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毛筆的前世今生——中國毛筆簡史

我國書法使用毛筆是一個特點,它與漢字傳統有著密切的關係。據歷史文物查證,在新石器時代就在一些彩陶上發現有用毛筆描繪的花紋。在殷商的甲骨文上也有殘留的朱書或墨書而未經契刻的文字。看它的筆畫圓潤爽利,都是用毛筆書寫的。甲骨文有"聿"字(筆字的古體),字的形狀象一隻手握筆的樣子,由此可知約在3千年前就有毛筆了。

到了秦代,筆的做法有所改進。它將筆杆的一端鑿成小窩,把筆頭放在窩裡粘住。套筆也用竹管裝入,又在兩側各鑿一小孔,以便取筆。

1906年英國人斯坦因從新疆米蘭遺址中發現的雙瓣合尖蘆管筆

在我國有一種傳統的說法,認為毛筆是秦時蒙恬創造的,蒙恬可能對於毛筆的製作有所改進,但怎樣改進的也沒有記載。秦時使用兔毫竹管而有"筆"的名稱。這種用兩種不同硬度的毛製成的筆,能剛柔相濟,便於書寫,實為一大進步。

在甘肅武威磨咀子一座東漢中期墓中出土的一支筆,筆芯出鋒用的是黑紫色的硬毛,外面覆蓋著一層較軟的黃裼色的毛,正和《古今注》的說法相同。這支筆可以看作是經過蒙恬改進後的毛筆。

據山東沂南東漢時期一座畫像石墓的前室壁上,刻有祭祀圖,圖上持笏的祭祀人,冠上都簪著一支筆。根據《歷記·滑嵇傳》"西門豹筆磐折",以及秦筆一端削尖的情況看,可能早就有簪筆的作法了。

魏晉以後的筆杆較短,或者由於那時還沒有現在的高腿桌椅,寫字的人是跪坐在席子上的。面前擺的矮幾案,所以要懸肘書寫,因而對筆頭的要求是"鋒齊腰強",也就是柳公權所說的"圓如錐"的形狀。據說,歐陽詢對於毛筆也很講究,使用的筆是以狸毛為芯,覆以秋兔的毛做成。

東晉至唐的筆有"鼠須"、"雞距"等名。《筆經》說:世傳鍾繇、張芝、王羲之皆用鼠須筆。雞距為形容短鋒筆的形狀,白居易有《雞距筆賦》即為描述筆毫堅挺的。現在日本正倉院所藏唐筆,毛穎短促,筆頭幾乎呈三角形,據說就是雞距筆的一類。因為它和白居易所描寫的形狀相似。這種短而硬的筆頭,對唐代書法有相當大的影響。唐時的毛筆以安徽宣城諸葛所製的宣筆最有名。

從現在發現的古代的執筆圖像來看,我國長期采取簡牘紙帛手持懸空式的書寫方式,且這種普遍性的書寫方式一直延續到宋代,才逐漸轉變為紙帛放置於桌面的書寫方式。而類同於我們現代使用的髙桌椅,其實在漢代便有了,只是到了唐代才開始正式的使用。宋代有了高桌,人們坐在椅上寫字,對於筆鋒硬度當與以前不同,但製筆原料,大體與唐人相似。

元代湖州筆工,採用山羊毛製作羊毫筆,或用羊毛與兔毛、狼毛配製兼毫筆。明代製筆以尖、齊、圓、健為四要。要求筆頭渾圓飽滿,彈性適度。這種筆垂下時,自然收攏成鋒,用起來揮灑自如。它雖然比宣筆柔軟,但正是由於這樣就代替了宣筆,成為最著名的品種。明清兩代,湖州都是製筆業的中心。至於筆杆的材料,除竹管外,還有用象牙、犀角、玉石、紫檀木或花梨等製作的,無非表示貴重,與書寫本身並沒有什麽關係。

現在的筆和過去差不多,湖筆還是最有名的。以性能論,有軟毫、硬毫、兼毫三種。羊毫性軟,雞毫最軟。軟毫性柔,它的長處是,能多攝墨,圓轉如意;短處是,不善用時筆畫無力,字體臃腫。狼毫、紫毫(即兔毛)為硬毫。硬毫性剛,長處是,鋒利勁峭;短處是瘠薄多角。兼毫是半軟半硬,剛柔折衷。因其配合的成分不同,有五紫五羊,七紫三羊,三紫七羊……。書法家多愛用兼毫,又以各人習慣定製某種性能的筆種,當屬例外。

古人將案頭裝置筆、墨、紙、硯、印等文具的匣子戲稱“筆墨伺候”。這種器具起源於何時,未做考證。但從文獻及圖片資料記載,唐以後比較多見,明、清時成為書案的必備之物。至近代自來水筆產生以後,逐漸退出歷史舞台。

漢代的毛筆長啥樣

到了漢代,毛筆的製作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時期,在出土的文考資料中,已知的有兩例:“居延筆”和“西郭寶墓筆”,現介紹如下:

1、據馬衡“記居延筆 ”說:“民國二十年(1931年)一月,西北科考團員貝格滿君於額齊納舊土扈而特旗之穆兜培而近地方,發現漢代木簡,其中雜有一筆,完好如故。筆管以木為之,折為四,納筆頭於其本,而纏之以枲(麻),塗之以漆,以固其頭。其首則以銳頂之木冒之,如此則四分之木,上下相束而成一圓管筆。筆長公尺二寸九厘,冒首長九厘,筆頭(露於杆處)長一分千厘,(1.4厘米)通長二寸三公二厘。(23.2厘米)圓徑本六厘五毫,(0.65厘米)末五厘,冒首下端圓徑與末同。管本纏枲兩束,第一束(近筆頭處)寬三厘,第二束寬二厘,兩束之間距二厘。筆毫被墨所掩作黑色,此實物狀態也。”

2、1985年4月,在江蘇連雲港市,新浦以南8公里處的黃石崖,西郭寶漢墓中,出土了一組珍貴的漢代木謁和一支頗為少見的漢代毛筆,筆杆末端有殘,長為18.9厘米,木杆直徑為0.75厘米,筆頭部分上面冒首為1.8厘米,在冒首的杆端0.3厘米處向後纏以絲麻緊固筆頭,用大漆粘固呈黑色,整筆殘長21.2厘米。筆毫總長3.2厘米。露毫2.5厘米。筆毫為兔毫。另有長竹管做成筆套,整筆能套入筆套之中,這支毛筆的製作應該說是很精細的,筆毫侵入水中毛能自然張開,上下左右輕輕旋轉能自然張合一致,尖齊圓健,均屬上乘。兩支筆管均為木質,上下同粗,其中居延筆天然木質本色不加任何修飾,自然純真,光豔內含,手感舒適,久玩不膩,越用越光潔。(另:西漢初期,1975年湖北江陵鳳凰山西漢墓168、167號墓各出土毛筆一支。1972年,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出土毛筆一支,為“白馬”。此筆以兔毫為柱,狼毫為附。同址另一隻出土毛筆為“史虎”。均相似,不詳述。這些雖不足以代表漢代毛筆的全部,但也能從中做出一些基本的總結)。

這兩支毛筆的製作應該說是很精致的,即便是今天做出來也只能與其相仿。然而這樣的毛筆真的就“好用”嗎?這恐怕只有用過它的人才能說出來,單憑目測,任何人的讚美都不是十分的準確。

漢代,是我國文字發展的一個變革時期,隸書的成熟,草書的演變,都在這一時期。書寫的變化,也增加了筆法的變化。以章草為例。章草,有一種解釋為“快書”,即把母字寫快,而書寫速度的加快,同時也就需要“利器”,毛筆也需要“加油”也就給毛筆的製作提出了一個更新的要求。要“加力、流暢”,還需“耐用”。這一點,和當時的時代是吻合的。

而漢代毛筆的特點:筆杆圓直,便於使轉,筆頭較之秦代稍大,腰部增粗,加強了力度,筆柱毫選用為兔毫。那麽,這樣的毛筆就“完美”了嗎?

兔箭毫,是指兔脊背處的一行針毫,鋒穎長,質脆嫩,性剛硬,光潤,微粗,黑色,亦稱“紫毫”“兔穎”。

兔毫,是指其兩側生長的毛,性相似,稍弱之。

用兔毫製作的毛筆,硬性很強,下墨流暢,是最好的筆料之一。然而兔毫筆也有其明顯的弱點,就是不耐磨,易禿鋒。輕工部SG374___84 毛筆標準對毛筆的耐用性規定如下。以“正”字為標:(21毫米____30毫米,筆頭長度),高檔品。

狼毫筆:2000字 。羊毫筆:2500字。兔毫筆:1500字。

由此側面也可見,兔毫是不耐用的。

然而,這只是在紙上書寫的標準,如果是木簡、竹簡之上書寫,效果可能會更差。而狼毫則稍耐用,但為何不在漢代通用呢?這可能和它的性能稍弱有關。

製作紫毫筆是需要一定的技術的,因為紫毫的毛針形狀不是我們常見的那種針形,而是一種近似於“葫蘆”狀,撚在手中有一種“沙子在滾動”的感覺,也所謂“剛則不聚”所以,單純的紫毫做筆是容易散鋒的,所以,製作紫毫筆的時候,需要用一種稍弱一點的付毫,襯托在其凹陷的部分,使其抱緊,助力。筆才不容易散鋒。

居延筆還有一個不被人們關注的特點,它的製作方法是可以更換筆頭的,這與文獻記載毛筆用壞更換筆頭、不更換筆杆相吻合。為什麽要更換筆頭呢?可能也與筆不耐用有關。

毛筆“出鋒”,懋學君個人理解為“分叉”、“散鋒”。這是毛筆製作中的常見病,多發病,雖原因很多,但多與製作不精有關,這一點,沒有絲毫異議。筆工應該加精技藝。

應該說,漢代毛筆,其製作、工藝水準還是很高的,韋延《筆經》所記述的製筆方法直到今天還在沿用,它為我們今天的毛筆製作奠定了基礎。

毛筆的前世今生

《釋名》裡說:“筆,述也。述而書之。”其意為毛筆是一種寫字的工具。從一部分出土的甲骨文判斷,中國在夏商時期就已經有了原始形態的筆。到春秋戰國時期,筆已經十分普及了。那時筆的名稱繁多 , 例如吳國叫 “ 不律 ” , 燕國叫“弗”,楚國叫“幸”,秦國叫“筆”。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筆”的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後唐人寫的《中華古今注》裡說:蒙恬對毛筆的筆杆、筆毛用料和做法都有所改進。公元前223年,秦國大將蒙恬帶領兵馬在中山地區與楚國交戰,為了讓秦王能及時了解戰場上的情況,蒙恬要定期寫戰況報告遞送秦王。那時,人們通常是用分簽蘸墨,再在絲做的絹布上寫字,書寫速度很慢。蒙恬雖是個武將,卻有著滿腹文采。在文思泉湧時,沒有順手的書寫工具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於是蒙恬就萌生了改造筆的念頭。

自古武將多喜歡打獵,蒙恬也不例外。在戰爭的間隙,蒙恬有空閑就去野外打獵。一日,他打了幾隻野兔回軍營。由於收獲不少,拎在手裡比較沉,就把幾隻兔子拖在地上,血水在地上留下了彎彎曲曲的痕跡。蒙恬見了,心中一動。回到營房後,他立刻剪下一條兔尾巴,把它插在一根竹管上,試著用來寫字。但新兔毛並不吸墨,在絹上寫字如同畫符。蒙恬又試了幾次,仍然不成功。一氣之下,他把那支“兔毛筆”扔進了門前的山石坑裡。

過了幾天,蒙恬路過山石坑時,看到了坑裡那支“兔毛筆”。經過幾天的日曬雨淋,兔毛反而看著更蓬松了。出於好奇,蒙恬將筆撿起來,用手指捏了捏兔毛,發現兔毛濕淋淋的,毛色變得更白更柔軟了。蒙恬又將這隻“兔毛筆”帶回了營房,往墨汁裡一蘸,寫起字來非常流暢,字體也顯得很圓潤。

從此以後,浙江湖州(今吳興)人便採用嘉興路山羊毛製作羊毫筆,並得到了人們廣泛認可,“湖筆”早在明清時期就成為全國最著名的毛筆品種,列“文房四寶”之首。

出土毛筆彌足珍貴

湖北省隨州市曾侯乙墓發現的春秋時期的毛筆,是目前發現最早的筆。

1954年,在湖南省長沙市一座戰國晚期的木槨墓中,發掘出一支毛筆,它是用上好的兔箭毛製成的,筆杆為圓竹條,用絲纏繞,外面封漆固定,因屬楚國文物,便命名為“楚筆”。這是我國出土文物中最早的毛筆實物。

長沙左家公山出土的戰國毛筆,獸毛圍在筆管周圍,捆扎並塗漆。

1957年河南省信陽地區長台關1號墓裡還出土了一支毛筆,此筆杆直徑為9厘米,為竹製品,毫頭用細繩系於杆端,寬為2 .5厘米,通體長23.4米厘米,出土時,筆仍插在竹管內。經檢測此筆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屬於春秋晚期的用品。

1975年湖北省雲夢睡虎地11號秦墓中出土了3支毛筆,筆杆皆為竹製,上端略尖,下端略粗並鏤空製成腔體,便於毛筆插入。其中筆毫猶存,長約2.5厘米。

考古發現顯示,歷朝歷代的筆,其製作工藝與秦完全一致。

如1975年,湖北省江陵墓鳳凰山169號墓出土的一支西漢早期的毛筆,也是下端有筆腔,出土時,筆杆插於竹管內。由此可見,先秦之時,筆頭大都用線捆於筆杆四周。秦之後,則將筆頭插於筆腔之中,這使得筆不僅適於蘸墨,提高書寫速度和質量,而且還方便攜帶。

把筆杆的尾部削尖,簪在發髻或冠上,隨時可以使用,謂之簪筆。山東漢墓中的壁畫上所描繪的祭祀人,個個冠上都有簪筆相配,十分形象。

近年來,毛筆因具有獨特的文化內涵和稀缺性,逐漸受到各路藏家的關注,一支民國的竹刻毛筆市價大概在4000元左右,明清兩代的毛筆大都在萬元。而在拍賣市場上,2000年北京翰海一支明萬歷竹刻人物毛筆估價6萬至8萬元,最後以7.05萬元成交。2004年北京翰海一支明萬歷竹刻花卉紋毛筆估價6萬至8萬元,最終成交價為60.8萬元。2008年嘉德秋季拍賣會上,一支明萬歷竹刻花鳥紋毛筆,更是以103萬元的高價成交。由於出土毛筆實物存量稀少,愈顯得彌足珍貴。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