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最後的武士:倒幕運動後,西鄉隆盛為何起兵反對明治政府?

作者:金滿樓

近代日本史上,明治維新被視為新日本的開始。然而,崛起的新貴也非鐵板一樣,如在處理士族問題上,西鄉隆盛即與大久保等人分道揚鑣。

如戴季陶說的,“武士的世襲財產被剝奪了。武士職務上的特權,被征兵令打消了,知識上的特權,被教育普及制度削去了。那些武士既失去了世襲的財產,又失去了世襲的職業。”

為解決國內士族的出路,西鄉隆盛等人主張入侵朝鮮,他們認為,“不趕快向外面發展,那些沒有米吃的武士們,怕要鬧亂子”;

而大久保等人認為“日本國內的政治還沒有改良,力量還沒有充足,趕快要整理內政”,如貿然用武士征伐,很有可能因後勤等問題及外國干涉而失敗。

政爭過程中,大久保等人四方遊說並搞了些陰謀詭計,征韓之議最終被強行打了下去。西鄉隆盛在政見落敗後,其憤然辭職並從京城出走。

這次的事件在當時震動很大,板垣退助、江藤新平、後藤象二郎和副島種臣四參議及近衛軍中300多名骨乾也隨即辭職,一時被稱為“明治六年之變”。

西鄉隆盛是一個堅持原則的人。有這樣一則故事,說在倒幕運動時,阪本龍馬和西鄉隆盛一起議事,每次見面,西鄉隆盛總覺得阪本龍馬的談話都不一樣。

有一回,他忍不住對阪本龍馬說:“你前天所說的,和今天所說的不一樣,這樣你怎能取信於我呢。你作為天下名士,必須有堅定的信念!”

阪本龍馬則笑道:“不是這樣的。孔子說過,君子從時。時間在推移,社會形勢在天天變化。因此,順應時代潮流才是君子之道!”

見西鄉隆盛連連搖頭,阪本龍馬又說:“西鄉,你一旦決定一件事,就想貫徹始終。但這麽做,將來你會落後於時代的。”

不幸而言中。

1873年11月,回到家鄉鹿兒島的西鄉隆盛辦起了“私學校”,大量招收學員。至此,不管西鄉隆盛的本意如何,他在事實上已走上了與政府對抗角力的不歸路。

在那些失意武士的眼裡,西鄉隆盛是舊時代的精神支柱,是他們的“大救星”,因為在鹿兒島上,武士們依舊可以佩刀,一切有害於武士利益的政策,鹿兒島一概不執行。

為此,“西鄉隆盛起兵造反”的流言四起,“京中為之數驚”,而那些政敵們也不斷將謠言作為抵製西鄉復出的手段,雙方的對立情緒,一觸即發。

就在這一節骨眼上,政府密令將鹿兒島境內由原薩摩藩興建的兵工廠、軍火庫及造船廠儲存的武器彈藥運往大阪。

正當政府的人趁夜行動時,私學校的學生們發現了他們的異常舉動,這下就像捅了馬蜂窩一樣,整個鹿兒島沸騰了,學生們隨即襲擊並佔領了軍火庫,政府的人也被他們扣押。

在此之前,鹿兒島上就一直傳聞大久保派出“東京獅子”(政府間諜)前來刺殺西鄉隆盛。對此,西鄉本人並不相信,但學生哄搶軍火事件發生後,其也不免勃然而起:

“大事休矣!彼等取彈藥何為?!”

1877年2月6日,西鄉隆盛返回鹿兒島私學校總部,並召集桐野利秋、筱原國乾、村田新八等骨乾商討應變之策。

會上,原“倒幕軍”骨乾桐野利秋、筱原國乾等人慷慨陳詞,主張立即起兵推翻現政府;村田新八等人則反對魯莽行事,兩派人爭得面紅耳赤,幾乎要到了擼袖動拳的地步。

最後,爭論中未發一言的西鄉隆盛緩緩站起身,他掃視全場一圈後,一字一句地道:“西鄉但以此身付眾人。”起兵之事,由此終成定局。

“白發衰顏非所意,壯心橫劍愧無助。百千窮鬼吾何謂,脫出人間虎豹群。”從狩獵地趕回私學校總部時,西鄉隆盛寫下這首詩,其時已決定起兵。

西鄉一向認為,自己與武士們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因此也只能選擇與武士們一致的行動。

在其心目中,政府裡的那些新貴無異於政治暴發戶和獨裁者,特別在對待士族問題上,更是令其無法容忍。

倒幕戰爭後,西鄉隆盛曾這樣批評政府對待武士們的政策,說他們“臨生死之境,使之如私物。事定之後,即行拋棄,影響德義。”

曾同樣主張“征韓論”的江藤新平,後因士族問題造反而被政府梟首示眾,這給了西鄉隆盛很大刺激。

由此,西鄉隆盛下定決心,要將這些“虎豹群”一般的新權貴驅逐乾淨,重建一個新的政府。

但是,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呢?

參考資料:戴季陶等: 《日本人四書:日本論》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