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國城市那麽多,為什麽就它們紅了?

文 | 朱昌俊 時事評論員,公號“西部城事”聯合創始人

沒有哪個城市只有996,也沒有哪個城市只有“詩與遠方”。

二線網紅城市在這些方面的話語權和存在感,與一線城市明顯還不在一個級別。

網紅城市的出現,就是中國城市功能和資源再分配的肇始。

網紅城市的話題最近又火了。

新華社的報導追問:這些中西部城市為什麽成了“網紅”?

新周刊則為杭州把脈:正在成為網紅的杭州,與一線城市漸行漸遠。

而隨著網劇《長安十二時辰》熱播,西安最近的旅遊熱度上漲22%,在網紅的路上再進一步。

這些報導和分析實際上是近幾年網紅城市話題景觀的一個縮影:

大部分網紅城市都在中西部;

網紅城市的話題很火,但爭議一直不小;

一個城市“紅”起來似乎不講道理,一首歌,一部電視劇,乃至一則短視頻,都能夠帶來出人意料的流量。

紛紛擾擾之下,我們對網紅城市到底有多少誤解?網紅城市與一線城市到底還有多大差距?它們又是否只是曇花一現?

01、被“誤會”的網紅城市

到底何謂網紅城市,其實並沒有確切標準。但要列舉那些能代表網紅城市的標誌性場景,多數人的答案可能都大同小異:重慶的8D魔幻立交,西安的摔碗酒,成都的“小酒館”,武漢的吉慶街,長沙的橘子洲焰火……

這些充滿生活、休閑娛樂氣息的城市景觀,或會讓人誤以為這些城市就是“花瓶”,只是純粹的旅遊城市,而生活在那裡的人們可以不用打卡上班,天天品酒、閑逛就夠了。

這個誤解有多深呢?連馬化騰都有。

成都市長羅強,曾在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節目中講過一個故事:馬化騰先生原來對成都有個誤解,他曾說成都這個地方就是少不入川,人到了以後可能就是打麻將,馬化騰認為根本出不了東西。直到他的遊戲《王者榮耀》從成都研發出來以後,才從根本上改變了他對成都的看法……

其實,無需前往這些城市生活體驗一番,以常識推斷也不難明白,沒有哪個城市只有996,也沒有哪個城市只有“詩與遠方”。

這樣一種錯覺的形成,可以形容為是“短視頻視障”效應,它讓人誤以為西安人每餐吃毛筆酥,成都人每晚逛小酒館。

當然,儘管存在誤會乃至偏見,但網紅城市概念的紅火,確實是互聯網傳播時代,城市形象的一種再造。它有別於過去以碼頭、工業、科技等宏大概念來定義一座城市,而更傾向於突出城市接地氣、偏消費化、生活化的一面。

好處是,投合了消費主義浪潮和互聯網信息傳播規律,對於增加城市的曝光度,促進旅遊、消費,都有明顯作用。但也可能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如馬化騰先生一度認為成都根本“出不了東西”。

另一個誤會是,網紅城市往往傳統文化、歷史底蘊深厚,所以是其歷史、文化“家底”促成了二次走紅。

的確,像成都、西安、杭州等網紅城市代表都是歷史文化名城。但有統計顯示,以娛樂活動指數、文化設施指數和文化消費指數來綜合評估,網紅城市在實際文化生活體驗等方面並沒有明顯優勢。

這一結論其實並不讓人意外。現代大城市,幾乎沒有誰可以僅靠文化體驗、文旅產業就能夠立足。就像蘇州的崛起絕不是因為其久負盛名的江南園林,而恰恰是現代化的外貿和園區工業。

如果僅靠歷史底蘊就能紅,最該成為網紅的應該是洛陽、開封等古城。說到底,網紅城市的網絡人氣背後,依然是比較突出的經濟基礎和消費資源在作支撐。多數所謂網紅城市,都是GDP過兆,人口過千萬的超大城市。

還有一種看法是認為網紅城市,都是主動行銷的結果。這個因素當然不可否認,尤其是成都的城市行銷意識和能力,在全國都首屈一指,“抖音之城”西安更是與抖音達成直接合作。

但如果僅通過行銷就能夠帶來人氣,也未免太好複製了。要知道,這些網紅城市,幾乎無一例外都是過去幾年“搶人大戰”中的大贏家。

02、網紅城市真正的短板在哪

關於網紅城市的一個重要爭議是,它可能是徒有其表,過於注重面子而忽視裡子。

雖然很難說網紅城市不重視裡子,但一個城市的綜合實力,如果僅看其網紅程度,看其行銷話語,的確容易給人造成錯覺。

有關網紅城市與一線城市的比較很多,論幾大核心指標,不管是GDP還是資金總量,抑或是財政收入、工業產值,以二線城市為主的網紅城市與一線城市北上廣深的差距,都是很直觀的。

而更能體現一座城市影響力、存在感的,還是在於它在國家經濟體系中所承擔的角色、功能,以及它的經濟異塵餘生力。

比如論戰略地位,從政治到文化再到經濟、金融以及對外形象,這些中心角色,基本仍被四大一線城市所壟斷。中美貿易戰中,處在最“前鋒”的是深圳,就足以證明問題。

另外,目前三大國家級城市群——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都無一例外,由一線城市領銜。

而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看一座城市的實際影響力,一個最重要方面就是它的產業、企業的異塵餘生力、影響力。

論新興產業,以高新企業數量為例,據華夏時報報導,2017年北京的高新企業數量超過2萬家排名第一,前四名由“北深廣上”霸佔。而網紅城市中,杭州、成都的高新企業數量只有北京的七分之一、廣州的三分之一左右。

在2018年中國500強企業數量排名中,北京以94家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雖然杭州打敗廣州,擠進前四,但整體依然由一線城市把持的格局並沒有發生實質動搖。

論知名企業,北京、上海由於匯集了各個行業的總部,自不必說。

廣州有南航、恆大、微信、廣汽、富力等,深圳則有華為、中興、平安、騰訊、比亞迪、順豐等等知名企業。

相對來說,二線網紅城市在這些方面的話語權和存在感,與一線城市明顯還不在一個級別。

當然,網紅城市與網紅城市,也還是有區別。比如東部的杭州與西部的成都、西安,雖然都是炙手可熱的新一線網紅城市,但內部差距同樣不小。

比如,無論是500強企業,還是獨角獸企業數量,杭州都已可躋身四大一線之列。特別是孵化出阿里巴巴這樣的行業頭部企業,幾乎奠定了杭州整座城市的新經濟基礎,這是令上海都羨慕的事。

杭州西湖

當然,與成都、西安等中西部網紅強省會相比,杭州也有自己的“劣勢”。

一來,無論是省內還是區域內的話語權,杭州都有明顯的天花板。地處中國經濟最發達的區域之一長三角,被諸強環繞,杭州的區位優勢自不待言,可要進一步冒尖,其實並不容易。

而西部網紅城市重慶、成都、西安,都是不折不扣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率先入選國家中心城市,也證明了國家層面的認可。

所以,論新興產業,杭州因為更靠近互聯網新經濟風口,且背靠經濟強省,比中西部網紅城市的確要更風光。但論未來的發展潛力,以及在各自區域的戰略地位、腹地範圍,以及承擔的國家戰略功能,成都、西安已然更勝一籌。

03、網紅城市還能紅多久?

是網紅就難免有過氣的一天。

其實,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網紅城市”。改革開放前的蘭州、東北諸城等重工業、資源型城市,八十年代後的寧波、大連等計劃單列市,90年代的海口,等等都曾經狠狠火過。

只是,隨著時代變化,經濟環境、產業結構更迭,這些城市逐步從頂峰跌落。

但據此認為時下的杭州、成都、西安等網紅城市將曇花一現,並不科學。

事實上,絕大多數網紅城市之所以紅,恰恰就在於它們迎來了自己的時代,找到了自己的風口。即便終有可能過氣,也必定會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

目前紅火的杭州、成都、西安等網紅到底能火多久還不好說,但這些城市確實正迎來一個明顯的發展窗口。如新經濟、強省會的崛起,內陸開放的重要性提級,等等。

所以,這些城市以短視頻的方式“火”起來,是偶然的,但內陸主力城市的崛起,卻是必然的。

短視頻捧紅了重慶的洪崖洞

目前中國經濟總量已經超過90兆,人口近14億,這樣一個整體城鎮化率超過50%的經濟大國、人口大國,雖然頂級城市資源依然主要匯聚在四大一線城市及其對應的城市群、都市圈。

但是,無論是資源承載、區域平衡發展的需要,還是國家功能的分配,以及人們在城市選擇上的多元化需求,都要求也必然誕生更多的主力城市。

一定程度上言之,網紅城市的出現,就是中國城市功能和資源再分配的肇始。

經濟學家管清友曾給出一個判斷,中國至少需要8個一線城市。其實,如果僅看硬體設施,今天中國GDP十強城市的差別已經很小。甚至,一些二線城市在個別領域的表現,已經超過一線城市。

“北京,有2000萬人假裝在生活”,或許是一種誇張表達,但生活成本、文化底蘊、居住環境等綜合表現更突出的二線城市,將具備更大的比較優勢卻是事實。一批網紅城市正是其中的代表。

一句話,網紅城市的短板依然明顯,但在今天要成為名副其實的網紅城市,僅是創作一首《成都》,喝一碗“摔碗酒”,建一座魔幻立交,是遠遠不夠的。

網紅城市的背後,是一個正在成形的新的大國城市格局。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