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公司搶注耳光餛飩商標還招商設官網:就為網紅效應

  一公司搶注“耳光餛飩”商標還招商設“官網”:就為網紅效應

潘氏家族所創“耳光餛飩”門面。 澎湃新聞記者 宋蔣萱 攝潘氏家族所創“耳光餛飩”門面。 澎湃新聞記者 宋蔣萱 攝

  近日,上海網紅小吃“耳光餛飩”創始人之一潘南雲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一公司疑惡意搶注“耳光餛飩”字樣商標,號稱與同名網紅小吃創始人潘氏家族合作,借此對外招商加盟。

  “很多人聯繫到我問我這件事,我都回答他們,那是假的‘耳光餛飩’,他們用我的故事去招商,騙人家的錢。” 潘南雲說。

  耳光餛飩成立於1997年,由江蘇宜興人潘國仙、潘南雲在上海肇周路小弄堂一手創立,憑借號稱“打耳光都不放過”的薺菜鮮肉餛飩和炸豬排走紅網絡。

  澎湃新聞調查發現,2018年5月以來,“上海再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再高公司)在網上發布大量“耳光餛飩”招商廣告,並設立“官網”,以肇周路“耳光餛飩”的名義,對外以10萬元加盟費招商。

  再高公司一名王姓經理告訴澎湃新聞,其上級公司為香港美亞投資管理公司,“(已)拿到耳光餛飩商標,說白了,大家都是衝著這個品牌的網紅效應來的。”

  上海博歐律師事務所王喆律師認為,再高公司員工在招加盟者時,稱自身即“上海肇周路的耳光餛飩”,“搭便車”的意圖明顯,誤導消費者,有虛假宣傳之嫌。

再高公司共和新路“耳光餛飩”門面。 澎湃新聞記者 宋蔣萱 攝再高公司共和新路“耳光餛飩”門面。 澎湃新聞記者 宋蔣萱 攝

  一公司以網紅小吃之名招加盟者,創始人“辟謠”

  據潘南雲反映,再高公司謊稱已將原肇周路“耳光餛飩”收購,開放招商加盟。

  張揚(化名)差點上當。他告訴澎湃新聞,2018年7月初,他在頭條號上看到一則“耳光餛飩”招商廣告,遂與對方聯繫,得到的答覆是只需要交10萬元即可加盟,“(對方說)上海開放20個加盟名額,和我說已經收購了上海肇周路的‘耳光餛飩’,二者屬於合作關係,但沒有給我看任何的書面材料。”

  張揚出於謹慎,通過肇周路“耳光餛飩”外賣包裝印製的電話號碼,聯繫到該品牌創始人潘國仙和潘南雲,才得知耳光餛飩並未在上海開啟招商。

  隨著向潘南雲詢問加盟的人越來越多,不得已,潘南雲在“耳光餛飩”微信公眾號中發布聲明,稱耳光餛飩成立於1997年,並於2016年開始連鎖化經營,“為了保證產品品質,堅守傳統味道,耳光目前沒有開放加盟授權,也並未在抖音、頭條號等平台發布任何相關資訊,請廣大投資者明鑒。”

  澎湃新聞登陸百度以“加盟耳光餛飩”為關鍵詞搜索,搜索結果排名第一的是名為“耳光餛飩官網”的網頁,潘南雲向澎湃新聞確認,該官網並非他們運營。

  點擊進入“官網”後,在顯著位置寫有加盟資訊,品牌為“耳光餛飩”,並標注有“上海網紅麻醬餛飩”字樣,公司資訊則顯示為“上海再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澎湃新聞撥打頁面顯示的“加盟熱線”,一名自稱王經理的男子接通了電話,其對澎湃新聞稱,再高公司的上級公司美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目前已將上海肇周路“耳光餛飩”品牌收購,並獨家授權再高使用該商標,加盟費10萬元,並開放區域代理。澎湃新聞詢問其與潘南雲所創立“耳光餛飩”有何關係,對方回答:“我就和你這麽說,我們是他們(肇周路耳光餛飩)的合夥人。”

  再高公司所稱“收購耳光餛飩”的說法,被潘南雲否認。

  潘南雲告訴澎湃新聞,再高公司負責人曾找他,“說他們已經注冊了‘耳光餛飩’的商標,要和我合作,還要500萬收購我的店,我說不可能的。”

  再高公司的招商宣傳頁面,用肇州路耳光餛飩宣傳語“好吃到打耳光都不放手”。 網頁截圖

  “經理”改口稱未與網紅“耳光餛飩”合作,律師:涉虛假宣傳

  澎湃新聞多次採訪上述再高公司王姓經理,他透露,美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美亞投資)是其上級公司,“已經獨家授權我們公司使用‘耳光餛飩’這個商標了。”根據工商資訊,再高公司執行董事名叫王偉,而香港公司注冊處資訊顯示,美亞投資登記董事同樣名叫王偉。

  澎湃新聞登陸中國商標網,以“耳光”為關鍵詞檢索發現,2012年至2018年的6年間,美亞投資曾在6年間6次注冊不同分類的“耳光”、“耳光餛飩”及“肇周路”字樣商標。如2018年1月31日,申請注冊“耳光餛飩”圖樣商標;2018年6月21日申請注冊“肇周路”字樣商標,國際分類43(提供食物和飲料服務,臨時住宿)。

  王姓經理稱,美亞投資此前注冊的“耳光餛飩”圖樣,已投入使用於再高公司在上海共和新路2088弄5號開設的一家“耳光餛飩”實體店中。

  澎湃新聞前往探訪發現,該店面設於街邊,上部掛著“再高ZAIGAO餐飲創業孵化基地”的廣告牌,下方掛有白色“耳光餛飩”招牌,並標注“上海網紅麻醬餛飩”,商標字樣和圖形與美亞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注冊的商標相同。

  進入店裡,點餐服務台同時售賣包括“耳光餛飩”在內的多種小吃,如“包大祥”上海生煎和“飛機俠”便當、“許願茶”。在收銀台顯著位置擺著一個“授權證書”,上標有“耳光餛飩”商標圖樣,寫著“茲授權使用上海再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耳光餛飩’品牌”。

  “除了我們這家店以外,所有的‘耳光餛飩’店面都是假的!”王姓經理稱。

  對此,肇周路“耳光餛飩”創始人潘南雲則稱,耳光餛飩於2016 年11 月開始連鎖經營,在上海有黃家闕路店(原肇周路店)、安遠路店、大沽路店、五角場悠邁廣場店、雲南路淮海國際店、新天地店(即將開業)、虹口店(即將開業),而再高公司開設共和新路店純屬“山寨”。

  當澎湃新聞向王姓經理說明該店經營的並不是經潘氏家族授權的“耳光餛飩”,其說法與澎湃新聞詢問招商加盟事宜時截然相反。

  王姓經理承認並未與肇周路“耳光餛飩”合作,“目前我們拿到了這個品牌的商標,餛飩大家都會做,我們自己會更新產品,說白了,大家都是衝著這個品牌的網紅效應來的,對吧。”

  上海博歐律師事務所王喆律師認為,再高公司員工在招加盟者時,反覆強調擁有實體店鋪,並一再主張自身即“上海肇周路的耳光餛飩”,“搭便車”的意圖明顯,誤導消費者,有虛假宣傳和不正當競爭之嫌;且根據現有資料,再高公司與受誤導加盟者簽訂的所謂“加盟協定”,也有“空手套白狼”之嫌,法律上存在欺詐的可能性。

  “他們空有‘耳光’兩個字,沒有我們的核心、我們的味道,說到底還是拿我的故事去騙錢!”潘南雲說。

責任編輯:陳合群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