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錢學森的這封回信,預見了中國力“量”

今年12月11日是錢學森誕辰110周年。就在不久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郭光燦將錢學森23年前的一封回信捐贈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這封信中,當時已87歲高齡的錢學森預見了中國力“量”。

“您近日來信及所附材料都收到,我很同意您說的我國應統一組織全國力量攻克量子信息系統的技術問題。”錢學森在信中寫道。

圖為回信截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提供)

“量子”,這一今天的熱詞,在當年的中國,卻是一個全新概念。20世紀90年代,量子信息作為一門新興學科在國際學術界悄然萌芽,而國內研究者寥寥。作為我國量子光學和量子信息研究的開創者,郭光燦敏銳地意識到,量子信息領域將是國家未來科技發展的重要一環。

1998年,郭光燦籌辦起“量子通訊和量子計算”香山科學會議。香山科學會議是國內知名的前沿學術論壇,以基礎研究的科學前沿問題與我國重大工程技術領域中的科學問題為主題。

“為了擴大會議影響力,我想邀請一位著名科學家來主持這個會議。”郭光燦回憶,他當時一下子想到了著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錢學森。

郭光燦立刻提筆給錢學森寫信,誠摯邀請他來主持香山科學會議。令郭光燦沒有想到的是,沒過多久,他就收到了錢學森的回信。信中寫道“此事關係到國家大事”,就如何“組織全國力量”,錢學森還在回信中表達了他的看法。

儘管最後因為年齡、身體原因,錢學森未能參加會議,但這封信給了郭光燦極大鼓舞。“這封信是我們出發時的一份重要囑托。”郭光燦說。

果真如錢學森所言——全國力量被組織起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科學家前赴後繼深入量子“無人區”。

21世紀以來,中國量子研究取得多項重大原創成果:多次刷新量子糾纏數量的世界紀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量子顯微鏡、量子計算原型機……

時至今日,錢學森信中提及的,幾代科學家心心念念的“國家大事”的脈絡愈發清晰:中國力量成就中國力“量”。

“九章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144模式干涉儀(部分)實驗照片。科研團隊供圖

其實,錢學森的預見遠不止如此:近日一則“錢學森30年前曾給虛擬現實技術取名‘靈境’”的新聞登上了熱搜,引起了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

1994年10月,錢學森在給戴汝為、汪成為、錢學敏等科學家的信中就預見:“靈境(虛擬現實)技術是繼計算機技術革命之後的又一項技術革命。它將引發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變革,一定是人類歷史中的大事。”

資料照片

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主要創辦者之一,錢學森時刻關心著中科大為代表的前沿科技研究與教育發展,在與中科大同事們的“見字如面”中暢想未來。

時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物理系教授的錢學森在課後給同學們解答問題。(資料照片,1964年攝)

1992年9月,他在給中科院院士葛庭燧的信中關切地問道:“現在在中國科技大學有材料設計專業嗎?似應設此專業,將來還可以設系。”

1994年4月,他在給中科大時任校長湯洪高的信中說:“我也祝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時代發展新方向:納米科學技術,做出重要貢獻!”

同年6月,他在給中科院院士伍小平和中科大教授韓肇元的信中寫道:“預見到21世紀,開創新學科、新專業——材料設計!”

1996年,他在給中科大教授的信中寫道:“今天我們能設想一個元部件的細觀結構是可以隨我們的意願安排的……上述理論工作能展示我們的前途,您們不應該做嗎?”

字裡行間,都是錢學森拳拳科教報國之心,而這顆心已化為一種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中國科技工作者中傳承。(記者陳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