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鄭武公的野心:乘其不備,攻而取之

鄭人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

《史記》載:“二歲,犬戎殺幽王於驪山下,並殺桓公。鄭人共立其子掘突,是為武公。”鄭武公當時正在鎬京東部的地區修築城池穩固臣民,聞聽都城之亂,遂是率領大軍前往鎬京進行平亂。鄭桓公當年只是為鄭武公贏得諸侯封君之位,擬定鄭國東進戰略,並沒有在東部地區采取更多的具體措施,真正的鄭國建立者,正是這位鄭武公。

歷春秋戰國時代,邊陲國家和部落,多半都要將勢力向陝西、山西、河南等地區進行拓展,犬戎向東向南,齊國向西向南,吳越向西向北,楚國直接向北,最後的秦國更是歷經過數百年耕耘,無非都是要進入中原地區,這塊肥沃的土地千百年吸引著無數的諸侯封君們,他們前赴後繼,為的都是逐鹿中原。鄭桓公、鄭武公的戰略規劃,即是後世鄭國的發展根基。鄭武公在平定鎬京之亂中,與衛國、秦國、晉國等諸侯國並立,也自此始進入歷史畫卷。如果說鄭桓公是周文王,鄭武公就是周武王,建國之責,基本就在鄭武公時代得到實現。

後武公竟取十邑地而居之

鄭武公這個人非常有謀略,在周王室衰敗之際,鄭武公一方面是發兵勤王,穩固王室,尤其是爭取到周平王將新的都城選擇在洛邑,這個是直接把天下的政治中心安置在鄭國附近,極大的提升了鄭國在諸侯列國中的政治地位,為鄭國崛起奠定決定性基礎。鄭桓公和鄭武公的心中,肯定都是堅持要建立國家的,這是鄭桓公在世之時就深刻明白的道理,王室衰敗,即代表諸侯崛起,也是戰亂橫生的征兆。周平王東遷而後,鄭武公在政治舉措上,更是有恃無恐,依仗勤王之功,借助天子之力,推進鄭國所在疆域內的東虢國和鄶國的攻滅之戰,史書載:“後武公竟取十邑地而居之,今河南新鄭也。”鄭國周邊的數座城池,即在這個時期內被鄭武公拿下,有鄢、蔽、補、丹、依、弢、歷、莘等八邑,其中就包括重要的虎牢關等名城。

《帝王世紀》載:“平王元年,鄭武公為司徒,與晉文侯股肱周室。”鄭武公即為天子身邊最大紅人,鄭國亦成為春秋伊始最為矚目之國,東方的傳統中原諸侯自然對鄭國刮目相看,當年那些被鄭國納入麾下的小諸侯國,即也在某種程度上被國際認可為鄭國疆域。但是周天子並非對鄭國的舉動熟視無睹,面對鄭國崛起之態勢,亦心有余悸,擔心功高蓋主,便將虎牢以東地區收歸王室。鄭武公無奈之下便只能遷徙都城,建立新都,但其拓展的雄圖大略並未以此止步。鄭武公與周平王母舅之國申國聯姻,建立更加緊密的關係,娶申伯之女武薑為夫人。

一個是共叔段,一個是寤生

申國在這段時間裡非常耀眼,從發動鎬京之亂,擁立平王登基等看來,此間動亂,可說皆因申伯始。申國之人,亦因申伯而遭列國所忌,這就是當時為何有關申伯的記載在鎬京之亂後就非常稀少的緣故。作為天子背後的母舅之國,周平王顯然不希望申伯過多遭受非議,鄭武公主動與申國聯姻,顯然是洞悉天子心理,也算是某種迎合。鄭武公的外交手段也是非常厲害。當然,這個武薑來自申國,卻也將“亂”之因素帶入鄭國,其所生的兩個兒子,一個是共叔段,一個是寤生,又將在鄭國的宮廷內亂中,引發一段歷史故事。

鄭武公在政治、外交上的作為,都透露出其絕非善類。對於周王室而言,禮樂制度的優勢已經不複存在,諸侯紛爭崛起,周平王為穩固新都的生存太空,不管是對秦國的承諾轉讓岐山地帶,還是授天子權柄給晉國和鄭國,令其作為平亂的先鋒,這種種舉措,都為鄭國創造出發展壯大的機會。鄭武公在開疆拓土過程中,史書中還記載過一段有趣的故事,說的是鄭武公準備攻打胡國,便在朝堂之上召集群臣開會,議定攻伐胡國之策,結果大臣關其思料定鄭武公意欲侵吞胡國,就在朝堂上大力支持攻打胡國。哪裡知道天子之心,不可妄測,鄭武公竟將關其思殺掉,還冠冕堂皇的說:“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鄭國朝臣皆以為鄭武公不會伐胡,也是將這消息傳到了胡國去,胡國君主便以為鄭國為友盟之國,對鄭國根本沒有任何防備,史書中載:“鄭人襲胡,取之。”用的是個“襲”,顯然就是乘其不備,攻而取之。鄭武公,果奸雄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