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美經貿摩擦背景下,中國製造還好嗎?

23日,2019年工業經濟“半年報”發布,中國製造有喜有憂。

穩:上海、蘇州透露的積極信號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處於全年增速預期目標上限。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4%,高於工業。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23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介紹,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9個行業生產保持增長,半數以上行業增長加快,儘管月度數據受一些客觀因素和上年同期基數影響出現一些波動,但都沒有影響平穩運行的大局。

例如在裝備製造業,上半年增加值增長6%,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專用設備、儀器儀表等行業發展態勢較好;電子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一些新興產業保持高增長,3D列印設備、服務機器人、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等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和附加值的工業新產品產量保持兩位數增長。

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數據顯示,中國6月份廣義乘用車零售銷量180萬輛,同比增長4.9%,為13個月來首度同比上升。"這是非常關鍵的正信號",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王軍表示。

製造業投資總體低迷,但仍有亮點。辛國斌介紹,上半年上海的工業投資增幅保持在17%左右,生物醫藥、綠色化工、汽車製造等領域投資增幅更是達到了將近50%,有的還超過50%。蘇州工業投資增長了13.2%,其中技改投資增長了18.4%。

“這兩個城市對中國來說都具有標誌性意義,所以這兩組數據也預示著今後的發展會有一個很好的基礎支撐”,辛國斌說。

工信部認為,下半年影響工業經濟運行的有利因素和困難風險交織並存,回升動力和下行壓力並存,實現全年6%的增長目標仍需付出巨大努力。

首先是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6月份,世界銀行在《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中稱,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慢至2.6%,2020年略微回升至2.7%。報告認為,全球經濟增長仍然面臨重大下行風險,包括貿易緊張局勢可能進一步升級、金融壓力重現以及一些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降幅超出預期等。

中國內需也在放緩。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19年上半年,汽車產銷1213.2萬輛和1232.3萬輛,同比下降13.7%和12.4%;乘用車產銷997.8萬輛和1012.7萬輛,同比下降15.8%和14.0%。手機方面,上半年手機市場出貨1.86億部,同比下降5.1%,上市新產品246款,同比下降38%。

製造業投資增速更是不容樂觀。1-6月製造業投資增長3%,比2018年大幅下降6.5個百分點,增速較低。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報告稱,受國內終端需求不足的影響,汽車、船舶、電器機械和器材等製造業投資仍將持續負增長。總體來看,預計2019年製造業投資可能增長4%左右,下半年有望低位微升。

從經濟的需求端看,消費、投資、出口三大需求都在放緩。辛國斌說,中國除面對外部環境總體趨緊外,還疊加有國內轉型升級陣痛與既有的結構性體制性矛盾,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

進:高端製造引領增長

王軍認為,上半年,中國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進展順利,趨勢非常明顯,但這種進步和改善還需要時間去增加積累。

高端製造代表了未來中國製造發展的方向。數據顯示,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增長7.7%,分別比整體制造業快2.6和1.3個百分點。傳統企業的技術改造投資也快於整體制造業投資。上半年,製造業技術改造投資同比增長13.1%,高於全部製造業投資10.1個百分點。

所謂高端製造,是指具有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長性、低汙染等特徵,既包括新技術催生的新模式、新業態、新產業,也包括利用先進適用技術、工藝、材料、管理等改造提升後的傳統產業。加快發展高端製造是實現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設製造強國的重要支撐。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所工業發展研究室主任韓建飛說,上半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和戰略性新興製造業增加值增速高於整體制造業,體現了我國經濟發展質量持續提高,向價值鏈高端邁進的步伐加快。5G商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行業增加值保持較快增長,成為引領製造業發展的突出亮點,隨著元器件、芯片、系統設備、智能終端等相關產業的跟進與發展,可預見我國製造業投資仍有後勁。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的報告也認為,下半年,在打造製造強國的政策支持下,高技術製造業、高端裝備製造業、新能源新材料製造業投資將保持較快增長,助力下半年製造業投資低位微升。

業內人士介紹,自2010年以來,中國國內製造業內部開始呈現明顯的高技術製造業比重上升、中技術製造業比重下降、低技術製造業比重基本保持不變的發展趨勢。

但這種轉變還存在區域不平衡狀態。在王軍看來,從全國來講,部分地區新舊動能轉化,高技術製造比重在上升,但對於大多數地區,中西部和北方的很多省份,新動能培育並不是很大。

韓建飛認為,一方面,對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采取鼓勵、包容、審慎的監管模式,以新型“舉國體制”推動重大技術突破和關聯技術升級,打造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和龍頭企業。

另一方面,沒有落後的產業,只有落後的技術。引導傳統企業以深化製造業與互聯網、先進製造業與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為重心,支持企業加快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改造,大力發展個性化定製、網絡化協同、雲製造,促進形成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型供給能力。

未來:如何應對中美經貿摩擦?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黃利斌在發布會上表示,儘管中美經貿摩擦對工業運行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個影響是可控的。

對於製造業外遷,辛國斌表示,從掌握的情況看,製造業外遷的規模不大,基本上還是以中低端企業為主。對中國經濟增長、產業升級、勞動力就業方面的影響總體可控。中國擁有龐大的國內市場、完整的產業體系以及高效的基礎設施,尤其是新技術應用等新優勢,中國仍然是目前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投資熱土。

以廣東為例,2018年共有588家外商投資製造業企業調整了在廣東的生產力布局,有一些到了越南、有一些到了泰國、有一些到了馬來西亞。這588家企業僅佔全省外商投資製造業企業總數的1.44%,但是同期外國投資淨增了1918家,像巴斯夫、埃克森美孚、富士康等一批百億美元級的外資高端製造業項目相繼在廣東落戶。此外,還有部分外遷企業回到中國。

但增速下滑的工業企業出口數據,提示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製造造成的長遠影響不容忽視。2019年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5836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這比去年同期回落了1.5個百分點。

辛國斌表示,當前全球經濟總體在趨緩,貿易霸凌主義大行其道,給世界經濟帶來了很大不確定性,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任何國家都不可能置身事外,打貿易戰沒有贏家。

今後將如何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對中國製造帶來的負面影響?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表示,一是進一步落實“六穩”政策,更加精準幫扶受損企業,降低產業鏈的被迫外遷的壓力;二是更大強度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增強中國產業體系抗衝擊的能力;三是更大力度地發揮好財稅政策的調節作用,提升產業鏈升級步伐;四是更高水準的服務好實體經濟、落實好一系列企業減稅降費相關政策措施,引導產業結構有序優化。

王軍認為,在上半年工業企業利潤仍在下滑,需求疲弱的情況下,如果成本沒有有效降低,必然導致盈利下降。而盈利的下降,將導致企業對製造業的投資必然是保守的,謹慎的。因此應繼續推動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他認為,在融資成本下降的情況下,人工成本、環保成本、物流成本、制度成本都需要進一步降低。

來源:國是直通車

作者:劉育英

編輯:李穎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