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蜀地土特產“帶貨”,文翁讓學員帶著蜀布鐵刀求學長安

封面新聞記者 曾潔

文翁小時候十分好學,但是家境貧寒,只能靠砍柴為生。儘管是平民子弟出身,文翁一直藏有一飛衝天的理想。

文翁可能自己也不曾預想到,他會在“有蠻夷風”的蜀地走上人生的巔峰。

文翁

文翁出生在廬江郡舒城縣(今安徽省舒城縣)。舒城是春秋時的舒國,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尤其受到儒家文化的浸淫。他曾到京城長安讀書,通曉史書《春秋》。對於德才兼備,又有聲望的人才,皇帝自然樂意征召,並授以爵祿。西漢景帝末年(公元前141年左右),文翁被任命為蜀郡太守,擔負起了治理蜀地的重任。受益於察舉製,文翁在蜀地任職的時候,也運用了儒家思想中的舉賢才措施。

成都市作協常務副主席、著名作家蔣藍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文翁在任期間,舉薦了當時不少蜀郡的基層官員。為了培養這些官員,文翁甚至用財政上省出來的錢購買蜀地的土特產,作為這些基層官員去長安學習的“學費”。

蔣藍

將蜀地官員送去長安

文翁帶著憧憬赴任,以為蜀地應該是教育昌盛之地。然而當他跋山涉水,越劍門過棧道,歷盡千難萬險方到達蜀郡時,看到的景象卻是一幅夷狄之境、化外之民的景象。

為了徹底改變“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走馬上任之後大興教育。《漢書·循吏傳·文翁傳》記載:“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才者張叔等十餘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博士……”文翁首先通過類似察舉的程序,從自己手下德才兼備的官吏中,選定優秀學員十來名,親自擔任教師,在短時間內加以突擊性的強化訓練,然後送往京城長安,讓他們跟隨博士,學習儒家經典、律令等。

為了培養這些官吏,文翁努力壓縮蜀郡財政開支,用節省的經費購買蜀地特產,讓學員帶去京城。

兩千年前的蜀地特產是什麽呢?會不會像現在的遊客來到成都,大概率會帶一些火鍋底料、牛肉干、蜀錦之類的禮物回家送給親友呢?蔣藍分析,當年的蜀地特產,無非是一些鐵刀、巢絲、織綢、煮鹽、金銀器、漆器等產品。文翁“帶貨”,一是傳播蜀地物產,二是借此賞賜給學員們轉贈博士,作為他們的培訓學習經費。

數年之後,學員們學成歸來,他又根據各人學績安排相應的官職,讓這批精英在郡守、刺史等重要工作崗位上迅速成長起來。

創辦第一個地方官學

培養起一批地方政治文化精英之後,文翁又精心制定了一個更為詳盡的人才資源可持續發展戰略。他決定把自己最初的經驗進行“克隆”,創辦中國第一個地方官辦學校。

正因為這個偉大的決定,讓“文翁化蜀”成為與“李冰治水”齊名的歷史名片,文翁也和李冰一樣入選四川歷史名人。

沒有經費預算怎麽辦?文翁力排眾議,堅持優先發展教育,他從蜀郡撥出專款經費,並親自兼任學校首任校長。

為了節省經費,他因陋就簡,因地製宜,用成都最常見的石頭壘起石屋,名之曰“文學精舍”。這個石頭建造起來的學校,簡稱“石室”,後人稱作“文翁石室”。

東漢安帝永初年間(107—113年),成都發生了一場大火災。這場火災就正是常璩《華陽國志》所說的:“永初後,堂遇火。”這場大火讓成都城遭到了嚴重破壞,整座城市幾乎毀滅殆盡,只有西漢文翁修建的一間石頭結構的建築因為抗火性強,得以幸存。

東漢講經畫像磚(四川博物院藏)

“仁愛好教化”的文翁當校長,親力親為地為學生授課。四川博物院收藏的一方東漢講經畫像磚生動描繪了西漢時期講學情景:圖中,西面一人坐在一長方形的台上,似盤膝危坐,著長裳,雙手交置於前,頭戴冕。其余三面,東一人,南三人,北兩人,均坐在毯席之上,頭戴冠,雙手捧簡。西坐者為老師,其余六人為畢恭畢敬的學生。人們可以通過這塊畫像磚,遙想文翁講學時的場景。

為學員免除徭役

文翁石室建立後,文翁的人才庫從此開始產生“雪球效應”。為此他還啟動了深思熟慮的配套工程和激勵機制,政策向教育傾斜,支持興學重教,盡量節省教育之外的開支。

石室招收的學員來自社會大眾,不少還來自成都以外的“下縣”,這些學員的家境並不富裕。為了讓學員們安心求學,文翁讓石室的學員享受各方面的優惠,對學績優異者委以要職,即便稍遜,也視為察舉人才,享受免除徭役。

文翁每次出行巡視所轄郡縣,都讓品學皆優的學員同行,一方面讓他們有機會“見習”接觸現實,處理事務,培養實際才乾;另一方面讓他們沿途挨家挨戶、現身說法,宣講教育新政。這樣的出行方式在民間“一石激起千層浪”,老百姓看到了讀書的甜頭,紛紛希望有機會到成都受學官教育,於是爭相報名。

文翁石室一開始創立就是“公立”學校,政府辦學,且面向平民招生,這在中國教育發展史上是一個里程碑。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