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育兒家 | 包麗敏:養育孩子,是一場向內心深處的探險

“一想到我有一個鶯飛草長般的孩子,而且我還將與你同行長長一段路,也不由對生活充滿渴望,就好像我也有了無數個未來。”

——包麗敏《孩子,我願意這樣愛你》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當母親之前和之後的差別,包麗敏的答案是,不僅發現自己母愛的本能,有了對孩子用不完的愛,更有了對孩子成長的無限的好奇。

在心理學的概念裡,好奇心是一種強驅動力,會推動人不自覺的去探索。而養育一個孩子,正是一場向內心深處的探險。

“愛”的傷害:對孩子忍不住的控制

在成為母親之前,包麗敏是一名媒體人,曾作為知名特稿記者,歷任《中國青年報·冰點周刊》記者、編輯、副主編,也曾任《中國新聞周刊》執行副主編、《青年參考》主編等職,善於觀察和記錄,更善於探索和追問。

回憶起孕期的感受,她在今年出版的新書《孩子 我願意這樣愛你》中寫道,當有一個小生命肚子裡動的時候,一切都不一樣了。我心裡一定有個機關被一隻神秘之手啟動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愛意洶湧而來,洋溢、流淌,那是一種毫無緣由的愛,既不是因為被愛,也不是因為想要去愛,就是一種本能的幸福,一種情不自禁的生命喜悅。

孩子的到來喚醒了她非凡的感知,她開始以極度敏銳的體察,超常細膩的生命體驗,去發現我們父母所謂的“愛”,其實處處藏著對孩子的傷害。用一個媒體人的眼光考量自己和周圍的育兒之路,包麗敏發現父母對孩子愛的另外一部分。如果說愛的本能是A面,那麽B面就是對孩子忍不住的控制,也是她在書中“無知覺的傷害”中不斷和讀者分享的一個高頻詞:權力關係。

自命正確的“愛”:可能犯下無數教育孩子的錯誤

在包麗敏看來,父母們常常身陷一個致命的誤區而不自知,即把自己認為“正確”的觀念、行為方式等加諸孩子,以為這就是教導,就是愛孩子。這種“愛”可能就變成了一種無知覺的傷害。比如,有的爸媽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就餐習慣,一定要讓孩子從小就在餐椅上坐著和全家人一起吃完飯,而無視孩子的抗議;有的長輩一定要給孩子喂完一碗飯才認為他吃飽了,而根本無視孩子才最清楚自己身體的感覺……這個過程中,大人們往往把這些自命“正確”的信條無形中變成某種標準,再用這些標準去評判孩子,一旦發現孩子偏離這些標準,就會焦慮,就忍不住要去改造孩子,動用各種手段,務必保證孩子行進在我們認為“對的”、“合適的”道路上,可這樣一來,孩子真實的感受、感覺卻被我們忽視了。這樣一來,我們眼裡就只有“正確”,而沒有孩子了。

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包麗敏會認為,親子之愛中往往埋伏著控制與被控制、征服與被征服的權力關係,而權力關係會不同程度地侵蝕一個孩子的自我。

所謂“正確”的愛,可能犯下無數教育孩子的錯誤。

我們對孩子喊:玩具髒,不要放進嘴巴裡。其實這是孩子的感官敏感期;

我們對孩子喊:不要說屁股,不要說臭東西,這是不禮貌的。其實這是孩子的詛咒敏感期;

我們對孩子喊:樓梯危險,不要爬,摔破頭會出血哦。其實這是孩子的空間敏感期;

很多時候,孩子正在專注地玩耍,他在思考、在想象、在“工作”、在探索,而我們卻總是打斷他,餓不餓、渴不渴、危險、髒、不要亂弄,而忽略了孩子的探索欲,以“愛”的名義干擾孩子的體驗。

制定界限:充分尊重孩子的探索欲

孩子從會爬、會走開始,他的要求就變多了,活動的範圍大了,探索的欲望也更強烈了。這個時期的孩子對一切都充滿好奇,他們不斷想要嘗試觸摸和操縱物體,什麽都想去碰,想去摸,比如不一樣的形狀、聲音、氣味、材質……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如何在保護孩子的前提又能尊重孩子的探索欲是個不小的難題。

比如孩子喜歡踩水,這件事會讓許多家長懊惱不已,弄髒了衣服和身子不說,還容易感冒,而且十分不衛生,女孩子一點不文靜,男孩子太過野蠻……這一連串的反應都是成人的思考模式,而孩子只是專注地在探索世界,完完全全享受著踏水帶來所有感官體驗而已。

讓一歲多的孩子自由自在地去踩水坑,是包麗敏育兒經歷中一次不小的突破,儘管內心經過了幾百次的鬥爭,腦海裡幾乎浮現出他蹣跚著腳步,踩進水坑後摔倒裡的樣子……但她知道該做的是克制自己,而不是去幹涉孩子。孩子固然因此有了探索的機會,意想不到的是,她自己也因此突破了內心的限制,從此再碰到這種“髒”“亂”就淡定多了。

當剛剛學會走路不久的孩子慢慢的用腳趟過水坑,從最開始的驚喜到後來踩水後鞋子浸透而感到不舒服,主動提出要光腳走路。她當然也會擔心會不會扎腳,會不會著涼,等等,但為了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這次選擇帶來的真實感受,她還是頂住了各種面子問題,拎著濕鞋,領著濕乎乎的光腳孩子往家走。嘗試過濕鞋、光腳走路的滋味以後,孩子反而知道了走路要躲開積水。有了這樣的觀察,包麗敏更堅信,有時候,孩子行為的邊界,反而需要讓他在自由中自行去摸索,而不是一個嘮叨、強勢的大人從外部強加。

包麗敏說,在她與孩子朝夕相處的日子裡,這樣的碰撞太多太多了,也正是一次次碰撞促使她一點點學會放手,讓孩子去嘗試他想嘗試的。

“我們總說給孩子立規矩,但我覺得其實‘規矩’應該首先給我們大人,讓我們自己盡量不隨意干涉阻撓孩子,因為在孩子面前,我們實在太強大了。”她在心裡給自己劃定了界限,“只要既不會傷害他自己,也不會傷害到別人的,我就會讓他去嘗試。”

理解孩子:去感受孩子的感受

在自己的育兒過程中,包麗敏慢慢悟到,大多數父母還身陷在另一個誤區裡:隻著眼於孩子的行為,只想糾正孩子的行為,卻完全看不到、體會不到在這些行為背後孩子的情緒。她非常想跟其他父母分享的一點是,懂得了孩子的情緒,就找到了理解孩子、打開孩子內心的鑰匙。

比如報興趣班,有的孩子剛開始很有興趣,後來卻不願意去了,家長們往往糾結於究竟是逼著孩子繼續上,還是乾脆就聽任孩子放棄,往往不去探究其中的原因。比如有的孩子回來說:“媽媽,我不想去學游泳了!”這種時候,孩子真正要表達的,未必是他真的對游泳這件事不喜歡或者沒興趣了,而很可能是對學游泳有了情緒“卡”點。也許是教練的某一個做法讓他產生過非常不舒服的感受,也許是課程進行到需要把頭埋進水裡的階段了,而這讓他害怕……等等。孩子還沒有能力理清這些,不管什麽感受和原因,到小嘴裡說出來的往往就是簡單的一句“我不想去了”。這種時候,就需要家長能看見,進而能提供幫助。

包麗敏隨手舉了個生活中的小例子,她的孩子4歲,有段時間洗澡的時候突然開始抗拒洗頭。她既不想為了洗頭跟孩子每天“戰鬥”,可也不能不洗頭吧?有一天孩子爸爸用了一個好辦法,他跟孩子一起衝澡的時候,說:“來,你拿著水龍頭朝爸爸臉上和頭上噴水。”孩子立刻興奮地給他爸爸衝水,然後,爸爸就在他面前主動做起了示範,當頭上的水像水簾洞一樣嘩嘩流下來,如何緊閉雙眼,用嘴呼吸,然後用手從上到下抹上幾下,就把一臉的水給抹掉了。

其實站在孩子的角度體會一下,大人拿著噴頭對著他腦袋嘩嘩地衝,小小的人兒一定有一種被水流“吞沒”的緊張和無助,也許還擔心水流對他的眼睛造成“傷害”(因為會有不舒服的感覺),現在爸爸讓孩子用噴頭對著爸爸的臉噴水,這樣就反過來給了孩子一種掌控感和力量感,並且讓他親眼看見這樣也沒什麽可怕的,爸爸仍舊好好的,而且爸爸還順便示範了可以怎麽“保護”自己、處理水流。這次以後,孩子就不再抗拒洗頭了,甚至學會了自己拿著噴頭給自己腦袋噴水洗頭。

還有一個例子。去年清明節小長假,她帶著孩子一起參加高中同學的聚會。同學們到達了聚會的地點,她的孩子那時3歲,一下看到湧進來這麽多陌生的大人和孩子,顯得很緊張。一幫人互相寒暄問候,然後一起到大廳外的露台上去玩。孩子緊緊抱住她說:“媽媽,我不要去!”那一刻她感到為難,她也想去跟同學們聊天,但她也不願強迫孩子加入到陌生的人群中。她並沒有試圖給他講道理做“思想工作”,而只是抱著他,說:“你是不是看到這麽多陌生的叔叔阿姨感到緊張?他們都是媽媽的高中同學。”隻說了這些,沒有其他多餘的話,她就抱著孩子在沙發上安靜地坐著,結果,孩子只在她腿上坐了大約一分鐘,就主動下來,衝到露台上去玩了。那一刻,她再次感慨,一個孩子,如果他的感受被親愛的父母看見了、理解了,他就能有力量渡過情緒帶給他的阻滯,作出他真正自由自主的選擇。

其實,做父母,最應該做的是學會“看見”,看到孩子的需求,看到他當下的感受,才能找到當時最適合的與孩子溝通的教育方式。

隻執著於“正確”的父母們,都容易無視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而只有看見孩子的感受,真正的愛才會開始,真正的教育也才會開始。教育不是始於宏大的道理,而是始於在日常細節裡父母如何與孩子相處。

如何才能打破我們心底的桎梏,讓另一個生命的成長更加自由、堅實和舒展,讓更好的愛成為可能?

包麗敏給出的答案是:打破定見、放下控制、感受本然, 把自由與從容還給自己,也交給另一個生命。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