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宋徽宗將《千里江山圖》送給蔡京,在暗示他什麽?

在中國古代,皇帝賜畫給大臣無疑是一種恩典。而在宋朝,觀畫、賜畫更是一種隆重的宮廷儀式,徽宗時代尤為盛行。這種儀式性的活動,顯然具有政治功能。通過書畫的集體欣賞和賞賜,君臣之間形成某種默契和共識,這才是真正要達到的效果。

政和二年(1112年),蔡京第三次出任宰相。徽宗對其在位期間長期擔任宰相、推行新政的蔡京原本十分信任,但由於受到舊黨批評和彈劾的壓力,他曾兩度免去蔡京的職位。蔡京於政和二年複職,不久,徽宗在宮內太清樓賜宴,蔡京為此寫有《太清樓侍宴記》。第二年,徽宗將《千里江山圖》賜予蔡京。蔡京在卷後寫下一段跋文:“政和三年閏四月一日賜。希孟年十八歲,昔在畫學為生徒,召入禁中文書庫,數以畫獻,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誨諭之,親授其法,不逾半歲,乃以此圖進。上嘉之,因以賜臣京,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最後一句非常關鍵,它關係到如何來解讀這幅中國繪畫史上的鴻篇巨製。

跋文中稱此圖是宮廷畫家希孟所繪,此人未見諸史籍。像同一時代《清明上河圖》的作者張擇端一樣,我們僅從畫後跋文知道其名。五六百年後,有書畫著錄稱“有王希孟者”,隨後大家都延續此說。

且說徽宗皇帝看過這幅長卷後,做了一個看似隨意,卻很可能是深思熟慮的決定——將它賜給宰相蔡京。賜畫的同時,徽宗還對蔡京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天下士”,典故出自《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中新垣衍的話:“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大意是說,他這才知道魯仲連是天下傑出的高士。後遂以“天下士”指才德非凡之士。宋徽宗說“天下士在作之而已”,就事論事,是對王希孟及其繪畫才能的褒獎,說他堅持不懈地去做,終於修成正果。但考慮到具體的歷史語境,一位皇帝對當朝宰相說這番話,是否會別有深意?

這段跋文裡的故事屬於宮中秘聞,應該是徽宗親口對蔡京說的。他說王希孟數次獻畫,都沒有被看中,最後在自己的指導和授意下,終於完成了這幅傑作。這是否也有對蔡京仕途命運的暗示呢?蔡京雖然幾次被撤職,但最終還是得到皇上的重用,完成新政大業。

將跋文放到這一特定語境中來理解,最後一句“謂‘天下士在作之而已’”的言外之意,就昭然若揭了。那就是說,才能非凡之人,只要堅持不懈、始終不變地去做就行了。王希孟如此,蔡太師有著非凡的才能,何妨不也如此?當然,蔡京也必須按照皇上的“誨諭”去做。

蔡京此前不久複職,第三次被委以經國之重任,對此當然心領神會。他在畫卷上寫下跋文正是在表示:只要得到皇上的器重和提攜,他也會像王希孟一樣,不計較挫折,堅持不懈,輔佐皇上,治理國家。正是由於君臣之間的這種交流與默契,徽宗與蔡京的關係才顯得非同尋常。

徽宗賜給蔡京《千里江山圖》,恐怕不僅因為這幅畫是由一位經歷特殊的畫家繪製,可以借題發揮,更重要的緣故,還在於這幅畫本身的主題和形式。《千里江山圖》的主題其實十分明顯。所謂山水,大都是“理想的山水”,如“仙境山水”“隱居山水”等。北宋畫壇有兩種山水模式對後世產生深遠的影響,一是宮廷繪畫中的“江山圖”,一是文人繪畫中的“雲山圖”。“江山”一詞,不只是一個地理學的概念,它常常用來借代“國家”,因而具有文化學和政治學上的內涵。

“江山圖”中最主要的隱喻當屬對主峰大山的描繪。北宋中期的郭熙在《林泉高致》裡說:“大山堂堂為眾山之主,所以分布以次岡阜林壑,為遠近大小之宗主也。其象若大君赫然當陽,而百辟奔走朝會,無偃蹇背卻之勢也。”對照《千里江山圖》,畫面上的山水布局與文獻裡的畫理完全一致。圖中的主峰一目了然。那座最高的大山頂天立地,仿佛是君主。其他略低的山峰或簇擁左右,或遙相呼應,連綿不斷,仿佛是各級官吏依次排列,共同構成了國家行政秩序的象徵圖像。

《千里江山圖》宏大的場面,完全符合所謂“豐亨豫大”的觀念。這是蔡京當權之初,根據《周易》學說提出的治國方略,即通過擴大政府開支,刺激經濟增長,促進社會繁榮。徽宗經常借助種種“祥瑞”的征兆,顯示“豐亨豫大”的時代已經來臨。

可以這樣說,《千里江山圖》雖然由王希孟執筆,卻是徽宗宮廷畫院教育的成果,體現了徽宗的美學追求和政治理念。他把這幅畫賜給蔡京,或許也是希望蔡京繼續為朝廷效力,去鞏固和拓展大宋的基業,去創造一幅“現實版”的《千里江山圖》。

此畫幾經流轉,到了清代,入乾隆內府。乾隆皇帝在長卷前端的畫面上題寫七律一首:“江山千里望無垠,元氣淋漓運以神。北宋院誠鮮二本,三唐法總弗多皴。可驚當世王和趙,已訝一堂君若臣。易不自思作人者,爾時調鼎作何人。”

詩的前面六句是對畫作的誇讚,後兩句卻耐人尋味。“易”字應該是乾隆的筆誤,應為“曷”字。“曷”的意思是“怎麽,為什麽”。“作人者”,見孔穎達疏《詩經》“周王壽考,遐不作人”雲:“作人者,變舊造新之辭。”後稱任用和造就人才為“作人”;這裡當是指徽宗。“調鼎”原指烹調食物,喻任宰相治理國家;這裡當是指蔡京。這兩句的意思是:培養和造就了王希孟這樣人才的徽宗,為什麽不反思一下,當時何以會任用蔡京那樣的人來擔任宰相治理國家?乾隆看了《千里江山圖》以及卷後蔡京的跋文,十分感慨。他聯想到自己的帝王身份,意欲從徽宗君臣那裡吸取歷史教訓。僅就這兩句而言,他的確是窺見了這幅曠世傑作背後的秘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