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威寧:當歸種出幸福來

村民將當歸幼苗移栽到大田

近年來,威寧自治縣黑石頭鎮采基村因地製宜選擇產業,調減低效農作物種植面積,將高附加值經濟作物種植面積調上去,發揮村社一體合作社帶動作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大力挖掘「林下種植」潛力,帶動百姓增收。

時下,走進采基村當歸種植基地,村民正在田間忙著將當歸移栽大田。「當歸種植是今年村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全村共種植當歸500畝,目前已完成大田移栽200多畝,還需要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全部移栽工作。」采基村黨支部書記祿文昌介紹。

當歸種起來

「以前這一片都是玉米地,老百姓辛辛苦苦種一年,最後卻賺不了幾個錢。要想帶領群眾脫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關鍵。」祿文昌說。

為搞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產業發展,采基村多次到周邊鄉鎮進行考察,希望能找到一條適合採基村的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之路。

去年,在前往哲覺鎮公平村考察的過程中,祿文昌發現該村種植的50多畝當歸經濟效益不錯。考察回來後,祿文昌詳細了解當歸相關知識,在得知采基村的氣候及土壤環境適宜當歸種植後,「把玉米調下去,把當歸種起來」成了村裡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

村社一體抱團發展

「最初想發動群眾自主種植,這樣群眾增收會更有成效,脫貧也會更快。但老百姓種植當歸他們沒經驗、沒技術、沒信心。」祿文昌告訴筆者。

為此,采基村採取村社一體合作社抱團發展,從農民手中流轉土地500畝,先進行示範種植。每年每畝土地800元流轉費,47戶216人從中受益,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7戶70人。

「我流轉了21畝土地給合作社,一年有1.68萬元的純收入。」村民祿德周笑著說。

縣農牧局選派技術人員陳懷強到種植基地進行技術指導,從育苗、移栽、田間管理等進行全程跟蹤指導。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也派出農技員協助管理。

「當歸種植是門技術活,需要精細管理,每一個種植環節都要做好指導,讓群眾真正掌握當歸種植要領,為以後擴大種植規模,助農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陳懷強說。

「今年村社一體合作社帶頭髮展,明年計劃帶動更多群眾加入種植,將種植規模擴大到1000畝以上,並輻射帶動五心、黑石、河壩、水準等周邊村(社區),努力把采基村打造成精品當歸種植基地和育苗基地。」在祿文昌心裡,發展壯大當歸產業的思路越來越清晰。

據悉,今年采基村共種植當歸500畝,畝產可達1500公斤,按照5元每公斤的訂單價格計算,一畝地能收入7500元,全村當歸種植產業的產值將突破375萬元,真正把當歸做成了大產業。

「林下種植」有前景

目前,采基村發展蘋果種植面積1000多畝,「林下種植」經濟潛力巨大。

「以往群眾喜歡在蘋果地裡套種玉米等高稈作物,其結果是果樹長不好,作物也基本沒有產出。現在好了,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我們大力發展林下當歸種植,果樹效益和當歸效益雙豐收。」據祿文昌介紹,采基村村社一體合作社種植的500畝當歸全部屬於林下種植。

「村裡種植的蘋果已經陸續掛果,從明年開始將產生效益,加上林下種植當歸,畝產值將突破1.5萬元,群眾脫貧致富指日可待。」祿文昌信心滿滿地說。

林下種植當歸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為群眾提供了大量的務工機會,實現了「產業就在家門口,打工不用往外跑」。

「當歸種植從育苗到收穫需要9個月的時間,為實現對500畝當歸的有效管理,村社一體合作社每天需要20多名人員進行管理,用工高峰期達70多人。」采基村第一書記李繼文介紹。

李滿滿是采基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有兩名大學生,經濟負擔較重。現在,只要合作社有用工需求,她和丈夫劉慶國就第一時間申請。「能掙錢,還能學點種植技術,學會後自己種,爭取早日脫貧。」李滿滿的話中透著自信。(朱凡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