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長平之戰後,趙國為什還能崛起?因為有這三位大將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長平之戰是最早、規模最大、最徹底的大型殲滅戰。此戰,趙國大將趙括和秦國大將白起兩位將領對陣。對於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的白起,針對趙括急於求勝的弱點,采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爭的勝利。趙國經此一戰元氣大傷,損失了數十萬大軍。在長平之戰後,秦國又發動了邯鄲之戰。雖然邯鄲之戰沒有攻破趙國都城,但是,這依然給趙國帶來了慘重的傷亡。不過,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趙國卻奇跡般地中興了。對此,在筆者看來,趙國的再次崛起,和這三位大將存在直接的關係。

首先,在戰國七雄中,趙國在戰國前中期是相對較弱的,特別是在魏國、齊國相繼稱霸中原的時候,趙國甚至連中山國都無可奈何。在此背景下,趙武靈王開啟了“胡服騎射”。而在胡服騎射後,趙國的軍事實力明顯增強,不僅消滅了中山國,更成為山東六國中唯一能單獨抗衡秦國的大國。不過,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的爆發,卻讓趙國的精銳力量損失殆盡。在很多人看來,趙國很可能因此而迅速滅亡。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趙國卻能夠再次崛起,或者說是短暫中興。

針對趙國的短暫中興來說,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打退燕國軍隊的進攻,並一度包圍了燕國都城,二是奪取了魏國、齊國的疆域,三是面對秦國的多次進攻,趙國不僅成功堅守,甚至還給戰國末期的秦軍以重創。對此,在筆者看來,就廉頗、龐煖、李牧這三位大將,直接推動了趙國的短暫中興。對於廉頗來說,在長平之戰中被趙括替代,但是,在長平之戰後,趙國君主終於認識到廉頗的作用,啟用廉頗指揮邯鄲之戰。在邯鄲之戰打退秦國大軍後,燕國選擇對趙國趁火打劫,派遣軍隊進攻元氣大傷後的趙國。

對此,廉頗率領殘存的趙軍擊潰了燕軍,並在之後包圍了燕國都城。在這之後,廉頗還率領趙國軍隊攻取了魏國的繁陽。當然,後來廉頗因事逃奔魏國,並最終在楚國壽春鬱鬱而終。在廉頗離開趙國後,龐煖率領趙國軍隊和燕國展開較量。對於龐煖來說,於常山東垣擊敗了燕國大軍,並且攻佔了燕國的遂、方城。趙王讚其曰:“將軍武勇,廉頗還趙”。在趙悼襄王在位時,秦國派遣了10萬大軍進攻趙國。對此,龐煖領軍十萬禦之,殺秦軍三萬,讓山東六國為之震動。由此,對於廉頗和龐煖這兩位老將,幫助趙國再次崛起。

最後,當然,相對於廉頗和龐煖,李牧的作用更加明顯。在不少歷史學者看來,戰國末期,李牧是趙國賴以支撐危局的唯一良將,素有“李牧死,趙國亡”之稱。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李牧不僅率軍攻佔了齊國的疆域,還在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公元前229年,趙王遷中了秦國的離間計,聽信讒言奪取了李牧的兵權,不久後將李牧殺害。一定程度上,如果趙王遷沒有冤殺李牧的話,王翦率領的秦國大軍很難順利攻破趙國的都城。對於李牧之死,無疑是趙國自己在自毀長城,令人歎息不已。總的來說,在長平之戰和邯鄲之戰後,趙國憑借著三位大將短暫中興,以此推遲了秦始皇一統六國的時間。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