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於藝術的熱情和期待,成都一直“在線”

成都這座城市有很多標簽,細細數來,無外乎三大標簽最出名,美食、詩歌與藝術。美食不用說,作為第一個被聯合國評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國內城市,成都的美食是吸引人們來到此地的最大號召力。而詩歌與藝術,自然是這座風雅之城當之無愧的標簽。

詩歌方面,改革開放後,成都便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詩歌熱潮。成都人對詩歌的激情被徹底釋放,街頭巷尾到處可見讀詩寫詩的文學青年,詩壇大腕舒婷、北島、顧城紛紛造訪成都。直到現在,於1957年1月1日創立的《星星詩刊》仍然活躍並引領在中國詩壇,這可是中國當代詩壇創刊最早專業詩歌刊物。

藝術這塊,成都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傷痕美術、鄉土繪畫中出現了一批領軍人物。許多當年活躍的主力現在仍主要生活、工作在成都,並對年輕藝術家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到了最近幾年,成都的藝術卻變得有些不一樣了。它不同於以往的本土風格。成都的藝術氛圍變得更加多元、更加國際化,性格更加外向。這裡的人們對藝術仍然有著近乎質樸的喜愛,那應該是因為一片土地孕育一方人的原由。

最近一年,成都的藝術氛圍不可謂不重。在迎來蓬皮杜、高迪等大展之後,達·芬奇也要來了。7月10日,“達文西IN成都”全球光影藝術體驗展將在成都東郊記憶舉行。

關鍵詞:蓬皮杜、高迪、達·芬奇

蓬皮杜是1969-1974年執政的法國總統;高迪是出生於19世紀50年代的西班牙建築天才;達·芬奇的時間更早,是15-16世紀的意大利文藝複興三傑之一,也是整個歐洲文藝複興時期代表人物之一。其實上述三個關鍵詞幾乎沒有太多的直接聯繫,但是這三個關鍵詞的共性又非常明顯,他們代表著世界頂級的藝術。儘管蓬皮杜總統並不屬於藝術界,但以其名字命名的法國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是世界知名的現代藝術中心。

就是這樣的三位世界級人物,在最近一年的時間裡,與成都發生了最直接的關係,向成都這座千年古城吹去了來自世界的風。

去年11月,成都·蓬皮杜:“全球都市”國際藝術雙年展在東郊記憶拉開帷幕時,許多展覽發燒友興奮不已,因為終於可以自家門前,看到能與巴黎、紐約頂級藝術展相匹敵的藝術作品。

這場由蓬皮杜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為成都人帶來的國際藝術雙年展不同於以往的以法國以及西方主流國家的作品為主,此次展覽更側重亞洲、南美洲和非洲藝術家的所思所想。

而去年年末到今年初,“與高迪同行”建築展相繼在成都創意設計周上,與江家藝苑開園後呈現。高迪全球峰會主席、高迪亞太研究院和高迪家族代表、珠寶設計師朱安·賽拉米亞均來到成都,解讀高迪這位天才建築師。

蓬皮杜來了,高迪來了,達·芬奇也來了。2019年7月-10月,為紀念達·芬奇逝世500周年,成都聯手意大利達·芬奇博物館,邀請這位世界絕無僅有的全才對話成都。人類長河中,天才何其多,然被譽為人類歷史上絕無盡有的全才只有他一個。也許不是不能,而是需要一個走進偉人、思考世界的機會,也許只有知道了一個人可以做到如何的偉大,才會信仰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可小覷的未來。

說實話,如果把這三場展覽放在放在十年乃至五年前,展覽愛好者都是無法相信的。世界頂級展覽的中國巡展過去常選擇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不僅僅是因為一線城市擁有廣闊且具有消費能力的閱聽人市場,也因為經濟實力不俗的一線城市能提供良好的硬體基礎。那時,在國際藝術界的腦海裡,北京與上海是兵家必爭之地。其他城市的愛好者想要一睹頂級展覽的陣容,不得不“打飛的”前往一線城市。也許對於資深展覽愛好者來說,往返機票自然並不過一場頂級展覽,但能在家門口就參觀世界頂級展覽,又何樂而不為呢?

關鍵詞:Art Chengdu

Art Chengdu即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這個名字其實只是最近兩年才有的,因為Art Chengdu從2018年以來隻舉辦過兩屆。但不俗的實力與走出專業展廳,在太古裡面向普羅大眾的定位,使得它迅速霸佔媒體頭條與市民的談資排行榜前列。

對成都藝術界的專業人士來說,這是久違了的成都當代藝術盛會,給略顯疲憊的成都當代藝術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畢竟,張曉剛、陳丹青、周春芽、何多苓、龐茂琨、葉永青……還有眾多在學術和市場層面都備受關注的當代藝術家,都帶著作品前來參展。

更重要的是,這場當代藝術展的確像它的名字一般國際化。全球31家畫廊機構參展,帶來了油畫、雕塑、水墨、攝影、裝置、影像等各個類別的作品。其中包括大部分國內的重要畫廊,匯集了幾乎國內最著名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簡直就是一場難得的藝術盛宴。

Art Chengdu的到來,填補了成都沒有一個頂尖國際化藝術博覽會的空白,這也是成都經濟發展實力與藝術文化水準的體現。對成都而言,藝術成都所呈現的不僅是藝術本身,更重要的是對於文化生活的理解,還有對這座城市而言建立一個文化地標的重要性。

關鍵詞:藝術的外向性

2017年的時候,方所成都店舉辦過一場主題明確的沙龍,名為《成都,文化藝術第三城?》。方所之所以會舉行這場沙龍,因為上世紀70~90年代末,成都傷痕美術和鄉土繪畫的崛起,讓全國看到了這座偏安西南一隅城市擁有的實力與潛力。但也許正因為偏安一隅,優勢在於成都擁有寬鬆的生活與氛圍,劣勢也在於此,過於縱容的總是容易流於平庸。在成都這樣一種安逸的土壤中,缺乏對藝術發展、生長的刺激。這種刺激可以是內在自我的,也有來自於外部的,在成都這種外部的刺激是非常缺少的。

這場主題沙龍邀請有那特畫廊主理人呂婧、A4美術館館長孫莉、成都籍設計師跨界藝術家殷九龍等業內人士。殷九龍在沙龍上表示,成都是不是文化藝術第三城不是由我們來說的,首先我們應該去溯源,之所以會被這樣冠名,縱觀成都在上世紀80、90年代,確實出了很多優秀的人才。

兩年前,與會嘉賓一致同意的觀點是,其實是不是第三城並沒有那麽重要。重要的是成都是一座在當代藝術領域非常重要的城市,在這裡工作、生活了大量的藝術家,尤以繪畫為主並受到全國乃至全球的關注。

這場沙龍舉辦於兩年前,儘管我們並不知道當時與會的嘉賓在兩年後抱持怎樣的觀點。但可以肯定的是,這兩年來,成都的確有所變化。變得更加開放、包容、多元以及國際化,甚至我們看到了本土藝術與國際藝術互相交融影響的趨勢。如果把成都的藝術氛圍比作人,那麽他變得更加敞開心扉,更加外向。

不論人們給成都藝術冠以怎樣的名頭,這裡的文化藝術都在繼續發生發展。這裡有過很好的藝術氛圍和土壤,有著非常大量且足夠優秀的藝術家們,以及熱愛文化藝術行業並堅持於各自領域的藝術從業者,以及自始至終都秉持赤誠之心關注藝術的民眾。

成都對於藝術的熱情和期待,從未走遠。

文_ 本刊主筆 > 黃修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