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大唐盛世:從金銀器看貴族的奢靡生活

唐朝被稱作是中國古代金銀器製作和使用的“繁榮期”。該期的金銀器不僅數量大,而且種類繁多,製作亦極為精美,代表著中國古代金銀器的最高水準。今天,就由小編帶領大家欣賞珍貴的唐代金銀器珍品,從中體會大唐盛世時貴族的奢靡生活。

金銀餐具

鴛鴦蓮瓣紋金碗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不同於那些“素面朝天”的實用器,這件鴛鴦蓮瓣紋碗,精雕細刻,蓮花瓣細密流暢,鴛鴦栩栩如生,則很難斷定到底是一件單純的藝術品,還是一件精美的實用器,或許當貴客盈門,餐具就不僅僅是一種器皿,也是一件可供炫耀及賞玩的藝術品。

狩獵紋高足銀杯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在出土的一個高足銀杯上,描繪了兩幅狩獵場景,一面是兩個騎馬者前後開弓,捕獵中間的野豬,另一面是一人在馬上挾弓向後望,而後面的騎馬者箭已離弦,射中前方一頭小鹿,此鹿前方還有一頭驚慌的鹿,以及一隻奔逃的狐狸。四個英姿勃發的獵人正是當時的貴族男子,騎馬射箭是他們主要的狩獵方式。“射”是儒家“六藝”之一,發展到唐代,成為了上到皇室貴族下到文士遊俠的一種娛樂,尤其是騎馬於苑囿、山林中馳騁、追逐,既可以一展豪情,又能舒活筋骨、聊慰雄心,一有所獲,又可以舉起這樣的杯子,飲酒相慶,預祝下次狩獵的成功。

鎏金舞馬銜杯紋銀壺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銀壺的造型採用了北方遊牧民族使用的皮囊和馬鐙的綜合形狀。在壺身的兩面,以模壓的手法各捶出一匹翹首鼓尾、銜杯匐拜的舞馬。提梁、蓋及舞馬紋飾均鎏金,燦燦金色與灼灼銀光交相輝映,色調分外和諧富麗。此壺造型、紋飾別具匠心,製作精湛,舞馬形象栩栩如生,尤具風采,更因其印證了史書中記載的玄宗馴養舞馬祝壽的故事而彌足珍貴。

唐鸚鵡紋提梁銀罐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這件富麗堂皇、圓渾飽滿的銀罐罐身通體裝飾以鸚鵡為中心的團花,余白襯填以折枝花草, 鸚鵡展翅於花叢間,靈動可愛,刻畫逼真。罐頸與足飾二方連續式菱花圖案一周,蓋心內飾寶相花一朵,蓋面周圍飾葡萄、忍冬卷草,提梁上飾菱形幾何紋。蓋內有墨書一行“紫英五十兩,石英十二兩”,由此可見,此當為盛放煉丹藥物的器具。這也側面印證了唐代統治者尊崇道教,迷信道教丹藥,認為服食丹藥可致長生不老,且認為用金銀器盛放煉丹藥物可以提高其藥效的傳說。

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鎏金飛廉紋六曲銀盤的出土,從繼承中華文化,吸收西方波斯文化所形成的獨特飛廉紋飾可以充分看出唐人對外來文化的借鑒取捨,並不是照搬前人或外來圖形,對於外來文化不盲目引進,是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兼容並蓄,根據自身的文化形態進行重新創造的精神追求。而在工藝上,此銀盤亦是通過中西技法的融合,在繼承秦漢六曲銀盤形製的同時,使用西方金銀器主要的成紋方法錘揲技法鞣製,達到紋飾的精美,製作技術和工序複雜程度,整件瑰寶達到技術與美感的完美統一,使人們真正認識到唐代工藝的頂尖水準,亦能通過此感悟到唐代金銀器工匠的聰明才智和令人敬佩的高超製作工藝。

鎏金雙狐紋雙桃形銀盤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鎏金雙獅紋銀碗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鎏金鳳鳥紋六曲銀盤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閨中玩物

“開元通寶”金幣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至於閨閣中的女子,閑暇無聊時,也會玩一種叫做“擲金錢”的遊戲。這種遊戲源自宮中,是唐玄宗的后宮三千粉黛為了消磨時光,排遣孤獨而發明出來的。《開元天寶遺事》中有載:“內廷嬪妃,每至春時,各於禁中結伴,三人至五人擲金錢為戲,蓋孤悶無所遣也。”據說唐玄宗偶爾也會參與進來,與妃子們一起投錢嬉戲,而且他還會與臣子們玩一種更為盛大的投擲錢幣的活動,稱之為“金錢會”。盛會之時,唐玄宗會在承天門樓上大擺筵席,招待群臣,並向樓下拋灑金錢以作賞賜。這種金錢為特製的“開元通寶”金幣,專用於賞賜,不同於流通中的“開元通寶”銅幣。賞賜活動熱鬧非凡,以至於數十年後的晚唐詩人張祜仍然在詩中描繪當時盛況:“長說承天門上宴,百僚樓下拾金錢。”

金梳背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代女子常常會在發髻上插幾把小梳作為裝飾,唐代詩人元稹有詩雲:“滿頭行小梳。”說的就是這種唐代女子的插梳之風。何家窖出土的一件精美的金梳背正是當時貴族家庭中的女子發飾,在《武媚娘傳奇》中皇帝嬪妃的發髻上我們也能看到類似的梳背,但出土的這件文物顯然要比電視劇裡的道具要精致考究得多。在僅僅8厘米長,2厘米寬的梳背上,唐朝的工匠用細細的金絲掐成花紋,又用細小的金珠點綴其間,極為細密精巧,可以說是迄今已知保存最好、工藝最精的梳背之一。

金釧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除了在頭上做文章,腕部也是金銀大放異彩的地方,不僅讓佩戴的女子舉手投足都顯得珠光寶氣,而且還能獲得一種“腕搖金釧響”的聽覺享受。沒錯,金釧,一種唐朝女子極為喜愛的手上飾品。何家村窖藏中有一件典型的素面金釧,是一件開豁口的腕飾,開口而非閉口,這樣,唐朝的女子就不用擔心日漸豐腴的手腕會將金釧撐壞,她們可以根據手腕的粗細來自由調節開口的大小。

葡萄花鳥紋銀香囊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唐人對於金銀的推崇,有時甚至會涉及一些我們意想不到的東西,比如香囊。我國古代女子有佩戴香囊的習俗,香囊多是用織物縫製的袋狀物,用於盛放各種香料。而唐代上流貴族女子佩戴的是一種金屬香囊,如何家村窖藏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其外壁是一個銀球,內層則放置則一個裝香料的香盂,運用巧妙的重力設計,使得無論佩戴者如何晃動,香盂總能保持平衡,不至傾覆。其設計之科學巧妙,足以令今人歎絕。

唐代的貴族十分樂意用金銀來裝點他們的生活,只要能夠以金銀為材料的器物,他們就不惜用金銀來進行製作,以此來彰顯他們的財富與審美。不過,事隔千年以後,除卻盛唐璀璨奪目的物質文明,更值得我們敬佩的,是當時的金銀器匠人,是他們用巧奪天工的手藝和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為我們留下了這些豐厚的遺產。我們也才能借由這些精美的物質遺產,去拚湊和重構出那個金光璀璨、耀眼奪目的盛世王朝。

本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歡迎關注[飾迦]微信公眾號:shjia2017

“飾迦”致力於原創古董首飾設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