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楷書鼻祖”—鍾繇

鍾繇(151年-230年),字元常。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今河南許昌長葛東)人。漢末至三國曹魏時著名書法家、政治家。鍾繇早年聰慧過人,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助漢獻帝東歸有功,封東武亭侯。

鍾繇擅篆、隸、行、楷、草多種書體,在書法方面很有造詣,推動了小楷的發展,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與東晉書法家王羲之並稱為“鍾王”。南朝庾肩吾曾將鍾繇的書法列為“上品之上”,唐張懷瓘在《書斷》中則評其書法為“神品”。其主要書法作品有《宣示表》、《薦季直表》、《還示表》、《賀捷表》、《力命表》、《得長風帖》等。其中《宣示表》對後世影響最大。

《宣示表》,三國時魏鍾繇所書,真跡不傳於世,現在所見到的只有刻本,相傳傳為王羲之所臨摹刻。現故宮博物院藏,梁武帝蕭衍譽道“勢巧形密,勝於自運”。即筆法質樸渾厚,雍容自然。 相傳王導東渡時將此表縫入衣帶攜走,後來傳給逸少,又傳給王修,王修便帶著它入土為安,從此不見天日。此貼充分表現了魏晉時代正走向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徵。

《薦季直表》,鍾繇書於魏黃初二年(221), 楷書,書時鐘繇已七十高齡。此表內容為推薦舊臣關內侯季直的表奏。原墨跡本傳於1860年英法聯軍焚掠圓明園時為一英兵所劫。後輾轉落入一收藏家手中,又被小偷竊去埋入地下,挖出時已腐爛。明代刻入《真賞齋帖》, 清代刻入《三希堂》 列諸篇之首。此帖或為唐人根據原本所摹,或為偽托,但應屬偽好物。由於它具有鍾書的基本特徵和很高的藝價值,故得到書界的重視和高度評價。

《還示表》,傳為王羲之臨鍾繇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為鍾繇寫給魏文帝的奏文,其內容勸曹丕接受孫權的歸附請求。

《賀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輅表》,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鍾繇六十八歲時寫。內容為得知蜀將關羽被殺的喜訊時寫的賀捷表奏。此系最能代表鍾書面貌的一帖。《宣和書譜》說:“楷法今之正書也,鍾繇《賀克捷表》備盡法度,為正書之祖。”

《力命表》,章奏體小楷書,文凡八行。墨跡今已無存,此為後世摹刻。

《得長風帖》,該貼為行草書。該帖真跡到東晉時已失傳,現存墨跡本為後人所臨摹。

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影響很大,歷來都認為他是中國書史之祖。陶宗儀《書史會要》雲:“鍾王變體,始有古隸、今隸之分,夫以古法為隸,今法為楷可也。”鍾繇之後,許多書法家競相學習鍾體,如王羲之父子就有多種鍾體臨本。後張旭、懷素、顏真卿、黃庭堅等在書體創作上都從各方面吸收了鍾體之長、鍾論之要。

鍾繇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他和東漢的張芝被人合稱為“鍾張”,又與東晉書聖王羲之被人並稱為“鍾王”。對於漢字書法的創立、發展、流變都有重要作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