,單從局部判定並不客觀,兩者會相互製約和影響。當防守強度提升,防守體系穩固,那麽進攻得分的難度自然會提升。當進攻端進行變化調整,一旦防線短時間內找不到應對策略,那麽防守的難度同樣會增加。

  注:本文為中超聯賽APP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