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義烏發現“最早浙江人”:或將世界釀酒史提前3000年

橋頭遺址位於義烏市城西街道橋頭村西邊,是一塊約2000平方米的台地。現場一座八九千年前的古墓,讓見多識廣的專家們也目瞪口呆。一個身高1.73米的壯年男性,側身屈肢埋葬於狹長的方坑之中,腹前安放的一件紅衣彩陶,美麗的色彩歷經歲月依舊鮮豔。

不久前,超強台風“利奇馬”直擊浙江,近百萬民眾緊急轉移。然而,就在此時,全國各地近50位考古學家、文博系統的專家學者,改簽了多次停運的火車、飛機,在大風大雨中趕到浙江義烏,只為親眼看看八九千年前的一處歷史遺址。

這是上山文化發現的第一個墓葬,也是迄今為止浙江發現保存完整人骨的最早墓葬。橋頭遺址目前一共發現了兩具人骨,還有一具埋藏淺,有所破壞。此前,河姆渡文化發現的墓葬很少,跨湖橋文化還沒有發現墓葬,難怪專家們稱呼他為“浙江第一人”。

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認為,這個墓葬的發現,證明當時的人類已經有意識地將逝去的同伴進行掩埋,這跟先人的信仰、習俗、對死亡的認識,都有重要關係。

這幾年,橋頭遺址陸續出土了成千上百的上山文化中晚期彩陶,數量和完整度刷新了人們的認知。

此前,甘肅大地灣一期文化遺存發現的彩陶是中國最古老、最原始的彩陶文化,距今已有8000年,這和國外目前發現最早含有彩陶的西亞兩河流域年代大致相當。橋頭遺址“浙江第一人”所抱的彩陶被初步斷代為距今9000年,或將刷新人類對彩陶歷史的認知。

不僅歷史悠久,而且這些彩陶的工藝也可圈可點。其中有一件陶器,口沿圓潤、光滑,造型完全可以和唐宋時期的瓷器媲美。專家判斷,其很有可能是一隻酒器。因為在陶壺裡的殘余物中發現了一種加熱產生的糊化澱粉,後來送到了史丹佛大學去做檢測研究,專家認為殘留物與低溫發酵的損傷特徵相符。低溫發酵是釀酒的基本原理,專家據此猜測,橋頭人可能已經掌握釀酒技術。

如果橋頭人已經學會釀酒,那麽這隻陶壺無疑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最早的酒器。根據對出土文物的考證,約在6000年前,西亞兩河流域已出現雕刻著啤酒製作方法的粘土板,這是世界上迄今發現最早的釀酒技術。如果橋頭人的釀酒技術得到進一步確認,那麽世界釀酒史將再提前3000年。

驚喜還不止於此。一萬年前左右的人類活動遺址在全國也沒有幾處,而橋頭遺址環壕聚落保存相當完整,這在早期人類活動遺址裡更是難得。

環壕的作用類似於護城河,主要是防禦。今年剛被列為世界遺產的良渚古城,就發現了距今5000多年前的環壕。令人稱奇的是,橋頭遺址也發現了環壕。換句話說,橋頭人9000年前就修建了自己的護城河。

2012年,橋頭遺址考古挖掘負責人蔣樂第一次來橋頭村時,就覺得這塊高地的西邊斷崖非常特別。經過考古發掘,東、北、西三面都已經發現比較明顯的壕溝遺存,南面因為歷史久遠有部分遭到破壞。台地上的考古發掘,已經發成屋屋建造遺存的柱洞,還有大量以器物坑形式存放的彩陶,有可能是一個具有公共功能的區域。

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現。比橋頭遺址更早的一些新石器時代遺址,比如廣西桂林的甑皮岩遺址、江西仙人洞遺址,年代可以追溯到1.2萬年以前,它們有個統一的名稱:洞穴遺址。顧名思義,那時人們還生活在洞穴裡,而且住不了多久,就會隨季節變化遷徙,不能算定居,村落就更無從談起了。

而生活在橋頭遺址的先民,已經告別了山林洞穴的生計模式,搬到了盆地丘陵地區,這是人類走向文明的重要一步。所以,這類遺址也被稱為曠野類遺址。橋頭遺址環壕聚落的台地性質明確,而且南北分區,是國內目前發現最早的聚落形式。

橋頭遺址所屬的上山文化,是浙江省新石器時期考古的重大突破。近年來,考古工作者通過追蹤式的調查和勘探,相繼發現了浦江上山、永康湖西、龍遊荷花山、金華青陽山等18處上山文化遺址。目前已基本確定,以金衢盆地為中心的錢塘江流域,存在一個早期新石器遺址集中分布區。

上山文化是長江中下遊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新石器文化。更重要的是,這裡的先民已經過上了魚米之鄉的生活,將中國人工栽培水稻的紀錄提前到一萬多年,甚至對探究世界稻作農業起源都有著重要意義。

過去,人們一般認為黃河中下遊地區是華夏文明的核心。20世紀以來的一系列考古發現確認,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尤其江南一帶,已形成河姆渡、良渚、馬家浜、跨湖橋等錢塘江文化譜系。

從探究中華文明起源的角度來說,橋頭遺址的價值,或許不亞於河姆渡、良渚。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九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