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炎炎盛夏,古人怎麽會有冰塊來趨避暑氣?

早在西周以前的商朝,生活在豳[bīn] 地(今屬陝西旬邑、彬縣一帶)的周部落先民,在周文王祖先公劉的率領下發展農業生產,在漫長的勞動實踐中,掌握了冬季藏冰的方法。

《詩經》“七月”篇記載:“二之日鑿冰衝衝,三之日納於凌陰。”

臘月裡鑿冰咚咚作響,正月裡儲藏在冰窖之中。

周人藏冰用來幹啥呢?

《周禮》給出了答案:

“凌人掌冰正,歲十有二月,令斬冰,三其凌。春始治鑒,凡外內饔[yōng熟食] 之膳羞,鑒焉。凡酒漿之酒醴,亦如之。”

西周時期,設置了專門掌管藏冰的官員——凌人,負責在臘月時鑿取超過使用數量三倍的冰塊,藏在冰窖。春天的時候,凌人要檢查藏冰的情況,將肉類、酒類等美味放進冰鑒裡防腐。

“祭祀,共冰鑒;賓客,共冰;大喪,共夷槃冰;夏頒冰,掌事,秋刷。”

藏冰用於祭祀,宴請賓客、舉辦喪禮等場合食用、使用,到了炎炎夏日,賞賜給官員,用來避暑,秋天時,清除冰窖,迎接又一個嚴冬的到來。

《周禮》可不是說著玩兒的,古人的記載非常靠譜。

1978年,考古人員發掘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現場出土的一件戰國銅冰鑒就是古人藏冰的有力實物憑證。

冰鑒是曾國君主曾侯乙在夏季儲存冰鎮食物的器物,被後人戲稱為“古代冰箱”。

冰窖藏冰,來之不易,在唐朝以前的炎炎夏日,冰塊僅限於王宮貴族享用。

唐朝時期,流行深井儲藏冰塊,用於夏季使用。在地下挖掘一口深達八丈的旱井,臘月藏好冰塊後,將井口封好,夏季取出冰塊享用。

深井藏冰,相對容易,在民間,一些富豪也開始藏冰。

《雲仙雜記》稱:“長安冰雪,至夏月則價等金璧。”

可見,在唐代,夏季的冰雪和黃金美玉等值,普通百姓購買力有限,是無福享用的。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