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以曝光統計造假常態化遏製向數據要政績

統計造假不利於基層部門對來自上級及中央政策的落實,也會讓民眾對現實與“統計數據”裡的“真實”產生“錯位”之感。

▲圖文無關。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左生一

中新社報導稱,昨日,國家統計局通報了天津濱海新區臨港經濟區、遼寧省鐵嶺市西豐縣等五起典型統計違法案件。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還表示,國家統計局將制定統計違法案件曝光辦法,建立統計違法案件曝光常態化機制。

國家統計局的具體做法包括完善國家統計局官網“曝光台”專欄,定期曝光國家統計局立案查處的重大違法案件,完善統計失信行為通報制度,定期公示被依法認定為統計上嚴重失信企業的名單等,以達到對統計失信行為的懲戒效應。

統計造假現象由來已久,也產生了一些惡劣的社會影響。它其實只是一些官員為了“有面子”,搞攀比、爭位次;為了“向數據要政績”,進而實現升遷的目的而製造的“惡果”。

統計造假不僅不利於對一地區、一產業的準確判斷,找準問題進而“對症下藥”,也不利於基層部門對來自上級及中央政策的落實,也會讓民眾對現實與“統計數據”裡的“真實”產生“錯位”之感。

以此次曝光的寧夏銀川靈武(縣級市)案件為例。2018年3月統計執法檢查發現,靈武有關專業統計數據嚴重失實,比如有20個固定資產投資項目虛報,1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提供不真實統計資料等數據造假現象。

而導致這一局面形成的原因是,“有關部門非法乾預項目部門獨立真實報送統計數據,指令企業報送虛假統計數據。”“地方黨政長官以及相關部門長官對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嚴重失察。”還有部分企業、部門主動造假,目的是為了“騙取物質利益”。這可說是上下其手,相互造假,共同“瞞上”。

統計造假,的確有利於(指令)“造假者”獲利,但卻可能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對於產業發展的不準確判斷,對一個地區經濟發展不足的不察。最終卻還是得有人,尤其是公眾兜底。故而,擠掉“水分”,讓真實統計數據複位,就是各方努力和期待的結果。

前幾日,中辦、國辦剛印發《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察工作規定》,為了還統計工作一個相對乾淨的環境和自由的太空,對於乾預、乃至指令統計造假的人也將予以重點“關照”。統計督察對象不再局限於“與統計工作相關的各地區、各有關部門”。

督察的重點已變成“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和與統計工作相關的長官班子成員”,市級黨委和政府、國務院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和與統計工作相關的長官班子成員、省級統計機構和省級政府有關部門長官班子成員也都囊括其中。

無疑,這將與統計造假曝光常態化的打法形成相互助益之效。其實,不管是統計造假曝光常態化機制的建立,還是督察對象範圍的延伸,這都是為了營造一個能夠真實統計的環境,保證統計數據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如此,統計工作才不失於其真正功用:了解國情國力、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而不是成為某些官員臉面的“裝點”。

□左生一(媒體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