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清華電腦系這十年

嶽排槐 發自 麥蒿寺

量子位 出品 | 公眾號 QbitAI

“不忘初心,潛心計算一甲子;牢記使命,啟智人類新百年。”

今天上午,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建系60周年紀念大會召開,各界名師大家齊聚一堂,共同慶祝清華電腦系的重要時刻。

為慶祝清華電腦系60周年,此前清華還舉行了一系列學術報告等活動。昨天還舉行了全球電腦學科發展論壇。

此外,清華大學電腦系還編纂了全新的《智圓行方》系史,全面梳理和回顧了最近十年來,清華電腦系的發展歷程。包括學科和人才建設、科研成就、教學創新、學生培養等諸多方面。

60年來,清華電腦系在科學研究方面,先後完成了以911機和112機等早期電腦、DJS-100系列集成電路小型電腦、人工智能問題求解等理論、中國教育和科研電腦網CERNET、下一代互聯網示範工程CNGI-CERNET2、可視媒體智能處理、網絡計算模式創新應用為代表的重要研究成果。

60年來,清華大學電腦系先後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輸送了約17,000名畢業生(其中包括大學生9,000餘名、碩士生6,200餘名和博士生1,200餘名)。

量子位把這篇系史的序言轉載如下,為便於移動端閱讀,內容略經重新編輯。序言的署名作者為吳建平,現任清華電腦系主任。

智圓行方——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系史

第二冊(2009-2018)

吳建平1

自1958年清華大學自動控制系建系以來,經歷了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的歷史沿革:1970年自動控制系更名為電子工程系,1979年又更名為電腦工程與科學系,1984年再更名為電腦科學與技術系(以下簡稱電腦系)至今。

1994年學校決定吳建平等電腦系教師為主成立清華大學資訊網絡工程研究中心,2012年更名為清華大學網絡科學與網絡太空研究院(以下簡稱網絡研究院);

2001年學校決定孫家廣等電腦系教師為主成立清華大學軟體學院;

2007年學校決定姚期智先生等電腦系教師為主成立清華大學理論電腦科學研究中心,2011年更名為清華大學交叉資訊研究院。

清華大學電腦系、軟體學院、交叉資訊研究院和網絡研究院四個院系分工負責、相互支持,共同承擔了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和網絡太空安全三個國家一級學科的建設任務,構成了清華大學電腦學科。

六十年一甲子,歲月銘刻的既是清華大學電腦系六十年的奮鬥拚搏史,也是清華大學電腦學科的光榮歷程。十年前,我們在電腦系成立五十周年之際編纂了系史,命名為“智圓行方”。

先秦《文子·徵明》有言:“智圓者,終始無端,方流四遠,淵泉而不竭也;行方者,立直而不撓,素白而不汙,窮不易操,達不肆志也”,既是對電腦學科奮鬥發展歷史的總結,更是對輝煌未來的展望。

因此,在編纂六十周年系史之際,我們仍然沿用“智圓行方”的命名,激勵我輩發揚光大先賢們未竟的事業,弘揚傳承我系深厚的精神底蘊,為實現建立世界一流電腦學科的目標繼續拚搏、不懈奮鬥。

本書延續前五十年系史體例,主要收錄2009年至2018年這十年間的主要歷史性事件。在歷經第一個十年的“基業初創”、第二個十年的“艱難前進”、第三個十年的“調整提高”、第四個十年的“更上層樓”、以及第五個十年的“奔向一流”之後,清華大學電腦學科在第六個十年裡實現了“邁進前列”。

過去十年裡,清華大學電腦學科在國內外電腦學科評估和排名中表現突出。在教育部組織的兩學科評估中,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均保持首位,2012獲得第一,2017年獲得A+;軟體工程學科2012年獲得並列第一,2017年獲得A。

在國際電腦學科排名中,QS世界大學電腦學科排名從2012年的全球第35名,上升到2018年的全球第20名;US News世界大學電腦學科排名從2015年的全球第7名,上升到2018年的全球第1名。

在2010年清華大學組織的電腦學科國際評估中,由圖靈獎獲得者、美國康奈爾大學John Hopcroft院士擔任主席的國際評估委員會認為:“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級(world-class)的電腦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 。

2017年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陳元學長擔任主席的清華大學電腦學科顧問委員會首次會議上,顧問委員們指出:“清華大學電腦學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成長為中國大學電腦學科建設的引領者和一所位居世界前列的電腦研究與教學機構”。

可以說,過去十年清華大學電腦學科在學科建設、教師隊伍、科學研究、教育教學、學生培養和國際化建設等方面高速發展,取得了若乾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成績,逐步邁進了世界電腦學科的先進行列。

因篇幅所限,下面僅就清華大學電腦系的情況擇要介紹如下:

一、在學科建設方面,規劃先行目標明確、謀定後動邁進前列。

電腦系負責“電腦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支持“軟體工程”和“網絡太空安全”兩個一級學科的建設工作。“電腦科學與技術”是我國首批設立的國家重點一級學科,而“軟體工程”和“網絡太空安全”均為國內首批設立的國家一級學科。

電腦系堅持“放眼世界、服務國家、規劃先行、謀定後動”學科建設思路,根據學校發展戰略,先後制定了“清華大學電腦系十二五學科建設規劃”和“清華大學電腦系十三五學科建設規劃”,明確了“均衡發展、重點突破、分類管理、理順體制”指導思想和“2020年達到世界學科排名前20-30名左右”發展目標。

經“清華大學電腦系十三五學科建設規劃”優化後的八個重點學科方向為“互聯網體系結構、網絡太空安全、高性能電腦系統、數據與知識工程、軟體工程與系統軟體、電腦圖形學與多媒體、普適計算與人機互動、人工智能與智能資訊處理”;

新增的二個交叉學科方向為“類腦科學與計算、量子計算與軟體”;三個重大項目方向為“E級高性能電腦系統、安全可信的下一代互聯網、人工智能重大應用”。

電腦系2009-2018年在學科建設方面的重要舉措和進展包括:

1、2010年清華大學組織了對電腦學科的國際評估。顧問委員們指出“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科已經崛起成為世界級(world-class)的電腦科學研究與教學機構之一”,同時對學科發展提出了十條戰略性建議。

2、2011年設立了“電腦系鍾士模獎學基金”和“電腦系思源基金”。用於獎勵電腦系特別品學兼優的學生和資助生活特別困難的學生與教師。

3、2012年成立了電腦系系友會和電腦系發展基金。廣泛聯繫系友和社會力量,關心和支持清華大學電腦學科的建設。

4、2016年系友創建的搜狗公司向清華大學捐贈1.8億元建設新的電腦系系館,同時與電腦系聯合成立清華大學天工智能計算研究院。

5、2017年“電腦學科群”列入清華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並通過規劃方案論證。

6、2017年成立清華大學電腦學科顧問委員會,並舉行成立儀式暨第一次會議,顧問委員們指出:“清華大學電腦學科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已成長為中國大學電腦學科建設的引領者和一所位居世界前列的電腦研究與教學機構,在部分科研領域達到了世界一流水準”,同時提出六條戰略性建議。

7、2018年在60周年系慶期間,召開“探究電腦科學本質,推動電腦學科發展”為主題的首屆“全球電腦學科發展論壇”,國內外著名大學的電腦學院院長或系主任將出席本次論壇。

8、2018年清華大學成立掛靠在電腦系的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張鈸院士任院長。

二、在教師隊伍方面,人事制度保障改革、優秀人才成長匯聚。

2010年學校啟動人事制度改革工作,電腦系積極響應、主動先行。2012年開始制定電腦系人事制度改革方案,根據工科特點和電腦系情況,制定了始終兼顧“國際一流”和“國家急需”,始終堅持“保持優勢”和“平穩過渡”的指導原則。

2013年,完成了“電腦系人事制度改革與教師聘任管理辦法”(初稿),隨後不斷征求意見,修改補充完善。2014年電腦系成立“電腦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小組”,並召開教授擴大會征求意見。同年,學校正式批複“電腦系人事制度改革與教師聘任管理辦法”,並召開會議正式啟動電腦系人事制度工作。

到2016年底,歷時兩年時間,現有教師向教研系列過渡47人、向教學系列過渡7人、向研究系列過渡19人,基本完成了電腦系的人事制度改革工作。2017年開始,已經正常進行新系列教師的職稱晉升和人才引進工作。

目前,電腦系教師中有教研系列58人、教學系列7人、研究系列23人。其中,包括中國科學院和工程院院士5人,國家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千人計劃)特聘教授2人和國家青年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青年千人)入選者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8人、講座教授5人和青年學者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 14人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1人。

其中,近十年新增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吳建平)和中科院院士1人(王小雲),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2人和青年千人入選者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3人和青年學者3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8人和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獲得者11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優秀教師中的大多數是在清華大學完成博士學業並留校任教的,這是電腦系潛心學科發展與教師隊伍建設工作的重要成果。

三、在科學研究方面,攻堅克難國際一流、服務國家碩果累累。

近十年電腦系實現了科研成果從數量到品質的飛躍。在高水準學術論文發表方面捷報頻傳。2008年剛剛在國際高水準學術會議和期刊論文上嶄露頭角,2018年已經在國際高水準學術會議和期刊論文上大放光彩。

根據美國馬薩諸塞大學(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大學的全球電腦領域高水準論文發表情況(CS Rankings)統計,清華大學電腦學科2009-2018年發表的高水準學術論文數量位列全球電腦學科第8位。

近十年來,越來越多的重要國際學術會議最佳論文獎或最佳學生論文獎被清華大學電腦學科師生斬獲,越來越多的教師出任國際頂級學術會議的大會主席或程式委員會主席。

在服務國家重大戰略方面成果豐碩。主持運行的我國完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神威·太湖之光”超級電腦系統,連續4次位列全球超級電腦500強榜首,依托“神威·太湖之光”開發的超級電腦應用系統,連續2年榮獲ACM國際超級電腦應用領域最高獎“戈登·貝爾”獎,實現了我國在該獎項上零的突破。

主要採用自主IPv6核心路由器研製成功的CNGI-CERNET2成為全球最大的純IPv6下一代互聯網,IPv6真實源地址驗證技術和下一代互聯網過渡技術及其國際互聯網IETF標準世界領先。

若乾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方面的研究成果、系統和平台已經在國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

2009-2018年,作為第一完成部門共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5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四、在教育教學方面,厚基礎寬口徑兼顧、國際研究創新並舉。

電腦系堅持“寬口徑、厚基礎”的培養理念,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寬口徑專業教育,堅持理論與應用實踐相結合,以創新意識養成為核心,培養世界高水準的研究型、複合型電腦創新人才。

電腦系共開設100余門大學生課程,80余門研究生課程,其中7門入選國家級精品課程,28門入選清華大學精品課程,數十本教材入選國家級、省市級和校級精品及規劃教材,吳文虎、鄭緯民、楊士強等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

電腦系注重教學理念方法與時俱進,積極投身席卷全球的大規模在線教育(MOOC)的浪潮,牽頭研發了清華大學校級中文慕課平台,參與組建了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和清華大學大規模在線教育研究中心,並大力支持教師開設慕課課程,成為全校製作慕課課程最多和吸引學習人數最多的院系。在2017年認定的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中電腦系共有6門課程入選,《數據結構》課程教師鄧俊輝更是榮獲“清華大學新百年教學成就獎”。

電腦系注重建立教育教學的國際視野,努力培育國際培養項目,2010年開始設定“先進計算”全英文碩士項目,2016年開始組織國際暑期學校,2017年開始設定全英文博士項目,面向全球招生。現已招收百餘名國際學生,相當一部分學生來自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法國巴黎中央理工學院(Ecole Centrale Paris)等世界名校。全英文項目中的部分課程榮獲教育部“來華留學品牌課程”稱號。

電腦系還積極支持全球創新學院(Global Innovation Exchange)(簡稱:GIX,下同)的建設,與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簡稱:CMU,下同)合作開設了聯合培養雙碩士學位項目,與德國漢堡大學(Universit?t Hamburg)合作開展了博士生聯合培養,不斷提升電腦系教育教學的國際化水準。

從2017年開始,電腦系、軟體學院和交叉資訊研究院組成電腦大類大學生統一招生,連續兩年位於全校大學生招生品質前列。

五、在學生培養方面,立德樹人三位一體、又紅又專全面發展。

2009-2018年電腦系共培養畢業大學生1456人,博士生769人,工學碩士1384人,工程碩士900人。

電腦系經過實踐探索建立了以“貫天、接地、通心、樹人”為主要理念的基層黨建工作理念和方法。在全面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的關鍵性時期,確保師生員工團結一心,匯聚起推進改革和進步的正能量,為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中心工作保駕護航。

在基層組織建設、思想教育創新、關心在職及離退休教職工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確保了團結全體師生員工,促進學科融合,共同建設世界一流的電腦學科。在此基礎上,探索建立了“全師生、全過程、全覆蓋”的人才培養體系,統籌以教師隊伍和學生工作隊伍為主的教育力量,規劃從大學生到研究生階段的教育過程,培養了一大批肩負國家使命的治國棟梁,引領電腦學界潮流的學術大師,以及在業界叱吒風雲的興業之士。

通過學術新星培育計劃、“計算未來”博碩論壇、“計算人生”系友論壇、園丁計劃等培養項目,有力提升了學生的專業意識與創新能力。

在大學生培養方面,數十名大學生在國際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累計8次捧得清華大學學生科創競賽最高榮譽挑戰杯;近十年共有8個項目獲得校挑戰杯特等獎或一等獎,2017年獲得全國挑戰杯特等獎;“智能體大賽”成為風靡全國的人工智能算法舞台;電腦系學生超級電腦團隊(簡稱:超算團隊,下同)從2012年組建以來,在世界大學生超級電腦競賽(簡稱:ASC,下同)、國際大學生超算競賽(簡稱:ISC,下同)和全球超級電腦競賽(簡稱:SC,下同)三大國際性大學生超算競賽中累計獲得10項冠軍,在各參賽高校和機構中雄踞榜首。

在研究生培養方面,近年來也開始有多位優秀博士畢業生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英國卡迪夫大學(Cardiff University)、德國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y Goettingen)等世界著名高校獲得教職。

六、在國際化建設方面,加強國際交流合作、培養全球高端人才。

全球電腦系師生在國際學術和產業舞台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電腦系成為國際頂級學術大師、國際知名跨國公司專家學者到訪我國的重要目的地,僅以2018年為例,為了慶祝建系六十周年,多位圖靈獎獲得者、美國和英國院士、ACM/IEEE會士等著名學者應邀來電腦系做系列學術報告,學術交流氣氛熱烈。

電腦系通過舉辦高水準的國際及雙邊學術會議和研討會,鼓勵師生走上電腦科學與技術的國際舞台,促進學科建設發展。近年來,一批在國內首次舉行的重要國際會議,均有我系教師擔任重要組織工作。

電腦系與眾多國外頂級高校建立了學生交流項目,如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聯合培養項目、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MU)暑期研究訓練項目等,每年有300多位同學利用暑期訪學或實踐的機會,遊學歐美高校或參加頂級會議。

電腦系與國外著名大學開始建立聯合研究中心,合作開展科學研究,例如: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立了我系第一個海外聯合研究中心NeXT,兩期十年投入約一億人民幣,許多學生和老師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開展研究。與谷歌、臉書等知名跨國企業的交流合作已成常態。

以上十年間的簡介,雖很不全面,但足以描繪出清華大學電腦系近年來令人驕傲的發展輪廓。在這些成績面前,我們更加懷念和由衷感謝以首任系主任鍾士模先生為代表、為我系創立和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先賢前輩們,是他們前赴後繼,克服萬難,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才得來今天建系六十周年之際的喜人形勢。他們將永遠被我們銘記和懷念。

感激之外,我們更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2017年底清華大學發布了《一流大學建設方案》,確定學校中長期發展目標為:“2020年達到世界一流大學水準、2030年邁入世界一流大學前列、2050年前後成為世界頂尖大學”。

電腦學科是清華大學的優勢學科,在未來五到十年之間,努力將電腦學科真正建成世界一流的電腦學科是我輩義不容辭的責任。

反思歷史,早在電子電腦萌芽時期,電腦科學的先驅者們就開始思考計算科學的本質問題:阿蘭·圖靈1950年發表論文“電腦器與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就提出“機器能否像人一樣思考”的命題;John von Neumann在遺作《電腦與人腦》(The Computer and the Brain)中將電腦和人腦進行對比,為電腦設計與研究指出了方向。

在這些跨越時空的先賢們思考的指引下,計算科學已經為人類社會發展和文明進步帶來天翻地覆的變革,被認為是繼蒸汽革命、電氣革命之後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在過去六十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清華大學電腦學科在國際上僅居學習和跟隨地位,雖然近十年來我們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績,但在日新月異的世界發展大勢面前,我們必須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歷史悠久的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學科相比,計算科學的巨集偉大廈遠未落成,我們肩負著推動我國電腦學科發展與人類計算科學創新進步的歷史使命。

我們不僅要將科研成果寫到高水準論文中、寫到國家獎證書上,更應做出在電腦學科和計算科學史上具有奠基性和顛覆性的工作,將科研成果寫到對社會有深遠影響的技術產品和經典教科書中。這是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啟智人類新百年的奮鬥目標。

“智圓行方”, 如同每台電腦系統中連綿不絕的0和1的序列,“智圓”和“行方”格物致知的精神,也在每個清華大學電腦人的血脈中生生不息。六十年對個人而言很長,但對於清華大學電腦學科發展歷史而言又很短暫,引領全球電腦學科奮進之路才剛剛開始。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清華大學電腦學科發展的接力棒已經交到新一代電腦人的手裡。清華大學電腦人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載圓履方,百折不撓,為早日建成“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電腦學科而不懈奮鬥!

[1] 作者吳建平院士為現任清華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系主任,2010年開始任職。

更多資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