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綿裡藏針貌豐骨勁 劉墉書法藝術

劉墉(1720~1804年)字崇如,號石庵、青原、日觀峰道人,諸城(今山東高密縣)人。進士出身,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卒諡“文清”。劉墉為官清廉正直,位高權重,是乾嘉兩朝重臣,在清史上與其父親劉統勳並稱“賢宰相”。只因劉墉父子深通佛老之學,對浮名虛譽看得極輕,故不喜銘記自己功德。在書法史上,劉墉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筆。

▌《劉墉像》

▌書法風格

成親王於《清劉墉楷書頭駝寺碑》題跋:“石庵先生自松雪得路,漫淫晉賢……”,作為劉墉同時代的書法家,成親王永瑆的評價應該是真實的、客觀的。

帖學在乾隆年間,隨著弘歷皇帝對趙孟頫書法的喜愛,朝野士人由康熙時期尚“董”字轉而崇“趙”。圓潤豐腴的趙體取代了纖弱疏秀的董字。

劉墉工書,擅長行、楷。他早年宗趙孟頫,中年後法魏晉,得力於唐人,用心於歐、柳,兼師顏真卿、蘇軾諸家,其書用墨厚重,貌豐骨勁,別具面目。《松軒隨筆》說他“初從松雪人,中年後乃自成一家,貌豐骨勁,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籠,超然獨出”。《藝舟雙楫》曰:“諸城劉文清相國,少習香光,壯遷坡老,七十以後潛心北朝碑版,雖精力已衰,未能深造,然意興學識,超然塵外。”還記載他小楷法鍾繇、顏真卿,臨“黃庭”“洛神”,行草宗智永,摹《淳化閣帖》中各家。總之,他泛學諸家,被譽為“集帖學之大成,但他並未停留於形跡之似,而善於吸取各家用筆之長,所謂“本不求似,亦無一筆似”(《芳堅館題跋》)。

劉墉的書法,融合了趙孟頫的圓潤,董其昌的生拙,蘇軾的豐肥,顏真卿的渾厚,獨具風貌。其字外似豐圓軟滑,實則內涵剛勁,骨肉兼備。他專用狼毫硬筆,喜在光滑的蠟箋上寫字,字體又很豐肥,這就使書法更顯柔和飽滿,不露筋骨,如《行草七絕詩軸》貌豐骨勁、拙中藏巧,反映了他的風貌。由於有些字寫得過於肥膩,也有“墨豬”之誚。

至晚年,劉墉的書法變得“超脫極瘦”。與同時翁方綱、梁同書、王文治齊名,並稱“翁劉梁王”,亦有將其與翁方綱、成親王永瑆、鐵保並稱“翁劉成鐵”者。劉墉書法較有創造性,在當時“館閣體”大肆流行的時代背景下,較其他三家而言,更顯灑脫,甚至擺脫“館閣牢籠”禁錮,筆墨揮灑盡是心聲自然流露,不做作、有膽有識,實屬難能可貴。

▌[清] 劉墉《行書詩卷》 橫408.5厘米 縱21厘米 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此件行書長卷筆厚貌豐,墨色渾厚濃重,骨力內藏,線條粗細相宜,結字互為遞映,節奏貫穿於豐潤中。卷前引首題“心儀甚敬”,署款“石庵”,鈐:“劉墉之印”白文方印。所書詩分別為:《題落星寺》《宿山家效孟浩然》《春近四絕句》《遊虎跑泉》《寄遠》。署款:“伯雨屬,石庵。”款下鈐“劉墉”白文方印。此卷除去題寫唐詩幾首之外,其中“雅州只為造船急”一段系臨習“淳化閣帖”之《唐太宗李世民書雅州帖》。從此件作品可以看到,劉墉書法主宗蘇軾,講究結字與書寫形式:強調寫字不求平齊,如鳥羽、魚鱗般有層次,避免呆板,書寫形式以一段大字、一段小字錯落。

▌[清] 劉墉《行書軸》 橫77.5厘米 縱173.5厘米 沈陽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劉氏72歲所書,結體圓整,有魏晉遺韻,於圓潤遒媚中透出北碑之方硬。署款:“春舫屬書,辛亥十月,石庵,墉。”款下鈐“劉墉”白文方印、“飛騰綺麗”朱文方印。

▌[清]劉墉《節書遠景樓記軸》 橫56.1厘米 縱165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石庵居士下鈐“石庵”朱文長方印、“老桂山房”朱文方印。此軸為劉墉晚年所書,已融諸家之長,獨具面目。章法疏朗規整,用墨厚重,筆勢雄渾,筆畫粗細隨宜,相互交遞,豐腴中骨骼分明,柔和中剛勁自出,“綿裡包鐵”,庶幾近之。作於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時年73歲。“丹林”在今山西省高平縣境內。

▌[清]劉墉《行書冊》 八開 每開橫25.2厘米 縱17.4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釋文:(一)臨楊凝式《韭花帖》。下鈐“劉墉之印”白文方印。(二)臨蘇軾詩並題記。下鈐“日觀峰道人”朱文長方印。(三)書前人句。鈐“石庵”朱文方印。(四)書歐陽修七絕詩。下鈐“石盦”朱文方印。(五)書前人詩。鈐“石庵”白文長方印。(六)書劉仲尹詩。下鈐“劉墉之印”白文方印。(七)書蔡襄夢中詩。下鈐“石庵”朱文方印。(八)書謝安與王獻之論書帖。下鈐“石盦”朱文方印。

其書軟毫重墨,外似豐圓軟滑,顯得平和敦厚,而骨力堅凝,實則內含剛勁。揮灑自如,字形似棉團,實為佳作。此冊書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作者時年64歲。寫歐陽修的詩、謝安與王獻之的論書法帖、臨楊凝式的《韭花帖》和蘇軾的《黃庭經》一段、劉仲尹詩一首。“子敬”即王獻之、“右軍”即王羲之、“楊少師”即楊凝式、“六一翁”為歐陽修、“坡公”系蘇軾。劉仲尹,字致君,蓋州(今遼寧蓋州市)人,金代正隆二年(1157年)進士,官潞州節度副使,召為都水監丞,善詩,著有《龍山集》。定圃系德保,字仲容,號定圃,姓索綽絡氏,滿洲正白旗人,乾隆二年(1737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工書,著有《樂賢堂詩文鈔》。

乾隆時期,對佛教藝術進行了繼承和發揚,佛教題材也成為清宮朝野藝術創作的方向標。乾隆皇帝崇尚趙字,研習不少趙孟頫的《心經》作品,翁方綱、劉墉也都效仿書寫《心經》,只是風格各異。

▌[清] 劉墉《楷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橫313.3厘米 縱26.8厘米 四川博物院藏

後面還附有《無量義經》,為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所書,石庵時年72歲。他的《心經》碑刻則位於北京西城區大石橋拈花寺內,此碑劉墉書於乾隆六十年10月17日,時年76歲。此《心經》碑刻拓片,高32厘米,寬97厘米。藏於北京市圖書館。

▌[清] 劉墉行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碑刻拓片 高32厘米 寬97 厘米 北京市圖書館藏

劉墉的書法,初看圓軟滑,若團團棉花。細審則骨骼分明,內含剛勁。劉墉書法之境界可以“靜”“淡”“清”三字概括,這是他超過常人之處。他的書法的獨特韻味,備受歷代人所喜愛。有“濃墨宰相”之美譽。

▌[清] 劉墉“如石墨” 長8.8厘米 寬2厘米 厚1.7厘米

乾隆時期清宮造辦處禦製。扁圓柱形,通體漆衣。墨面陰文填金隸書“如石”。背陰文填金楷書“乾隆乙卯(1795年)製”,鈐“東武”“劉墉”印。頂陽文楷書:“尺木堂”此墨為程怡甫所製。乾隆乙卯年,劉墉時年為76歲,《乾隆朝上諭檔》(五月初一日)記載:“據劉墉等簽稱本年京散一帶春間踢雨應時,麥田繁茂,自入夏以來晴霧兼旬,農民稍覺望澤。”獲賞禦製詩墨刻三項。

▌[清] 劉墉書乾隆帝禦製詩王敬銘繪山水圖折扇 橫55厘米 縱33厘米

此扇一面繪墨筆山水,款署:“臣王敬銘恭 畫”,鈐“臣王敬銘”“恭畫”朱方印。王敬銘為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狀元。另一面為劉墉書乾隆帝禦製詩四首:“冬雪春膏脈土宜,華滋今歲允華滋。莫嫌紅紫遲酣放,耐可韶光醞釀時。華滋館。第一泉邊汲乳玉,兩間房下煮煙筠。偶然消得片時暇,那是春風啜茗人。竹壚山房烹茶作。庵羅曉日憩衹園,繹思標題漫榷論。究與金仙不同道,子輿氏昔有名言。獨樂寺小憩。同時三省均霑澤(初九日之雨,直隸河南、山東均被渥澤,今陸續皆奏到)慶慰難為此際情。資始春耕及秋獲,益深戒滿與持盈。山東巡撫阿爾泰奏報得雨。庵羅園據畝平巔,雪後春光靜處妍。一任安名還立字,文殊不二祗如然。羅睺寺。禦製詩,臣劉墉敬書。”鈐“臣”“墉”朱方印。此書結字圓勁,墨色厚潤,是劉氏書法典型的貌豐骨勁的面貌。

▌真偽鑒別

乾隆年,劉墉的書法名聲大噪,仿冒者不乏其人。贗品看上去用筆生硬、字形呆板,而且用筆習慣不對,仿寫者用筆拘謹,墨色板滯。

▌[清] 劉墉書法真偽作對比

對於書家來說,用筆習慣很難改變,比如“惟”字此聯書寫筆順根本不是劉墉的。右圖為真品流暢自然,筆墨中韻味十足。筆者從《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博物館藏品中調取20世紀80年代中央書畫鑒定組認為真跡的石庵書法與偽品相對照。

▌[清] 劉墉書法真偽對比

可以看出劉墉結字寬鬆,有米芾的上揚態勢,下部較比上部寬很多呈“Δ”,如“真”字,求得字架穩定。而此聯仿者結字多為豎式的“長方形”,筆畫粗細無變化,顯然沒有石菴用筆老辣。在《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中收錄了劉墉五六十方印章及款識,其中有一方印“禦賜仙舫”如同指紋,似有防偽之功效。

▌[清] 劉墉常用印及名款

本文根據沈陽/杜恆偉《綿裡藏針貌豐骨勁 劉墉書法藝術》一文編輯整理,原文刊載於《收藏》2019年11月刊

本期《收藏》微信責編 皮瑩

微信運營合作請發消息至公眾號

sczz029

創刊於1993年

一冊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雜誌

微信ID:sczz029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