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朋友圈“團圓飯”爆屏:農村的傳統,城市的時尚

2月4日農歷大年三十,新春佳節之際,吃“團圓飯”成為了許多人節日期間重要活動,曬“團圓飯”則是吃團圓飯前的一個重要環節。節日裡的人們將美食拍照後通過朋友圈向外發布,傳遞著暖暖的年味兒。

“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似乎在春節這個傳統佳節更加顯得入情入理,一家人圍坐在熱氣騰騰的飯桌旁,在喜慶熱鬧的氛圍中享受暖暖親情。

無論在農村還是城市裡,如今的團圓飯更是顯得豐盛,儘管平時大家夥食都不錯,但在過年時,大家還是盡量地做得更有新意一些。

“過年時,如果菜上來了要先拍照發朋友圈,而後再吃”,有市民這樣調侃。正如他所言,當日下午開始,大量的團圓飯圖片開始衝擊朋友圈,甚至出現爆屏狀態。

在大家發布的“團圓飯”的圖片中,城市人的“團圓飯”較往年多少有了些變化,他們的飯菜顯著時尚了些許。而在農村的“團圓飯”中,大盤子、大碗等上菜方式以及傳統的菜肴更為突出。

儘管大家曬出的菜品有分別,大家食用最多的一道菜與魚有關。這是因為百姓有“無魚不成席”的說法,尤其是大年三十吃年飯,老百姓更離不開魚。

“魚”與“余”同音,又象徵吉祥物,如鯉魚,寓“得利有余”;鰱魚,寓“連年有余”,這是我國千百年來的情結。

人們為了討個好彩頭,百姓們都會做一道拿手的與魚有關的菜,意味著“年年有余”。

吃團圓飯是舉國上下家家戶戶最為熱鬧歡快的時刻,豐盛的年菜美食擺了滿滿的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人們共吃“團圓飯”,人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歡笑,心頭的慰藉與充實感已經是難以言喻。

曬各種菜肴之中,也有人曬出了一盆一盆的餃子。餃子成為春節不可缺少的節目食品,因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意。(圖片來源於朋友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