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吊脖子”健身火了,醫生警示:嚴重可致高位截癱!

◎ 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近日,一條大爺大媽“吊脖子”健身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顯示,在沈陽某公園健身角的大樹上,掛滿了吊脖子健身的大爺大媽,大家將頭吊起,雙腳離地,像蕩秋千一樣跟隨繩索搖晃前後擺動。

據這個樹上懸掛牽引裝置的“研發者”57歲的孫大爺介紹,他本人過去頸椎毛病不少,通過發明的這個活動式牽引器具,能修複頸椎疾患,改善頸肩患處。

如此治頸椎病可能反添病

這項備受老年人推崇的“發明”在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趙強看來,實在是太可怕了。

“‘吊脖子’裝置雖然採用臨床上的牽引原理,但實際上並不可取。”趙強表示,臨床上治療頸椎病做牽引,一定是根據患者的適應程度選擇適合的牽引力,並且循序漸進地逐步增加。適合成年人的牽引力是10kg左右,最大不超過12kg,這種吊著成年人體重的牽引力顯然是遠遠超標了。

“這種吊法,稍有不慎就會造成寰樞椎半脫位,也就是第一、第二頸椎,從而損傷神經和脊髓,嚴重者造成高位截癱。”趙強提醒,此處接近顱底,供應大腦的血管特別多,而且血管是迂曲的,這樣“吊脖子”很容易造成腦供血不足,甚至窒息,實在是非常危險。

其實也並非所有頸椎病都適用於牽引治療,在臨床上,根據頸椎病所表現出的症狀、受累的病灶部位分為六大類型,不同類型的頸椎病的治療方案也截然不同。

“其中頸型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一般會採用牽引治療,而對於椎動脈型頸椎病和脊髓型頸椎病一般不適合採用牽引治療。”趙強表示,患者就醫的時候,醫生都要先根據患者的症狀、體征以及X射線、核磁等影像學檢查結果,先確診患者的頸椎病是何種類型,而後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

“對於沒有頸椎病的健康人,就更不建議‘吊脖子’健身了,對於頸椎健康沒有任何益處。”趙強建議,對於長期伏案工作的人,出現頸椎不適更多原因是因為椎體周圍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的緊張疲勞造成的。因此平時頸椎不適,可以通過低頭、抬頭,左右的旋轉和側屈活動頸椎,讓頸椎的肌肉和韌帶恢復正常。如果覺得頸椎嚴重不舒服、疼痛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分型後對症治療。

網友評論

老年人的這些運動“越練越傷”

如今,隨著全民健康理念深入人心,意識到運動重要性的人越來越多,老年人也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強健體魄。天津醫院骨關節科副主任醫師曹建剛提醒,一旦選擇的方式不對,就有可能走進健身誤區,不僅對身體無益,反而越練病越多。

比較典型的案例就有肩痛患者的甩肩鍛煉。“肩袖撕裂傷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運動損傷之一,臨床上有不少肩膀疼痛史的患者,他們誤以為自己患了肩周炎,想通過運動來緩解。”曹建剛介紹,此外像單杠或吊環中的轉肩等老年人健身時常做的動作,會加重肩關節的負荷,造成或加重肩袖撕裂。

“其實肩周炎與肩袖損傷是兩種不同的疾病,肩周炎是自限性疾病,一般半年,最多不超過兩年會自行好轉。而肩袖損傷,如果不治療或者以錯誤的方式鍛煉,只會越來越糟。”曹建剛表示,肩關節疾病還有很多,如肩峰下撞擊、滑囊炎、肩袖損傷、盂唇損傷等,而這些疾病絕對不是靠單一的肩關節拉伸活動可以解決,應先找專科醫生做檢查,再做相應的訓練。

爬樓梯也被不少老年人列為健身鍛煉項目,認為健身就在家門口,方便快捷,不用額外場地,不用專門時間。

“其實在爬樓梯的過程中,膝關節的壓力明顯增大,膝關節反覆撞擊,周而複始的重複動作,無疑會加大膝關節的損傷,誘發膝關節疾病。”曹建剛介紹,跟爬樓梯類似的是,登山同樣容易損傷膝關節,下山時膝關節所受到的衝擊力相當於自身體重的5~8倍,加重髕骨軟骨面和半月板的損傷,是膝關節損傷的高發項目。

此外,很多老人經常做頭頸部繞旋練習,認為這樣對頸椎好,也有利於緩解頸肩部的酸痛。

“如果老年人患有重度動脈硬化、甚至頸動脈斑塊形成,頭頸部劇烈繞旋,可能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甚至跌倒,重則會釀成動脈斑塊脫落,導致意外事件的發生。”曹建剛表示,老年人進行頭頸部鍛煉要適度,應降低動作幅度、速度和繞旋力度。兩側及前後擺動的幅度應該控制在180度以內,並可不時靜歇2—3秒,以達到舒筋活絡的效果。

老年人健身也要遵從科學

最近“沈陽大爺大媽吊脖子健身”的視頻又上了熱搜,這種成年人很容易判斷出的與醫學常識嚴重不符的“吊脖子”治頸椎療法,之所以在老年人群體“吃得開”,究其原因,不外乎幾點。

首先,老年人獲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很多老年人不會運用手機、互聯網通過正規渠道獲取健康科普資訊,反而被動地接受大量形形色色充斥於微信群、朋友圈的各種偽科學健身方法。在此情形下,給思想固化的老年人科普就成了困難的事情。

其次,健身需要學習,人的智力、精力、體力也都隨著年齡增長而下降。像“吊脖子”這種簡便易行,不需要學習培訓,而又能治病保健的健身方法很容易被老年群體接受采納。

第三,老年人從眾心理極強,某些健身運動甚至成了社交的一種手段。很多老年人不顧自身健康情況,人雲亦雲,或是聽到某些人用某種健身方法治好自己的疾病,容易深信不疑,並對號入座。

老年人都希望有健康的身體,不願成為負擔,給子女添麻煩。作為晚輩和子女,我們更應主動給父母長輩尋找科學、靠譜、實用的養生健身資訊,積極交流,幫助他們敬畏科學,戰勝愚昧和迷信。

同時,全社會也應關注到健身市場在老年群體中發展滯後的現狀,積極采取措施,大力支持、宣傳、引導老年人進行科學健身。

來源:科技日報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終審:何屹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