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盤點世界上那些令人歎為觀止的特殊地理地形!

地球上的奇特地形

地球上有許多令人不可思議的地形,比如被稱之為“大耳朵”的羅布泊,加勒比海的海底洞穴“藍洞”,澳大利亞沙漠中的艾爾斯巨石,以“遺忘世界”著稱的圭亞那高地……

“大耳朵”

1972年7月,在美國宇航局拍攝的一張衛星圖片上,在中國新疆塔克拉瑪乾沙漠的中央,清晰可見一個酷似人耳的地形,不但有數道“耳輪線”,甚至還有“耳孔”和“耳垂”。這個不可思議的“大耳朵”引起了人們的猜測:它究竟是什麽?它就是羅布泊(蒙古語意為“眾水會聚之湖”),位於塔裡木盆地東部最低處,海拔800米左右,最低處海拔780米。那麽,這個“大耳朵”是如何形成的昵?

這個問題早在19世紀就成為學術界爭論的焦點。19世紀,瑞典人斯文‘赫定通過實地考察提出了羅布泊“遊移說”。該理論認為,羅布泊存在南北湖區,由於入湖河水攜帶大量泥沙,沉積後將湖底抬高,使湖水從高處流向低處;若乾年後,被沉積抬高的湖底因風蝕作用再次降低。湖水開始回流。這個周期為1500年左右。赫定還將羅布泊命名為“徘徊湖”。

1959年,中國科學家進入羅布泊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提出了羅布泊“不遊移”觀點,對“遊移說”進行了質疑。2010年,中國科學家夏訓誠指出。羅布泊古東湖的乾涸過程可以劃分為六個時期,在雷達圖像上正好表現為相間的六個條帶。明亮的條帶為高含鹽量沉積層,表示羅布泊相對強烈的萎縮;暗條帶為低含鹽量沉積層,表示羅布泊湖相對較弱的萎縮。“大耳朵”的“耳孔”是湖水最後乾涸的窪地,“耳垂”是塔裡木河、車爾臣河、若羌河、米蘭河經喀拉和順湖注入羅布泊時留下的三角洲。先進雷達遙感技術還揭示,羅布泊的湖岸線實際上遠遠超出了“大耳朵”。

有必要指出的是,1980年,中國科學家彭加木在羅布泊地區進行科學考察時失蹤。1996年,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時死亡。

“死亡之海”

死海是西亞最著名的內陸湖,位於以色列和約旦之間。南北長約80千米,東西寬5-16千米,最寬處約侶千米,面積約1049平方千米。東岸的利桑半島將死海分為兩個大小深淺不同的湖盆,北湖大而深,南湖小而淺。

死海具有兩大特徵。第一個特徵:死海是地球最低的地方。死海的湖面海拔是海平面以下422米。湖盆位於東非大裂谷的北端(現在仍然在緩緩地裂開著)。死海是地殼裂口底構成的湖盆。湖水最深處約380米,故死海的湖底最低點是海平面以下約800米,為世界陸地的最低點。第二個特徵:死海的浮力很大。人可以自由漂浮在水面而不會下沉。死海的水主要來自北邊的約旦河。湖區氣候乾旱,年降雨量北湖約為100毫米,南湖約為50毫米,年蒸發量約為1400毫米,年平均氣溫14℃-17℃,夏季平均為34℃,最高可達51℃。約旦河並無流出口,而且氣溫高、蒸發強烈、降水少、河水補給少。年深日久,導致死海中積累了大量鹽分。通常海水每升約含50克鹽,鹽分濃度是4%-6%。死海海水每升約含300克鹽,鹽分濃度是31.5%,是海水鹽分濃度的5倍以上。這樣高的鹽分濃度,難怪死海的浮力這麽大。

在死海中幾乎看不到生物,湖岸邊的草木也很稀少,十分荒涼,死海由此得名。

死海的奇特風光和溫暖冬季,使死海成為著名旅遊勝地,每年有眾多來自世界各國的遊客在死海上浮遊和洗黑泥浴(死海中盛產一種海黑泥,具有美顏和保護皮膚的功能)。

海中藍洞

從巴哈馬到尤卡坦半島的遼闊海面上,散布著幾百個神秘的藍洞。以加勒比海巴哈馬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安德羅斯島為例,該島的三面都是淺海,唯在東側有一條被稱為“大洋之舌”的海溝。沿著水道,零散分布著淺灘和珊瑚礁,然後急轉直下,出現了一系列幽深的水下洞穴,這就是藍洞——由奇形怪狀的鍾乳石和石筍組成的水下迷宮。在1969年“阿波羅9號”飛船拍攝的照片上,可以清晰地看到繞經安德羅斯島的藍色“大洋之舌”。

在伯利茲海岸附近,如果從空中俯瞰,可以看到一個被白沙和珊瑚包圍的巨大“墨盤”,直徑為318米。這就是被稱為“燈塔瓣”的藍洞的入口。

巴哈馬群島由石灰岩構成,石灰岩被海水侵蝕,形成可伸入海下數千米的洞穴和地下通道。藍洞就是水中岩石的中空部分。每到潮水上漲時,海水壓力增大,海水被壓入洞中並形成漩渦;到退潮時,海水壓力減小,海水又從洞裡冒出來。過去,當地人相信在藍洞內生活著一種半似鯊魚、半似章魚。的怪物,它們用長長的須把食物拖入海底,美餐一頓,然後吐出食物殘渣。在科學不發達的年代,人們以此來解釋水流入洞穴時產生的劇烈運動。

這些藍洞究竟是怎樣形成的呢?地質學家指出,在距今100萬年前的冰川時期,海平面下降(比現在要低約200米),露出地面的石灰岩被雨水和流水浸蝕,形成了洞穴。到距今3萬~5萬年前,地球氣候轉暖,冰川大量融化,海平面升高,巴哈馬群島的一部分陸地淪為海洋,海水灌滿洞穴,使之呈現漂亮的藍黑色(“藍洞”由此得名)。

上世紀60年代,一位美國飛行員在巴哈馬群島作低空飛行時,發現在水下幾米深的地方有一個巨大的長方形建築遺址。之後,科學家又在大西洋海底的好幾個地方發現了岩石建築物。據此,一些考古學家推測,在遙遠的過去,巴哈馬群島一帶的海底曾有一座用岩石建造起來的大陸城市,而且極有可能就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

艾爾斯巨石

在澳大利亞大陸中央遼闊的沙漠平原,東距艾利斯斯普林斯市350千米的地方,有一塊突兀屹立的巨大岩石,這就是著名的艾爾斯巨石(得名於此石的發現者——歐洲人艾爾斯,他於1872年發現此石)。艾爾斯巨石長約3000米,高約348米,基圍約8500米,東寬高,西低狹,遠遠看去猶如一隻巨獸臥地,十分雄偉壯觀。

艾爾斯巨石的表面溜光圓滑,寸草不生,鳥獸不棲,唯有蜥蜴出沒其中。在巨石周圍,草木疏稀,無任何岡巒。一望無際的沙漠中何以出現這樣一座孤零零的巨岩呢?

艾爾斯巨石的起源可追溯到6億年前,當時流入澳大利亞大陸的泥沙沉積到海底,形成厚度至少達600米的長石砂岩層。到大約5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砂岩從海上隆起,局部傾斜度達到58度。又經過億萬年雨水的衝刷,岩石表面形成了一條條整齊的細紋,宛如海豹的柔毛。之後,在風化作用下,岩石上形成了許多裂紋和洞穴。

艾爾斯巨石通常呈朱紅色,但隨一天中陽光照射角度的不同,岩石能微妙地改變顏色,呈現出淡紅、紫紅、橘紅、大紅、赭紅等不同的顏色。而在雨季(降雨在這片半乾旱地區極為罕見),巨石則呈現銀灰略帶黑的顏色。當雨水沿石壁傾瀉而下時,巨石銀光閃耀。在巨石的南壁上有一條裂縫,夕陽之下,絕似一個完整的人頭蓋骨。岩壁之上有一個長約200米的石柱,當地土著稱之為“袋鼠尾”,被認為是神的象徵。在巨石腳下,有許多古人居住的洞穴,洞壁上雕刻著古老的壁畫和文字,描繪了當時人們的生活。

現在這裡已被辟為國家公園,遊客們可以自西邊扶鐵鏈登上巨石,眺望遼闊平原的壯觀景色。

圭亞納高地

在英國作家柯南·道爾所著《遺忘的世界》一書中,描述了南美北部的一個有恐龍生存的秘境,而委內瑞拉南部的圭亞那高地就是其原型。當然,那裡並沒有恐龍。

在地質學上,圭亞那高地又叫圭亞那地盾。地盾是地質學名詞,指大陸地殼上相對穩定的區域。和造山帶相反,地盾中的造山活動、斷層以及其他地質活動都很少。圭亞那高地跨越哥倫比亞、委內瑞拉、圭亞那、蘇裡南、巴西諸國,面積達120萬平方米。高地上矗立著一座座桌狀山(山形像桌子一樣,頂部平坦,四周被峭立的斷崖包圍),山腳下覆蓋著年降水量超過5000毫米的熱帶雨林。一到雨季,幾乎每天雷雨交加。經年累月的暴雨把山體表層的泥土衝刷掉,隻留下堅硬的岩體,雨水形成無數條瀑布從斷崖上傾瀉而下。圭亞那高地擁有世界上最長的安赫爾瀑布,落差達972米,瀑布激起的水霧形成七色彩虹。

圭亞那高地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大約20億年前,當時地球上的生命形式還處於早期階段。如今,圭亞那高地的動物主要是昆蟲、兩棲類和爬行類,很少有哺乳類。迄今為止,僅發現了幾種老鼠和有袋類的負鼠屬。圭亞那高地上的植物種類多達4000種,其中75%是本地獨有種,而在生物學上被稱為“海之孤島”的加拉帕戈斯群島上,這一比例是45%。

圭亞那高地何以能保持如此眾多的獨立的生物物種呢?與這裡的地形和氣候有相當大的關係。由於高地上的地形高差達到1000米以上,因而氣溫的落差較大。陡峭的崖壁隔開了相鄰的桌狀山,也隔絕了彼此生物之間的往來,即使是生活、生長在~座山的山頂和山腳的動物、植物也無法往來。長此以往,每座桌狀山上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物物種。

當人們在圭亞那高地上沿著山腳漫步時,還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我們平常看到的菊科或藤黃科植物都是草本植物,但在這裡它們卻是以樹木的面目出現的。考慮到植物從樹木進化到草至少需要幾百萬年的漫長時間,讓人疑惑:進化的腳步為何在圭亞那高地上停止了呢?

科學家認為,在幾億年前,現在的南美、非洲、澳大利亞、印度、南極等地,都還是岡瓦納大陸的一部分。伴隨著大陸板塊移動,6600萬年後,它們各自構成了新的大陸。圭亞那高地雖然也經歷了一系列的地殼變動,但卻意外地保留了下來。因此,如今生活和生長在桌狀山上的動植物,都是廣泛分布在岡瓦納大陸的動植物的子孫。由於沒有被在平地完成了進化的新的動植物入侵,所以圭亞那高地保留了其獨立的生物系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