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滴滴運用大數據幫助城市解決交通智慧管理

中新網7月24日電 大數據如何運用在交通領域?城市大腦、無人車、防疲勞駕駛等,這些科技技術正在與共享模式相結合,改變我們的城市生活。

近日,第一財經-中國源動力在播出的《城市如何讓科技創新?》中指出,共享經濟的代表滴滴出行,正在智慧交通領域,運用大數據進入城市交通管理“智慧+” 助力解決城市擁堵;通過數據可視化,在後台幫助城市進行智慧重構。同時,盤活存量提升城市資源利用效率。技術手段提升帶來新思路,在應對司機疲勞駕駛這一難題上,滴滴也正在安全領域不斷做出新嘗試。

滴滴進入城市交通管理“智慧+”助力解決城市擁堵

2018年12月26日,城市交通管理“智慧+”發展論壇暨濟南交通大腦正式啟用儀式在濟南舉辦。濟南交通大腦是滴滴第一個城市級交通大腦項目,這也標誌著由滴滴牽頭建設的城市大腦已經從研究實驗轉向了實戰應用階段。

濟南市警察局交通警察支隊智慧辦副主任李勇,在節目中坦言選擇和滴滴進行合作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滴滴是服務公眾出行的企業,二,出行數據鮮活,是我們基於移動數據分析交通問題的重要數據來源。三,滴滴是一家互聯網的新興企業,它運用了新型的技術在解決交通問題,這也是城市交通迫切需要的。

以司機駕駛行為、時長等交通出行數據資源為基礎,利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對這些數據資源進行挖掘運用,讓智能化應用成為可能。滴滴出行副總裁、滴滴智慧交通首席科學家劉向宏在節目中談到,運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去輔助交警來能夠生成一個更加優化的更加科學的決策,來對路面進行一個針對性的管控。目前在濟南市區進行了超過300多個路口信號燈的配時優化,這些智慧應用每天可為濟南市民節省超過3萬個小時的通行時間。

智能駕駛是未來十年主要交通變革

在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的驅動之下,共享經濟的代表滴滴,正不斷滿足於對人們生活模式的優化改進,開始真正走向核心技術引領的無人駕駛正是代表之一。

滴滴出行CTO張博在節目上預言,交通工具在未來十年會發生兩個方向的變革。第一個是叫電動化,這個能源會從汽油變成電。第二個就是智能駕駛,在中國和美國,滴滴現在有40輛車,每天在公開的道路上進行測試,去年拿到了北京的T3牌照。滴滴有商業化智能駕駛技術最好的場景,比如說乘客發出訂單以後,就知道了訂單的起點和終點,可以提前預判這個路徑,根據實際情況把訂單分給無人車或是專職司機,這種模式叫做混合模式,是一這個是未來十年的唯一的無人車的商業化的可行路徑。

走進滴滴,揭秘大數據運用下的交通出行

提高城市整體出行效率與方式重新定義了人們對城市距離的概念,隨著新的出行中心活躍度提高,共享經濟也在重新定義著城市的新中心。而通過數據可視化,在滴滴後台,城市也正在經歷一場智慧重構。

滴滴出行企業社會責任經理吉喆,在節目中介紹滴滴的軌跡可視化系統。“我們把全國這些所有的地圖都分成了這種六邊形的格子,每一個格子1.2平方公里,當這個地方運力短缺,系統就會自動識別標注紅色。這種藍色區域代表的是有充足的車輛。這個系統是可以預測到未來15分鐘的供需需求的,準確率達到85%”。

盤活存量,提升城市資源利用效率,共享經濟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在考驗著城市治理與企業管理模式。這其中也不乏一些由技術手段所帶來的新思路,在應對司機疲勞駕駛這一難題上,滴滴正在安全領域不斷做出新嘗試。

滴滴出行交通安全負責人曲曉楠介紹,滴滴大概是在2018年的夏天的時候,開始做有關疲勞駕駛的監控和管理。司機在長時間的駕車會產生疲勞駕駛,滴滴做到司機累計服務四小時需要休息20分鐘,以及全天計費時長滿十個小時要休息六個小時,司機可以在車主端實時看到休息的情況,根據自己的接單規劃來調整工作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