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馬未都:舉頭望明月,低頭多讀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唐·李白·《靜夜思》

如果把《靜夜思》說給外國人聽,他們未必能懂這種感情,為什麽看到月亮會想到家鄉?月亮和故鄉之間又有什麽關係?可這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是最自然不過了。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樣的千古佳句不勝枚舉。因為在中文的語境中,明月、家鄉和思念的主題常常交融在一起。中國古代的詩詞,古人的思想,已經靠著書籍一代代傳承下來,潛移默化地融入了我們的思維,成為中國人最底層的代碼和特有的文化基因。

人們都說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知識的載體。在今天,人們記錄和傳播知識的方式有很多,除了紙質書之外,還有隨身碟、雲盤;形式也不光是圖片和文字,還有音頻,視頻等等。

那麽我想請問大家:

如果我們一直往前追溯,

早在紙張、印刷術發明之前,

人類的知識是靠什麽

一代代進行傳承的呢?

甲骨文?

那更早些呢?

在文字發明之前嘞?

事實上,人與人之間一旦能用語言相互進行交流,知識的累積就開始了。早在先民采集狩獵的時代,是沒有文字的。他們通過口述,也就是口口相傳的形式,把生活的經驗、或者歷史上發生的故事一代代傳承下來。

但是這種方式是有缺陷的。大家可能都做過一個遊戲,一排人站在一起,第一個人對第二個人的耳朵悄悄說一句話,就這樣依次傳下去。可能最後一個人複述出的話已經和第一個人所說的有很大的出入,甚至完全走了樣。

感謝有了文字和書寫,人們的經歷和所思所想能夠被準確地記錄下來,文明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按照中國書籍史專家的研究,在上古或者說秦漢以前,當時文字記錄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載體。在紙張發明之前,人們曾經把文字刻在或者寫在各種材質上:龜甲、骨頭、青銅器和石頭等等,由於它們造型各異,無法裝訂,所以算是非正規的書籍階段。

戰國時出現了竹簡和木簡,就是把竹子或者木頭削成小窄條,在上面書寫後再串聯成冊。到宋代,還有很多畫是畫在絹上的,大到屏風上的巨幅山水,小到扇面都是如此。時值元代,當時幾位著名的畫家認為絹不適合墨的分解和氣韻的呈現,而紙張在筆墨的運用上相對有更大的空間。所以他們的很多作品就畫在紙上,由此引領了使用紙張的潮流。

唐摹本《女史箴圖》(局部) 絹本

大英博物館藏

“觀複貓鑽進古畫說文化”之《女史箴圖》

直到東漢的蔡倫對紙張進行改良並推廣生產之後,書籍的製作就有了可靠統一的載體。即使到了這個階段,知識傳播的速度還不夠快,因為書都是手抄的,數量相對少,而且價格非常昂貴,只有貴族和僧侶等少數人才能擁有。

直到印刷術的發明,書可以大規模批量生產了,才大大提高了知識傳播和普及的速度,可謂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飛躍。在唐代中晚期之後,大量書籍以雕版印刷。學者把這個階段稱為雕版印刷階段或印本階段。

到了明代,社會各個階層都有很大的讀書熱情,而面向大眾的刻書事業得到蓬勃發展,發達的商業經濟無疑也刺激了圖書的消費。讀書人不再是讀書的主體,一般的市民也加入到閱讀行列。戲曲、小說、醫書等等通俗讀物很多。加上彩色套印等印刷技術的普及,刻本繼續向前發展。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在清代,政治的穩定推動了刻書事業的繁榮,雖然對出版的領域管制很嚴格,但是學者們和藏書家潛心研究學問,一大批精心勘定的版本也隨之刊出。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巨著就是《四庫全書》。其歷時之長,動員人力之巨,非安定強盛的朝代無法企及。

清乾隆 《四庫全書》 文淵閣刊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四庫全書》是乾隆時期編纂的, 由紀昀(紀曉嵐)為首的等360多位學者編撰,3800多人抄寫,從乾隆37年下詔到乾隆58年由武英殿刊版印行,前後跨越20多年時間。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共3500多種書,7.9萬卷,約8億字,基本上囊括了中國古代所有的書。所以稱全書。

其中《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是我國古代最大的官修圖書目錄。在四部之首冠以總序,提綱挈領;四部下分各個小類,冠以小序,詳細記述各條目,構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總目》刊布之後,在清代文化界產生廣泛影響。此後它成為官修和私撰藏書的范例。

今天的我們大多都是低頭族,接受著碎片式的文化輸入,而這種斷片式的輸入在某種程度上會改變我們大腦的思維習慣,造成很多的弊端,有甚者無法作長篇閱讀,而只有在沉浸式的閱讀中,思維的脈絡才會延展開來,更深層次的體悟才會出現,待理智重新上線,亦不會人雲亦雲

清明假期,觀複博物館如常開放,更有免費講解與講座,約起來啦!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