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八佰背後的淞滬會戰,如何改變了抗日戰爭的走勢?

作者:胖胖的拍拍熊

抗戰題材電影《八佰》終於公映了,在銘記英烈之餘,更應該深究八百壯士背後,那場氣壯山河的淞滬會戰背後,如何改變了中日戰爭的走向。

由北往南到由東向西的戰略轉向

不同於九一八和七七士兵中日軍的瘋狂挑釁和軍部參謀的失控暴走。淞滬會戰的爆發,更多地是出於中國方面對於重新掌握抗戰主導權的一次努力。

七七事變爆發以及廬山談話之後,中日之間的全軍破敵徹底爆發,受益於初步工業化的國力和充足的準備,日軍在華北地區攻勢迅猛,長城天險也無法阻擋日軍前進的腳步,使得在華北平原地帶,裝備落後組織渙散的中國軍隊更加無險可守。

在上海主動出擊,不但是出於在國際社會面前爭取援助,更在於將日軍主力吸引到上海為中心的長江流域,減輕華北地區的軍事壓力,利用南方水網地帶的地理優勢,抵消日軍的重炮和機械化優勢。因此,在淞滬會戰開始,中國軍隊主動進攻駐在上海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希望以優勢兵力消滅日軍守備部隊,進而為之後的決戰打下基礎。

基於這種心理,初戰的中國軍隊動用了精銳的德械師,並且動用了寶貴的空中力量和重炮武裝,但是由於缺乏攻堅能力,以及重火力不足,導致十多天的初期攻堅沒有戰果,反而陷入了與日軍的消耗戰之中。

國民黨軍的高層和德國軍事顧問對於淞滬會戰初始的判斷基本是正確的,戰爭開始後,為了確保上海守備部隊不被圍殲,日軍開始了大規模的軍事調動,到10月底投入近9個師團,三十餘萬人,在華北的日軍約為7個師團,二十餘萬人,考慮到此時日本國內的師團還沒有進行大規模擴編,因此在上海的突然襲擊,確實將日軍的注意力吸引到了江南一帶。

但江南一帶的平坦地形,依然有利於日軍作戰。水網密布固然導致公路難以通行,但是日軍依然可以依靠舟橋設備快速機動。

大規模會戰的執念與敵後遊擊戰的興起

中日全軍破敵爆發之初,誰都沒有想到這會是一場延續長達八年的血腥戰爭。淞滬會戰的失利以及南京保衛戰的慘重損失,令中方付出了巨大的人力與物力損失,但徹底點燃了全民族的抗戰熱情。國民政府的統治核心在於富庶的長江流域以及大中型城市,這些地區提供了兵員、資金、外援通道,迫使國民政府采取一次又一次的會戰,來彰顯自身的法統,並繼續期望於西方列強的調停。

日本方面,貧弱的國力使得日本高層清楚,必須通過一次會戰徹底擊垮中國抗戰的信心,但是下層軍官對於軍功的渴望,軍部參謀的野心都使得日軍成為失管的野馬,屢屢突破高層下達的中止線,使得日軍日益陷入泥潭之中。

勝利的曙光來源於一種新的作戰方式,在國民黨和軍閥勢力大規模在華北平原潰敗時,八路軍卻開始積極挺進日軍後方,這批裝備不足的戰士將在幾年之後用一種全新的作戰方式,消磨掉日本人勝利的信心。在南方,以廬山為中心的遊擊區開始形成。日軍在北方擁有了鐵路優勢,在南方擁有了水路運輸優勢,卻開始懼怕山區的中國遊擊隊。

日本人發現,隨著越發往中國內陸深入,複雜的地理形勢,密布的山區,將導致日軍本就不多的機動部隊更加分散,漫長而缺乏保護的後勤補給線更加脆弱,中國方面利用山區地形優勢廣泛開展的遊擊戰,成為了隨後八年抗戰的主要戰爭模式,這也是國力脆弱的日本無法承受的。

唯武器論和論持久戰

淞滬會戰中,日軍的重火力和海空優勢,給參戰的中國軍隊造成了巨大傷亡,也給國民黨高層留下了深刻印象。隨著此後多次會戰中,中方積攢多年的海空軍力量,以及精銳的陸軍力量逐漸消耗殆盡,中國軍隊的萬國牌裝備,也伴隨著外援不同,先後經歷了蘇式到美式的轉變。

唯一不變的,是對武器裝備的迷信和對失敗教訓的忽視。淞滬會戰中中國軍人的巨大犧牲,並沒有被國民黨高層所吸納總結,機械地下達或者執行命令,不計代價的攻擊和堅守,政令軍令難以統一,不同派系之間部隊無法互補,防區之間各自為政,以至於「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對於日軍而言,淞滬會戰是一次現代化戰爭的檢驗,與進行了長達十多年內戰的中國軍隊相比,大體保持和平狀態的日軍大部分師團缺乏實戰經驗,但是系統化和高強度的訓練,使得日軍在適應了戰場環境之後,迅速具有了更大的優勢。

日本提前開展的基礎教育,使得基層軍隊能夠較快的將戰場經驗總結推廣,以老帶新的作訓方法,使得日軍的單兵技戰術水準在抗戰初期達到了巔峰。

反觀中國方面,在損耗掉為數不多的精銳老兵之後,戰術執行能力大幅度下降。淞滬會戰中,精銳盡出的中國軍隊取得了抗戰期間較為接近的戰損比,但是此後隨著裝備損耗和人員難以補充,雙方的傷亡對比出現了較大波動。

淞滬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中國戰場上的一次大規模海陸空立體會戰,交戰雙方都沒有相關作戰經驗,戰前軍事理論上提出的一些設想,也經受了實戰的檢驗。

比如30年代末期流行一時的戰鬥機無用論,使得缺乏戰鬥機掩護的日軍「越洋暴擊」,被中國空軍英勇的飛行員狠狠打臉。在空戰中加速升級的日本海航,最終研發出了較為先進的「零戰」,並最終對精疲力盡的中國空軍形成代差優勢,但是一味追求大航程之餘,導致防護力和火力不足,以至於在面對美軍的重型轟炸機時無能為力。

在陸軍方面,無止境的消耗和不斷擴編的師團,吞噬了日軍本應用來升級武備的經費,以至於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本陸軍依然使用著西方軍隊眼中落後的武器,用士兵的蠻勇,去掩蓋裝備的不足。貧弱的中國用自己的血和淚,拖住了日本擴張的步伐。

在陰霾艱澀的抗戰初期,血淚淹沒了希望和生機,但是中國的智者卻在以世界為格局,歷史為經緯,看待審視這場決定民族生死存亡的戰爭。

1937年夏天,當戰爭形勢日趨緊張之時,蔣百裡的《國防論》在上海《大公報》發表,萬語千言,隻匯做一句話「中國是有辦法的」。1938年5月,毛主席的《論持久戰》發表,前途雖然艱險,中國總有希望。速勝論和速敗論都不可取,武器裝備也不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最重要的,還是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