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留學生家長:您的孩子可能正遭遇“文化休克”

王怡蕊

心理學博士,畢業於昆士蘭大學,持有澳大利亞的注冊臨床心理學家從業執照,是美國心理學會、澳大利亞心理學協會、語境行為科學協會的會員。

於2008年開始在澳大利亞從事臨床心理工作,曾供職於澳大利亞的國立醫院、心理診所、政府兒童保護部門和澳大利亞高校。於2015年初被紐約大學派駐到上海校區任職。

浩宇今年 15 歲,獨自在美國讀書。沒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他,對於寄宿家庭拉著他一起禱告這事兒很介意,尤其最近一次,他們竟然感謝上帝賜給浩宇優秀的成績。優異的成績明明是靠自己努力得來的,為什麽要歸功於上帝呢?

浩宇的父母和很多家長一樣,覺得這是件小事,挺容易處理:或者身處其中敷衍一下,或者避免參與。他們搞不明白,孩子為什麽會那麽焦慮。

要想讀懂小留學生在文化適應中的心理難點,給孩子提供真正有效的心理支持,你需要明白:

你的孩子可能正在經歷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

置身於另一種文化的衝擊感

當一個人生活在自己的文化環境中時,就好比魚兒生活在水裡,置身於河水卻習慣忽略河水的存在。一旦離開河水來到岸上,魚會突然意識到水和空氣的差別。就好像置身於另一種文化的我們突然發現,很多過去認為理所當然的觀念習俗在另一個世界裡並不一定成立,這種衝擊感就是“文化休克”。

對於浩宇這樣篤信個人努力的無神論者來說,把所有的事情都歸結到上帝身上是不可思議的事,仿佛個人的努力和選擇對最終結果都沒什麽影響,這否定了浩宇的自由意志。

然而對於一些信仰宗教的西方家庭而言,全家人手拉手的禱告一方面可以強化自己的宗教信仰,另一方面可以讓家庭成員更加緊密。

將寄宿家中的留學生也囊括在這個餐前儀式中可能承載著寄宿家庭對學生的善意和接納,他們或許希望學生可以因此更好地融入這個家庭,能有一種家的感覺。

這一刻的浩宇,正面臨一個選擇。作為一個長居異鄉的學子,15歲的浩宇是應該固守自己的價值理念,還是過上一種西化的生活?如果我們要求孩子中西融合、有所取捨,那麽,應該怎麽去融合,融合什麽內容,捨棄什麽內容?

我認為,浩宇有自己的信念和價值觀並不是一件壞事,反而值得鼓勵。只有心裡有個準繩,才能自信、堅定地做出文化取捨。

浩宇相信誠實,不想違心地說禱告詞;他堅信無神論,不想把命運交到神的手中;他看重平等和尊重,不希望別人在沒有詢問他意願的情況下就安排他做禱告。

面對文化休克

家長需從三個方面支持

作為家長,我們需要理解和支持孩子遵循自己價值觀的努力,並幫助他在現實允許的條件下踐行自我。具體來講,我們需要從下面三個方面來理解孩子。

1. 安全感流失

留學往往意味著用自己的第二語言去適應一個全新的教學考核體制,和一群土生土長在這個體制中的同齡人展開不公平的競爭;離開自己熟悉、溫暖的家人和朋友,寄宿在他人家中。這種寄人籬下、魚兒離了水的感覺,會讓留學生安全感流失,更加誠惶誠恐。

而且浩宇今年只有15歲,兒童和青少年短淺的人生閱歷通常意味著缺乏解決複雜問題的大局觀和手段。所以,他們更加容易放大事情的影響力,感到無助和害怕。對於未成年的孩子來說,離開自己的家鄉旅居國外,這件事的難度不亞於一個成年人突然決定去某個不熟悉的非洲國家定居。

這種不安心、不確定、進退失措的感受,沒有經歷過的人可能很難體會。

如果你是一位留學生家長,我想請你做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

想象自己的身高、體能、人生經驗、生活技巧、溝通能力、知識面、對生活現狀和未來的掌控力全部大幅度縮水,回到了自己青春期甚至更加年幼的時候。如果那時候的你作為一名小留學生去國外求學,寄宿在外國人家中,遇到了和浩宇一模一樣的問題,你會有什麽樣的感受?

☆☆☆☆

第二件事:

認真回憶一下自己的童年,有沒有一些現在的你可以輕鬆處理,童年的你卻覺得深深無力的困難?有沒有一些現在的你覺得幼稚、可笑的擔憂,在當時卻顯得十分真實,給你造成強烈心理衝擊?

2. 認知偏差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會有不同的解讀,自然會帶來不同的感受和結果。那麽家長也許認為不大的一件事,卻很容易傷害到孩子那顆並不踏實的心。

作為家長,盡量不否定孩子的感受,也不把自己的經驗直接套用在孩子身上以己度人。要做到這點,我們需要明白:孩子的想法也許跟現實存在偏差,但這並不代表他的感受是不真實的,更不代表他的痛苦是虛幻的。在試圖糾正孩子“幼稚”的想法、幫他解決問題前,請先理解孩子的心情,和他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會事半功倍。

如果你是一個不習慣情感外露的家長,那麽你可以隻說一句,“孩子,我知道你心裡委屈(或者害怕、擔心、難受??)”,或許你可以試著更加相信,孩子並不是不知道該怎麽和寄宿家庭談,他只是希望父母能聽他說說話、訴訴苦,體會他的辛酸和不易,讓他感受到父母的愛與支持,這樣他就可以堅定地往下走。其實何止孩子,我們絕大部分人都是如此。

3. 現實中的困難和障礙

在解決問題層面,面對前面提到的情況,不管是拒絕參與禱告,還是有界限地表達自己的態度,哪怕是請老師出面協調,浩宇都需要進行溝通。

如果孩子本身就不擅長人際交往,用英語去駕馭一個可能會引發爭論的微妙話題就更讓他沒有信心。更現實的問題是,浩宇不知道拒絕參與禱告會不會因惹怒寄宿家庭而帶來嚴重的後果,例如寄宿家庭會向學校或家長告狀嗎?學校和家長會理解、支持他嗎?會不會把他狠狠訓斥一頓?即使學校和家長支持他,萬一寄宿家庭不讓他住下去,短時間內他能找到住宿的地方嗎?如果因校方對他不滿而使他中途不得不調換寄宿家庭,會不會影響到他的學習表現和校園生活?

作為家長,我們首先需要傾聽孩子的糾結和擔憂,不要輕易地幫孩子下結論。

一方面我們可以幫孩子理清這件事情的利害關係,引導孩子總結出2~3種潛在的問題解決方案以及每種方案所對應的優缺點。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用家長的身份和學校取得聯繫,按照成人的方式與學校協商,讓學校了解到家長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態度。

不論這件事情最終如何解決,浩宇是否明確提出不參加禱告的要求,作為家長,我們最重要的任務是讓孩子明白:我們是站在孩子一邊的。如果孩子確信,我們會去傾聽他的心路歷程,給他最大的鼓勵和支持,哪怕我們並不讚同他的選擇,也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理解和尊重他,他就能感受到安全,就能更容易地采取行動。

或許你可以常常提醒自己,理解和讚同並不是同一回事,對孩子的理解並不意味著同意、讚同孩子。假如你無法讚同孩子的觀點,也很難體會孩子此時的心境,你仍然可以試著理解孩子,容許親子之間差異的存在,不著急給孩子下結論或者說教、批評孩子。在這個基礎上,你會發現孩子加更尊重你,更願意聽取你的建議。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