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教師需要禮遇,也需要“自愈”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省教育廳廳長朱世宏所提的“建立教師禮遇制度增強榮譽感”等建議受到教師的廣泛關注。在期待國家、社會禮遇的同時,老師們如何面對現實問題開展自我心理調適?本報特約請成都師范學院教師楊東交流相關體會和建議。

近年來,社會各界給教師更多禮遇的呼聲越來越高,這無疑是必要和正確的。然而,教師在期待禮遇、享受禮遇的同時,有必要適當“自愈”,即通過自我調適,正確認識相關現實問題,否則,仍會面臨眾多困惑、難以體會到從教的幸福。我以多年與教師交往的經歷,深刻體會到當前困擾教師的是“三個問題”:錢多錢少、做多做少、評價好不好

1

如何面對“錢多錢少”

“錢少”可能是老師們抱怨最多的話題。總是期望“教師的收入不低於當地公務員的收入”,或是期望有一天“收入要是能翻一番,我就安心教書了”。這些年,教師的收入增長是比較顯著的,但是並不見對“錢少”的抱怨減少,更不見教師職業倦怠的狀態有顯著改善。面對這樣的問題,當然政府進一步大幅提高教師的收入固然必要,但老師們“期待哪天有不缺錢的感覺”則是不可能的。因為,收入的增長永遠趕不上大家對更多物質和財富的期待。面對這樣不斷重複的社會現實,也許教師需要一種智慧的判斷:“這輩子永遠會有錢不夠用的感覺!”想清楚這一問題,並適當調整自己的心態,可能教師對“錢少”的抱怨會減少一些,從教的幸福指數就會顯著增長。

比如,績效工資前,老師們熱切盼望。當時,很多人不敢想象自己的工資可以“翻番”。確實,幾年前的績效工資就增長的幅度而言,是有史以來最高的一次。結果“缺錢”的感覺依然如故,甚至更甚。

也許有人難以忍受教師的清貧,憤然離開,去做更賺錢的事情了。然而,即使成了百萬富翁、千萬富翁,甚至億萬富翁,很多人還是缺少幸福的感覺。因為那時,你比較的對象不同了,錢的用途也不同了。比如,回想過去和現在對車的感受,是不是“沒車的時候想有車;有車的時候想好車;有好車的時候想豪車”?

在我看來,人反正一直都有“缺錢花”的感覺,就不要為錢多錢少而過分煩惱。以教師、校長現在的收入,應該衣食無憂,何必為錢而愁呢?錢多,多用一點;錢少,少用一點。我想,“錢多錢少”並不能決定教師的職業幸福感。

2

如何面對“做多做少”

從整體看,當前教師的工作是比較繁雜、辛苦的。我多次呼籲應該給教師減負。在生活中,當有些老師與周圍的人比較時,也許會覺得自己做得比別人多,獲得卻比別人少,抱怨往往由此而生。網絡上有一句話講得很好:“盡多少本分,得多少本事。”我深以為是。

一個人的本事,是閑不出來的,是看不出來的,是等不出來的,更是怨不出來的,只有在做事的過程中,慢慢生長出來。因此,多做一點事,就會多一些經歷,多一些經驗,也就會逐步形成某種能力。不會的事情,只有去做,才能學會;會做的事情,只有多做,才能做得更好。

一些年輕的教師,比較容易有懷才不遇的感覺,認為自己很有才,但總感覺不受重用。對此,也有一句話講得貼切:“懷才就像懷孕,只有時間長點才能讓人看得出來。”一個人是否有才,不憑借自我的感覺,也不依靠自我標榜,而是來自你“做成過什麽”——做的事情愈多,人們才會愈加發現你有才。

有一句名言說得好:“機遇總是垂青於有準備的人。”機遇常難以預料,人也可能不太清楚需要什麽樣的準備。所以,面對無法預期的機遇,最好的準備就是盡自己所能,做好當下能做好的事。

3

如何面對“評價不好”

近年,社會上對教師的有些負面報導影響了教師隊伍的整體社會形象。對此,老師們可能憤憤不平。在新媒體高度發達的今天,負面新聞更容易引起社會關注。但這並不能否定教師隊伍作為社會重要而優秀的群體這一基本事實。如果每一個老師都靜心做好自己,社會的整體認可應該更好。

普通教師更容易糾結的是,在具體的部門中,領導、同事、家長,以及學生的評價更為直接。有正面的評價當然開心,但遇到負面的評價,往往容易憤怒、不平,甚至爭辯、衝突。面對人生中不斷的、不可避免的問題,我們也需要有智慧的判斷:“你我可能都做不到所有的人都說好”。有了這樣的心理準備,面對負面評價時,就會多些淡然。而真正有意義的是多一些反思,檢討自己是否有值得改進之處,並切實付諸於實際行動。如此之下,自我就會有一次次實實在在的進步。

人們常講:“一個巴掌拍不響。”當矛盾、衝突、問題產生之後,如果能以謙卑之心內省,總會找到值得改進之處,對負面的評價就會有更多理解,也就不會過於憤憤然。

每一個人在正面評價之下,會產生積極的能量,這是人之常情。但面對負面評價時,如何控制情緒則個體差異大,一個重要的差別是你如何定位“為誰而工作”。如果定位為“為別人工作”,當獲得正面評價時,你可能會更加努力,而當遭遇負面評價時,你就容易氣惱,甚至產生消極、懈怠的情緒。

其實,工作的意義並不是“為別人而做”,也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而是“當下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即使你不喜歡教師職業,這份工作也是你現實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面對,人就會有更積極的生活;消極面對,人就會生活在消極之中。

積極的態度是人生最重要的財富。就人生態度而言,不外乎“積極”與“消極”之分。“消極”不僅不能改變什麽,而且只會讓自己痛苦或是麻木。如果選擇“積極”,不僅可以讓自己更充實、更有價值、更快樂,而且可能給自己帶來機遇或是改變。

因此,我們應將工作定位在“為自己工作”,自己保管情緒的鑰匙。如此,我們就靜心做事,可以更好地體會工作帶給來的快樂和幸福。

1939年,陶行知先生為愛妻寫下《長青不老歌》:

博愛存心,和光盎面,不惑不憂,不懼不戀。偶萌煩惱,念悔百遍,不急不息,法天行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服務最樂,手不釋卷。思想青春,何可不變,願師少年,立在前線。”

讓我們共勉之。

(作者系四川省陶行知研究會秘書長)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